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保暖进补原则都有哪些,给你介绍3个养生原则


随着冬至的到来,我们也进入了数九寒天,可以说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个时段了。那么数九寒天怎么养生呢?数九寒天的养生原则有哪些? 小编带来数九寒天的养生三原则,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法,但是总而言之也离不开以上的三个养生原则,即:保暖、进补、多睡。

保暖御寒最重要

进入"一九",天气变得非常寒冷。"百病从寒生",寒冷使人体抵抗力下降,不但容易感染致病微生物,而且可能引发或加重原有的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故冬季是心脑血管、胃溃疡、肺感染等危重疾病的发病高峰。因此,冬季应采取积极的防守保暖措施,使人体感觉暖和舒适,血脉流畅,手脚温暖为宜。

对现代人来说,家里并不乏保暖的御寒衣物,但每年的冬季仍有不少"冬"病是冻出来的。除了年轻人爱美保暖不足外,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防守细节上也没有做足功课。最常见的是"学生哥"不喜欢衣着臃肿,双手又经常外露做笔记写作业,因而手脚长出冻疮的大有人在。俗谚说:"风从颈后入,寒从脚下生",在寒冷的季节里,市民出门时除了要穿高领毛衣外,最好还要戴上围脖,以免寒冷有"机"可乘。迎风时要用围巾遮挡,或者戴上口罩,以免受寒后患上面瘫,老年人则一定要戴上保暖的帽子。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王海侨主治医师介绍说:"头部受寒后,血管受寒冷刺激后容易收缩,痉挛狭窄,使头部的血供受阻,容易诱发脑卒中。"除了头颈外,还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体验,双脚穿得暖和了,一身都感觉是暖的。厚厚的打底裤,保暖护膝,抓绒棉鞋或皮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夏季养生饮食的原则都有哪些,冬瓜西瓜助你消暑清湿


  现已进入伏天,此时气候炎热,人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在炎热的伏天,最易发生的季节病就是中暑。中暑主要是因为气温高、环境通风差,使体热不能及时向外发散造成的。此时外出,应调整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外出。有些老人在此季节中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这些症状,中医讲是“暑伤气”,民间则说是“苦夏”。对此,可适当进补,保证睡眠的充足,并利用午睡时间,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

  饮食上,最好以素食为主,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有利于心脏健康,还可多食冬瓜、西瓜,有利于排除暑湿之邪。民间有“清汤冬瓜”、“西瓜翠衣”的说法。为了消除或预防夜寒,日常要服用一些生姜,多喝凉白开水或绿豆汤,可以解暑除渴。

  生活小提示:伏天中,气温高、湿度大,不可久坐在暴露在外的木料上,否则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另外伏天不宜在室外露宿,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中成药:因暑湿造成的头晕,可服用藿香正气丸。风热感冒,可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冬季养生进补真的正确吗,想要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有哪些


  一到冬季,是不是人人应该进补(指进食补药补品)?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按现在的生活条件,冬季进补的对象,一般是指体质虚弱的人,或是大病初愈,或是手术后,抑或是过度劳累之后。正常健康人若从增强体质的愿望出发,则以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加强食物营养为宜,不必进食补药。因为滥用补药补品,反而影响健康人体的内在平衡机制,造成阴阳失调。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大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九类人群并非人人需要进补,其中湿热质、痰湿质、淤血质、气郁质的四类人群,还需要一定的清泻。贸然进补会导致上火、烦躁、腹胀等不良反应。

  需要进补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人认为只有冬季才能进补,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祖国医学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即所谓反季节进补。

  “春夏养阳”即冬病夏治,适用于阳虚(包括气虚)者,这类人容易在秋冬季节发生以虚寒证为主的各种症状,临床表现常有怕冷、四肢不暖、受凉容易腹痛、大便烂、小便多、舌边有明显牙齿印。如果在冬季补养,由于此时自然界的寒气浓重,补益效果欠佳。在夏季阳气旺盛时进补,温阳的药物和食物借助外界的阳气,更容易深入体内达到补益的效果,防治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以温性的药物在春夏季节进补调养,如鹿茸、红参、巴戟天、淫羊藿,食物有韭菜、生姜、大蒜、糯米、酒、龙眼肉、荔枝、栗子、鹿肉、鳝鱼、鸡肉、羊肉、狗肉、薤白等。

  “秋冬养阴”即夏病冬治,适合于阴虚(包括血虚)者,这类人容易在夏季发生以虚热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症状,如手足心热、面部热感、心烦、口干咽燥、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等。这类人适合在冬季进行适当的补阴调养。因为有外界的阴气相助,所以人体易于吸收和利用。主要用具有滋润养阴作用的药物在秋冬季节调养,如鱼胶、淮山药、玉竹、黄精、龟板等。食物有蜂蜜、莲藕、甘蔗、柿子、荸荠、海带、桑葚、田螺、白萝卜、豆腐、梨、枇杷、菱角、蘑菇等。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将上述进补的依据去考量某时、某地、某人的进补方法,会得出一些矛盾的结果,如秋冬季需要养阴,患者的体质属于阳虚需要温阳,等等。此时,考虑进补采取什么方法,应该把体质因素和疾病特点放在第一位,季节特点作为参考或辅助。

本文Hash:8b4f54355a0153f0ddefd295943b3057578a5cf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