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胃癌高风险


前几天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中国胃癌患者约占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40%,预计到2015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每年上升1.6%,胃癌与哪些因素有关,生活中应如何预防?

重味、吃热等是诱因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月发表的年报显示,胃癌的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和东南沿海各省,男性胃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

专家认为,中国人胃癌发病率高,与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有关。例如,中国人喜欢烤羊肉串、火锅、辣、腌制食品等,味道过重的食品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的中国人多喝酒也是原因,白酒多喝不仅会伤害肝脏,还会对整个消化道产生不良影响。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长期治疗外,家庭遗传也是危险因素。在生活习惯中,三餐不规律,吃得太快、太热,长期吃油炸食物,熬夜、酗酒、吸烟、压力过大等容易造成胃损伤。

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高危

专家介绍,胃癌的发生与高盐饮食和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

高盐饮食、食盐渗透,直接损害胃粘膜,使胃粘膜发生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浮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即胃炎和胃溃疡。据专家介绍,高盐食品经过一段时间分解为硝酸盐,在胃内还原菌变为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胺结合为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公认的致癌物质。

同时,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致癌原,认定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直接关系。2008年多个国家医学界共同提出的《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认为,幽门螺杆菌和高盐饮食有可能共同参与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必须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是生活在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细菌,中国大约有一半感染幽门螺杆菌,在酒店吃饭的人有幽门螺杆菌,不用筷子的话有感染的可能性。连接吻都会传染。

被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治疗清除吗?

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排除溃疡患者、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消炎镇痛药、胃病史等因素。

如果需要治疗,也不建议直接用药。最好先做胃镜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对胃造成了什么样的损伤,判断如何用药,放矢。

当然,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测出三个+,必须重视。

40-75岁的人

建议每年做胃镜

专家注意到早期胃肠癌患者不需要放化疗,术后5年的生存率达到90%以上,早期5年的生存率达到100%。中末期,其5年的生存率只有20%-40%。但是,现在在我国的普通健康检查中,胃癌的检测率不高。门诊检测率为0.2%-0.3%,体检检测率仅为0.011%,两者相差这么多倍,这可能与大部分体检没有个性化有关。同时,85%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部分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也不会上升。

那么,如何快速发现呢?专家认为,40-75岁的人每年需要做胃镜。这种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约占胃癌患者的80%-90%。尤其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粘膜肠化的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镜尤为重要。

特别要注意的是,长期上腹不适,2周以上大便检查出血,原因消瘦,食物有梗塞感,特别是有癌症家族史的,必须立即做胃镜,调查是否有问题。

饮食中生气患胃癌的概率高的盐饮食增加了胃癌的风险


调查显示,三餐不定期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1.3倍,生气的饮食是1.5倍,喜欢的饮食是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张叶说,胃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分泌一天有生理高峰和低谷,容易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粘膜本身,损害胃粘膜。饥饿、饱腹、不吃早饭、暴饮暴食、夜车、生活不规则、胃癌发病有“好”的土壤。

高盐饮食容易引起胃癌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发现大量减少盐量可以降低胃癌风险。据WCRF报道,一个人每天摄取的盐量不得超过6克,约为茶匙。吃太多盐对血压不好,会引起心脏病、中风、癌症。英国每年约有6000例胃癌病例。据WCRF报道,如果每天能吃到6克以下的盐分,胃癌的病例就会减少14%左右,约800例。

科学家根据动物实验和人体疾病研究,随着盐的摄入量增加,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发病率也提高。WCRF还指出,盐分不仅包括喷洒在食物上的盐,还包括食物中含有的盐。因此,WCRF呼吁制造商标出食物中的盐,以帮助消费者减少盐的摄入量。

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盐食物,体内食盐的高渗透会直接损害胃粘膜。例如,胃粘膜会发生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浮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同时,高盐食物胃酸分泌减少,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合成减少的话,胃粘膜容易受到各种攻击因子的攻击,容易发生胃病变。

胃癌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对胃癌与日常饮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发现长期饮食烟熏燎类食物,如烤肉、烤鱼、熏肉、腌鱼等,患胃癌的概率很高。从这种食物的成分来分析,其中含有硝酸盐浓度高的共同点。硝酸盐与人体胃内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诱发细胞癌变的亚硝胺。

周复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亚硝胺会破坏人体的胃粘膜,失去保护自己的屏障。亚硝胺作用于胃粘膜诱发癌变的具体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然而,这种含有硝酸盐的食物已经证明了胃癌的诱发作用。

除了日常饮食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例如,在胃癌患者的调查中,携带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明显高于正常人。目前,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已认定为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这学说,胃癌研究和胃癌临床实践非常先进。

除了饮食和幽门螺杆菌两大致病因外,遗传因素是胃癌发生的第三大致病因素。一项调查显示,胃癌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家庭遗传引起的,即父母或祖先有胃癌。特别是在双胞胎家庭中,这种遗传现象更加明显。

隔夜饮食患胃癌风险高的3个饮食坏习惯患胃癌


现在很多上班族都有中午带饭的习惯。他们大多在第一天晚上准备好把饭放在冰箱里,第二天带到工作单位吃。根据吃隔夜饭患胃癌风险高3.6倍的说法,隔夜菜在细菌分解作用下,食物中的硝酸盐会恢复到亚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即使加热也无法去除。胃粘膜受损和破坏,可能导致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各类肿瘤之首。隔夜饭多发胃癌,很多带饭的人为难:在外面吃饭不仅贵,还担心不干净,带饭是为了更健康,没想到会致癌。

目前的临床观察表明,胃癌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长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粘膜异形增生、手术后残胃、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单一危险因素不足以诱发癌变。

三餐不定,压力过大,喜欢烟熏、过热可致癌

胃损伤指数:★★★★

调查显示,三餐不定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1.3倍,愤怒的饮食是1.5倍,喜欢的饮食是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张爷说,胃是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有生理高峰和低谷,容易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粘膜本身,损害胃粘膜。饥饿、饱腹、不吃早饭、暴饮暴食、夜车、生活不规则、胃癌发病有好的土壤。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产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容易形成亚硝酰胺,胃中直接诱发肿瘤也是沿海地区胃癌多发,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加工肉类产品的摄入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概率就增加了15%-38%。

另外,人体的消化道粘膜非常娇嫩,只能承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粘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泡好的茶一样,温度达到80-90℃,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你经常吃热食物,粘膜损伤还没有修复和烫伤,反复烫伤和修复会导致粘膜质量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成癌症。

专家支持: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人,周围应该准备苏打饼干、速溶燕麦等点心,即使不能吃饭也要在肚子里填充东西,对抗胃酸,不要让胃空转。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偶尔处理。长期这样做,对胃有伤害。喜欢熏制食品的人,减少食用频率,偶尔品尝即可。熏制时食物不应与火直接接触,熏制时间不应过长,烧制部分不应一点食用,因为这种蛋白质已经变性。另外,在吃烧烤的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能对抗致癌物质。

吸烟、喝烈酒、吃饭不干净、药物刺激引起胃溃疡

胃损伤指数:★★★

吸烟者认为尼古丁只进入肺部,但烟雾也随消化道进入胃部,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粘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粘膜缺血、缺氧

适量饮用低度酒可以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长期或一次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因素,感染该病原菌多为饮食不洁、相互感染。

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松)等,直接或间接损伤胃粘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和溃疡,严重发生胃出血和穿孔。

专家建议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饮用劣质酒。饮酒前应适量饮食,以减少酒精对肠胃的直接刺激。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特别是家里有胃溃疡的人,需要分餐制。千万不要乱吃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时,最好吃 粘膜保护药。

空腹吃酸性水果胃容易膨胀

伤胃指数:★

人空腹时胃酸浓度高,此时吃大量酸性水果,胃酸与水果成分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沉淀物。沉淀物一旦形成大块,就会导致胃内压力升高,产生胀痛、胃胀、泛酸等一系列不适反应和消化道疾病。例如,柿子含有柿酚、果胶、单宁酸、单宁红素等物质,空腹时吃容易引起胃柿结石症。山楂味道酸,可以通气消食,但是空腹吃得太多,反而会饿,胃病恶化。

专家建议: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应吃山楂、柠檬、杨梅、李子等酸性高的水果,不应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影响溃疡愈合。

本文Hash:df8727e9a2b513104acb4761e3b92681068b17c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