孩子呕吐莫要慌,中医推拿来帮忙

孩子呕吐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特别常见,它的出现会让好多妈妈特别担心,在出现了呕吐的情况后我们要及时处理,而且也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孩子呕吐中医推拿

1、运内八卦: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2、推板门: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具体推拿方法为: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3、揉中院: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小儿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为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要可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小儿呕吐可通过揉中脘穴来健脾和胃,和中止呕。具体体操作方法为:将小儿平躺在舒适的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儿的腹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4、摩腹:摩腹即按摩小儿的腹部,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能够更好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5、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下肢外膝眼下约3寸,胫骨外侧约小儿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通过按摩刺激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面对准穴位着力,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6、按揉胃俞:胃俞穴在小儿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按摩胃俞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呕吐等症状,在进行推拿的时候可让小儿趴在床上,双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此穴,然后再以画圆圈的方法按揉,约按揉50次即可。至此,一整套的小儿治疗呕吐的按摩手法到此结束。

孩子呕吐的应对

1、维持呼吸道畅通:在宝宝吐的厉害的,可能呕吐物会从宝宝的鼻子中喷出,注意及时清洁宝宝的鼻子,保持通畅。发生呕吐时,应该让宝宝身体向前倾或者侧卧,让呕吐物流出,避免造成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

2、及时清洁口腔:用温水给宝宝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短暂禁食,然后给予清淡食物:在短时间内不要进食,等宝宝身体舒服一点了,在给予流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如何预防小儿呕吐

1、哺乳匀速:对于宝宝尤其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而言,母亲在哺乳千万不要过于着急,哺乳要耐心、匀速。在喂完奶后,妈妈可以抱正宝宝,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帮助消化。

2、定时定量: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不要今天吃这么多明天突然增加或减少,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吃饭的次数不要突然改变。

3、饮食规划:如果有胃部不适的宝宝可以适量减少食物进食,症状严重的宝宝则需要短暂的禁食,将呕吐症状扼杀在摇篮之中。

4、端正姿势:在进食后,家长要帮助宝宝采取侧卧来休息。

5、积极防治:家长要注意保护好小朋友,为他的健康负责,拉起防护网,积极防治胃肠道感染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6、就餐氛围:和宝宝一起吃饭时,务必要轻松愉快,死气沉沉可是会影响食欲的。这样可以让小朋友吃得舒爽,避免精神因素导致恶心呕吐。

孩子呕吐的食疗法

1、山楂100克,白糖25克。将山植洗 净去核,切碎,浓煎成汁,兑入白糖搅拌均匀。每服50毫升,1日3次,连服3日。

2、莱菔子5n克。将莱菔子炒熟,碾碎成细末。每次服5克。温开水冲服,1日2次,连服5日。

3、青梅20个。洗净,去核,慢火煎,去渣取汁。每次服20毫升,1日数次,连服3日。

4、萝卜1个。将梦卜洗净,切成碎块,捣烂,榨汁,隔水炖熟。每次15毫升,每日数次。

孕期呕吐中医疗法来帮忙,补法泻法要分清

女性在怀孕之后身体会出现很多症状,这些症状即是妊娠反应,呕吐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项,有的孕妇没有反应,但有的孕妇却反应强烈,甚至到了吃了就吐的地步。呕吐厉害不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但孕妇是不能随便吃药的,可用中医食疗来帮助孕妇止吐。

中医疗法专治孕期呕吐

一、妊娠呕吐分补法和泻法

补法:内关穴,继以背部循压法,再点膈俞穴,可抑制胃气上逆。肾俞穴,能安胎补气。足三里穴,引胃气下降。泻法:太冲穴,有止呕作用。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穴位:内关、膈俞、肾俞、足三里、太冲。

如有头痛者,加前额推运法。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

治疗效果:轻者,呕吐数天,不治自愈。重者,点穴4~5次,即可治愈。

怀孕是女性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为了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要引起注意,比如说起居、饮食等。孕妇要进补的同时,要对蔬菜有特别的选择,一些蔬菜是不宜在孕期过多食用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

二、孕期不宜食用的六种蔬菜

1、茄子

怀孕妇女忌吃茄子。如《本草求真》中说:茄味甘气寒,质滑而利,孕妇食之,尤见其害。《饮食须知》还认为:秋后食茄损目。女人能伤子宫无孕。所以,孕妇应忌食为好,或谨慎食用。

2、海带

据研究,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良,造成智能低下,因此孕妇适宜吃些海带,以补充体内的碘。但应注意的是,孕妇若过量地服食海带,过多的碘又可引起胎儿甲状腺发育障碍,这对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3、马齿苋

又称马齿菜。其性寒滑,故怀孕早期,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忌食之。如《本草正义》中说兼能入血破瘀。李时珍也认为马齿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近代临床实践认为马齿苋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所以,孕妇忌吃马齿苋,但在临产前又属例外,多食马齿苋,反而有利于顺产。

4、木耳菜

又称滑腹莱、落葵、西洋菜。性属寒滑,有滑利凉血之弊。如《南宁市药物志》中告诫:孕妇忌服。尤其是在怀孕早期以及有习惯性流产(即中医所说滑胎)的孕妇,更应忌食之。

5、苋菜

怀孕妇女在临产期宜食之,因为苋菜性属滑利,能通窍滑胎。如《本草纲目》即有苋菜滑胎之说。《饮食须知》亦云:苋,妊妇食之滑胎,临月食之易产。因此,孕妇足月临产时,食之最宜。但要指出的是,苋菜既有滑利之性,早期妊娠又当忌食。

6、生菜

生菜作为生冷食物的一种,往往含有细菌、农药等,生吃很容易发生腹泻,对胎儿的健康非常不利。

三、中医食疗偏方缓解妊娠呕吐食疗方

1、 每次服1小勺蜂蜜,每日3次。

2、 鲜生姜1片,放口中咀嚼。

3、 甘蔗汁1杯,加生姜汁少许,一次服完,可视情况服次数。

4、 柚子皮20克,切碎,煎水代茶饮,每日一次。

5、 米醋60毫升,煮开,加入白糖30克,溶解后,打入鸡蛋一只,待鸡蛋熟,食蛋食醋。

偏方:

方1:乌梅肉、生姜各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功效提示:乌梅性温味酸,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的作用,能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钩虫病,牛皮癣等。据《本草纲目》记载,乌梅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 ,偏粘不仁,去青黑痣,蚀恶肉。去庳,利筋脉,止下痢,好睡口干。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逆霍乱,除冷热痢。治虚劳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

此方具有和胃止呕,生津止渴。适于肝胃不和之妊娠呕吐。

方2:鸡蛋2只。姜切丝约2汤匙或适量。盐少许。

做法:下油1汤匙,放下姜丝炒香铲起。烧热锅、下油1汤匙,打开鸡蛋放下锅中,‘慢火煎至半凝固时,放下半份姜丝,洒下少许盐,折成半月形,煎至两面黄色铲起上碟。余下鸡蛋1只与半份姜丝的做法同上。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呕吐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呕吐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③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无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肠鸣,大便溏薄,或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板门00次。

②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

③点揉关元穴1分钟。

④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热吐型: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或为黄水,身热口干口渴,口唇色红,烦躁不安,胃脘胀痛,大便稀薄臭秽或秘结不通,小便色黄量少,舌质红,苔黄。

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200次,清小肠200次。

②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

③以拇指侧推小横纹100次。

④按揉双侧天枢穴各1分钟。

⑤推下七节骨100次。

(4)虚火吐型:时作于呕,咽干舌燥唇红,不欲进食,两颧发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少而干。

常角手法加①清天河水200次,清肝经200次。

②补肾经300次。

③推涌泉300次。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呕吐的一些按摩方法了,不过如果小朋友经常出现呕吐的现象,家长们可就要警惕起来,最好带着小孩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本文Hash:f98158c54037d44fff240d9e0c64c8140b5eae8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