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气易入体,中医陈皮助你冬季健胃驱寒

导读: 冬季怎么吃才养生 冬季吃辣油鱼可温中散寒 冬季吃陈皮温胃健脾散寒

  冬季时节如何做好饮食养生呢?冬季时节天气寒冷,寒气逼人,人类的抵抗力也会逐渐的下降,如果调养不当那么会增加患病的几率。那么我们在冬季该如何养生呢?哪些食材适合在冬季食用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冬季饮食新方案。

 

 冬季怎么吃才养生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人体热能消耗有明显增加。所以,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产热营养素的适宜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3%—15%、25%—35%和60%—70%为宜。即是说,蛋白质供应量限制在常温下的需要量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无机盐类供应量应保持在较常温下需要量略高一些。作为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在天寒地冻的冬日,应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保证蔬菜、水果和奶类供给充足。若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可抵抗冬季寒冷,保证身体健康。

  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正如俗话所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作为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牛肉、鸡肉、虾仁、桂圆、红枣等,这些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为使“阴平阳秘”,冬季还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中老年人,以求阴阳平衡。“黑色食品”能益肾强身,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菇、乌骨鸡、海带、紫菜等,冬天食用正合时宜。另外,不少坚果如核桃、板栗、花生、松子、榛子等,均具有补养“脑体”的功效,冬天亦宜择食。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冬天尤其提倡食用热粥,若将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会给养,还能疗疾。

  冬季吃辣油鱼可温中散寒

  这里所说的“辣油鱼”与 “水煮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共通点是香辣味浓,但实质吃到鱼片的辣味毕竟有限,所以其口感的特点是香辣,而当中的红油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因其可以除去淡水鱼的泥味,而油分亦可令到鱼片入口软滑。当然辣椒是众多蔬菜中维生素含量最多的一种,而且其温中散寒的特性亦是食疗里面的一种特色。

  材料:鲩鱼片300克、蛋清1只,姜片、葱花、拍蒜各15克,芽菜100克,盐、胡椒粉、料酒、豆瓣酱、花椒、干辣椒、菜油各适量。

  做法:鲩鱼片以胡椒粉、蛋清、料酒、盐腌制备用;开锅烧开油,放入姜片、蒜头、豆瓣酱、一半的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倒入500毫升水煮开,然后放入鱼片烫2分钟,倒入装有芽菜的盘上,再烧开油,放入剩下的一半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倒在鱼片上,最后撒上葱花即成。

  冬季吃陈皮温胃健脾散寒

  冬天喝点热汤,既美味又养生,若在汤里放几片陈皮,不仅能改善味道,还能起到缓解胃部不适、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

  陈皮,其实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橘子的皮,放置的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故名陈皮。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大量挥发油、橙皮甙等成分,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积气,增加食欲。煲汤时放入10克左 的陈皮即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陈皮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

  如果一时间手头没有陈皮,可不可以放鲜橘皮代替呢?答案是不可以的,鲜橘皮并不具备陈皮那样的药用功效。

  陈皮入馔,最出名的菜要算陈皮焖鸭了,过程也不算复杂。准备一只靓鸭,剥皮,但完全无油也不好吃,因此把鸭腿的皮留着;用宽口瓦煲将水煮沸,放入鸭子,水量以刚好盖住整个鸭子为宜,下盐和浸软的陈皮,分量随你喜好,文火焖至水快干便可。美食家蔡澜建议是切记不要放酱油和其他调味料,只需盐,才是完美的陈皮鸭。煲绿豆糖水,也十分适宜下陈皮,非常吊味,而且要切丝,那才有嚼头。

冬季脾胃易虚寒,中医支招健脾调胃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都喜欢吃热的、辣的、重口味的食物以暖胃暖身体,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往往导致不良的后果,就是导致脾胃虚寒,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的症状,那么在冬天里我们应该如何健脾调胃呢?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素体阳气较盛,或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之品或醇酒厚味,或大病久病,或劳倦太过,素体虚弱,或用药不当,均可损伤脾胃之气,以致脾胃功能失调,不能生养气血;脾虚运化失调,则湿、浊、痰、瘀内生,产生引起疾病的内在病理产物;脾胃升降失调,一方面影响水谷精微的纳化输布,另一方面打破人体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平衡,引起其它脏腑气机失调,如土雍木郁。因此脾胃功能失调将引起一系列造成疾病的因素。

因此临床上,健脾,调理脾胃功能事实上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中医治法。李东垣在《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中所云“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也为调理脾胃治疗其它脏腑疾病引起的疾病提供了依据。所以健脾调胃显得异常重要。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健脾调理肠胃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健脾胃的养生膳食。

1、栗子粥

原料:山药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红枣7枚;

制法:山药去皮,红枣洗净,栗子去皮;山药切成均匀大小的块;锅里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放入山药和红枣;煮到40分钟时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钟即熟。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2、胡桃粥

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制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粳米淘净备用;莲子去心;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大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红糖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之功效,适于脾肾两亏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3、山药粥

原料:生淮山药500克、白糖。

制法:将淮山药扎细过筛,放入盆内,调入凉水成糊。锅中放适量水烧沸,边搅边下山药粉,烧至熟,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山药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神农本草经》记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载“益胃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中的粘液蛋白,能防止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有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积累,避免出现肥胖。山药粥是益寿、健美的好食品。

4、黄芪粳米汤的做法

原料:黄芪30-60克,粳米100g,陈皮末1g。

制法: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固然除了养生膳食健脾调理胃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健脾,就如穴位贴敷。

健脾胃穴位贴敷法:

神厥穴(肚脐)具有回阳固脱、运阳健脾的功效,该处皮肤最薄且皮下无脂肪,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药物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充分及时发挥药效。陈术健脾膏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取藿香正气丸和保和丸之意,茯苓、白术、木香 黄芩 苍术、山楂来健脾祛湿。陈术健脾膏敷脐有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可提高脾胃功能,加快食物、药物吸收,对临床治疗有提速的效 。

冬季天气寒冷寒气中,教你如何驱寒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难、疼痛;进 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 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祛 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5个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本文Hash:00e4ab70236486955338c0b168fb13763b99f6d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