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心出汗、盗汗或自汗…警惕5种异常出汗!

导读: 哪几种出汗需引起重视? 1、盗汗 2、自汗 3、半身汗 4、手脚心出汗 5、腋窝下出汗

一般做重体力劳动和运动之后、精神高度紧绷、待在高温环境下、穿的衣服太厚、吃太多辣椒、生姜或喝热水后易出汗,这是正常现象。出汗是调节体温的一种机制,能维持阴阳气血平衡。但出汗方式、出汗的量、颜色和气味发生改变时应警惕疾病,特别是以下几种出汗需引起重视。

哪几种出汗需引起重视?

1、盗汗

晚上睡着之后不停的出汗,醒来之后流汗停止,以至于睡衣和被褥湿透。若同时伴有午后低热、身体消瘦、手脚心发热以及两颧骨发红,说明是阴虚内热盗汗,常见于阴虚火旺和久病者,特别是肺结核患者。此类人应多喝老鸭汤或枸杞粥,也可以选择银耳莲子羹或百合粥。

2、自汗

白天经常出汗,尤其是活动和吃饭后出汗更多,这被称为自汗。体质虚弱、三番五次感冒、脸色苍白且无血色,这被判断为气虚自汗,根源在于心肺。此类人群应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散步或游泳等,能改善心肺功能。同时应注意身体保暖,积极防治伤寒感冒,坚持喝黄芪水来补气;若自汗伴有畏寒怕冷,说明是阳虚自汗,这是因为脾肾阳气不足导致的,此类人应远离生冷寒凉食物,如虾蟹类、海带、梨以及西瓜等,同时应远离阴冷寒凉环境,注意身体保暖。

3、半身汗

一半身体出汗,另一半无汗或微汗,其病变在于无汗的一侧,寒湿邪阻滞机体一侧经脉,影响气血运行和津液输送,使得汗液排泄发生障碍。此类人应少吃肥甘厚腻食物,以免影响脾运化,加重此症状。

4、手脚心出汗

手脚心出汗,同时伴有舌苔黄腻、小便发黄、身体沉重和食欲下降,说明是脾胃湿热;手脚心出汗,同时伴有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等,说明是脾胃阴虚;手脚出汗,同时伴有无食欲和气短,说明是脾胃气虚。此类人群应多吃山药来滋养胃阴。

5、腋窝下出汗

腋窝下出汗多,无异味,同时伴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和心烦、手脚心出汗,说明是肝热阴虚;若伴有胸口闷痛,排尿量少且颜色发黄,没有食欲,说明是肝胆湿热。此类人应多吃苦瓜、冬瓜或莲子等,能起到清利化湿功效。

温馨提示

对照着看一看自己是否出现异常出汗,若有,需对症调理。平时应调整好卧室温度和湿度,温度在18~22℃左右就行,相对湿度在40%~60%;出汗较多者应做好皮肤护理,勤洗澡,贴身衣服和被褥勤换洗。

身体出汗是排毒吗?,要警惕4种异常出汗!

多排汗能把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毒素排出体外,部分人群认为身体出汗就是排毒,甚至会想各种办法来促进身体排汗,那身体太汗真的是排毒吗。

身体排汗是排毒吗?

蒸桑拿或者运动时会排出体内的汗液,加快了血液循环的速度,提高了基础代谢率,但是出汗并不代表着身体在排毒。在细胞里面大部分是水分组成,只有一小部分乳酸和尿素,排汗时其实是身体里面的水分在流失。身体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及毒素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或者肾脏来进行代谢并且排出体外,和汗腺几乎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能盲目的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毒,身体出汗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脱水。

要警惕4种异常出汗

1、睡觉时不停的出汗

排除温度过高或者穿的衣服太多等因素引起的睡觉时身体出汗。在安静睡眠状态下不停的冒汗需要警惕,这被称为盗汗,一般发生在绝经期的女性身上,因为身体中的激素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而引起睡觉出汗。睡觉时出汗若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就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找到真正的原因并且对症治疗。

2、手脚出汗

在炎热的夏季手脚出汗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在安静状态下或者空调房里手脚一直湿乎乎的,要减轻手汗症,手汗症主要是受到了细菌侵入所引起的,患者手部会扒皮,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并且为身体补充维生素。

3、流出咸汗

在正常情况下汗液稍微发咸,若是汗液总是辣眼睛的话,说明里面含有高盐分,这类人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控制盐的摄入量,注意饮食上的清淡,多吃含水分比较多的西瓜或者梨等。

4、总是大汗淋漓

在夏季若是出汗严重同时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应该警惕中暑。此时应该大量的补充水分并且转移到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以免引起高烧惊厥。

温馨提示

当身体出现异常出汗时要引起警惕,夏季出汗比较多,如果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话,有可能会引起脱水,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危及到生命。在夏季多吃含水分比较多的蔬菜和水果,不能做剧烈运动,喝水时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喝200毫升左右即可,也可以喝淡盐水来补充体力。

异常出汗需重视,手脚心多汗属阴虚

  现在各地气温均有所下降,虽说不如前几天那么炎热,但是仍然闷热,热天出汗很正常,但是如果在正常温度下,又没有经过剧烈运动,就大量出汗就说明你的身体可能存在了某种问题。中医常常根据病人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按出汗时间分: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一是头汗过多

  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口渴等,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是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是心窝、胸口多汗

  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传统中医学角度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1、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2、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3、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4、头汗。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

  5、偏汗。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

  6、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出汗情况,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检查治疗,小病不治当心变大病。

本文Hash:a4037c21990faee54024fa0ad9ea135bea0b7b4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