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嗜好“重口味”,惹“三高”,小细节调控变口味

  2012年11月底至12月初,《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在吃的问题上,重视口味的人最多,36.2%的人选择这一项。在口味方面,国人舌尖最爱“辣”。

  “重口味”其实是通过过度或过量摄取某些东西,形成对感官的强烈刺激。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增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体验“重口味”的刺激成为一种宣泄方式。严格来讲,“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身体灼烧的刺激感。这种刺激感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一种化学物质),让人产生愉悦感。当下,不少人在饮食和休闲娱乐方面追求“发泄”、“过瘾”,沉溺于这种自虐式的享受。五谷六畜不能满足食欲,人们吃得越来越奢侈新奇。普通书籍电视不能满足娱乐需求,人们开始追捧“重金属音乐”、“视觉大片”。

  重口味带来的危害

  一般来说,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盐(包括其他咸味调味品)、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所 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盐就是氯化钠,它是一种防腐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除了盐之外,味 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黄酱、豆酱、日本酱、沙茶酱、豆瓣酱、辣椒酱、腐乳、豆豉、蚝油、虾酱、鱼露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钠。

  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水肿,升高血压,造成组织脱水,增加胃癌风险,加剧经前期不适,还会增加尿钙流失,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等。另外,口味过重带来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的母亲和胎儿,把一些疾病传给下一代;更有研究显示,人的口味也是会“遗传的”,父母口味过重,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

  口味偏甜

  看看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多半都是损害健康或致命,比如食物过甜,糖是家庭必备食品,但在糖的甜蜜之中却隐藏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威胁。日常饮食中,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多种疾病。

  口味偏咸

  常吃过咸的食物会引发高血压。一般人体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如果一个人吃太多的盐,血液内的盐分就会提高,为了平衡盐的比例,人体组织里的水分就会渗进血液,4000毫升的血很 可能会变成4300毫升—4600毫升,血液过多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并增加对血管壁的冲击,从而慢慢导致高血压。盐摄入过多,还会使肾脏分泌的肾素增加。

  口味偏酸

  醋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胃溃疡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吃羊肉时也不宜食醋,否则会消弱两者的食疗效果,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口味偏辣

  辣椒实际上是触觉痛感而非味觉。由于习惯,也把它当作一“味”。不可大量摄取,否则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消化道溃疡。同时,患有食道炎、喉咙炎、牙痛、痔疮、肺结核、高血压以少吃为好。

  怎样改变重口味?

  中医认为饮食应五味调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匀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从营养角度来看,我们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等六类,而这些营养素来源于多元化的食物。大家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为2:8为宜。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应多吃一些粗粮,可以加速排毒、防 衰老,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提高人体免疫力。少吃动物内脏,避免对心血管方面的不利影响。

  小细节改变重口味

  1、用油壶控制食油量

  家庭可将每天应该食用的烹饪油倒入一个量具内,炒菜用油均从该量具内取用,逐步养成定量用油的习惯。

  2、多吃有特殊味道的菜

  习惯了重口味的市民,可以多吃有特殊味道的菜,如西红柿、洋葱、青椒;多用番茄酱、柠檬酱、柠檬汁、苹果醋等。

  3、多用醋少放酱油

  可把酱油放在小碟里,菜蘸着吃,这样盐的摄入量就可以减少7倍。另外,还可以多用醋少放酱油,这样可以少放盐,改善口感。

吃橘子太多变成真·小黄人 关于食物重口味的知识


作为“大吃货帝国”的一员,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因为“吃”引发的新奇事儿。近日,一位爱吃橘子的女士就因为橘子吃太多而全身发黄。此外,有些人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发现自己排泄物的颜色也变得红红的,还有些人吃了金针菇后发现它在自己体内转了一圈后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粪便里。那么,这些“怪事儿”后面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和一起来了解一下。

橘子吃多了会变“小黄人”?

橘子吃多了变成“小黄人”,这是得了橘黄症。橘子里含有胡萝卜素,吃太多后人体摄取的胡萝卜素无法排出,都囤积在皮下脂肪中,因此皮肤会发黄。“理论上来说,吃太多含胡萝卜素的食品,如南瓜、胡萝卜、芒果和红心红薯等,人人都会有变黄的现象,因此在食用时应注意控制分量。橘黄症除了影响美观外,对人体健康并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皮肤变黄,不吃肤色会慢慢恢复正常。

事实上,胡萝卜素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摄入正常分量的胡萝卜素后脸上会有红黄的表现,这种情况其实是正常的。

橘子胡萝卜南瓜,悠着点吃!

有些朋友突然发现面部及手掌变黄,甚至全身变黄,以为是肝炎引起的“黄疸”,做了很多检查也找不到原因,最后到皮肤科就诊,发现全是橘子惹的祸。

为什么吃橘子会皮肤变黄?

因为橘子(柑桔)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长期大量食用,短时间内摄入太多胡萝卜素,人体代谢不掉,血液中的含量过高,就会导致皮肤变黄,称为胡萝卜素血症。

除了橘子,还有哪些食物会引起?

除了柑桔(橘子),还有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萝卜素也含量丰富,大量食用可引起。另外,也有长期吃含胡萝卜素的营养品引起的,需要注意。当然,除了饮食因素,肾病、糖尿病、神经性厌食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引起。

胡萝卜素血症与肝炎引起的黄疸有什么不同?

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多见于手掌和足跖,有时面部也可以出现,严重者累及全身皮肤,但巩膜不黄染。而肝炎引起的黄疸会有明显的巩膜黄染。

胡萝卜素有毒吗?

胡萝卜素本身对人体是有益的,部分可转换为维生素A。但大量食用会引起皮肤发黄, 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吃了红心火龙果会“尿血”?

吃了红心火龙果后排泄物变红,其实是甜菜红素在“作祟”。不过,有人是尿液发红,而有的人是粪便发红,关于两者之间的差别,范志红解释说,一般情况下,通过粪便排出的是人体没有吸收的物质,通过尿液排出的是人体吸收了的物质,人体对甜菜红素的吸收率本就不高,没吸收的部分会通过粪便排出,吸收后没有代谢为其他物质的部分则会从尿液里排出。此外,紫红色的花、红甜菜和红菜头等里也含甜菜红素,除甜菜红素外,会导致人的排泄物变色的物质还有叶绿素。

金针菇“See you tomorrow”的外号是怎么来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金针菇的美名“See you tomorrow”了,这个外号来源于它吃进去后还会被原封不动地被排出来的特性。这是因为金针菇难以被人体消化。它的膳食纤维含量特别高,且纤维的筋的韧性比较强,不好嚼烂,进入人体后体积大,一般来说,体积大的纤维对肠道的促进效果较好,对人体有防便秘、促进肠胃蠕动、调节免疫等功效。

看了这些“重口味”的小知识,你知道该怎么科学地做一个“大吃货”了吗?

吃饭口味重的人也许会变丑 浓味食品可以偶尔吃吃但勿常吃


中国人大多都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如咸菜、卤蛋、咸鱼、辣条等,如果食物过于清淡,总觉得索然无味,吃得不尽兴。古时候,由于物资匮乏,人们喜欢将食物用盐腌制后再进行保存,好让“粮荒时节”不要饿肚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就逐渐形成了“重口味”的饮食习惯,还几乎成为了一种饮食文化现象。然而,从现代医学来分析,口味太重,吃盐太多,对身体可是有不利影响的哦。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口味重的人,会变丑!

重口味的食物,一般含盐分较多,如果人体盐分摄取较多,体内的钠离子也会随着增多,从而使得水分减少,导致色素沉着于皮肤表层,令皮肤黯淡无华、粗糙发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黄褐斑、雀斑等,影响面部美观。

口味重的人,会变胖!

除了影响容貌外,重口味饮食还会影响身材!如果吃盐过多,体内过量的钠会影响身体对钾的吸收,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令水分滞留于体内,使得脂肪、毒素等废物囤积,无法正常代谢,长期以往,身材就容易走形、变胖。

口味重的人,身体差!

《皇帝内经》说过:“咸入肾”,适当吃盐,具有护肾功效,而若吃盐太多,则易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肾脏问题或肾脏疾病。我们平时所吃的东坡肉、红烧肉、霉干菜、榨菜等,都属于高盐食物,若平时摄入过多,日积月累,很易引起肾衰竭。

此外,咸鱼、腊肉、咸鸭蛋等高盐食物很容易损害人的胃黏膜,引发胃炎现象,又由于高盐食物在腌制过程中,极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所以多吃的话会增加人体患癌几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高盐食物时时刻刻都在,平常我们所吃的外卖,大多属于高盐高糖的重口味食物,而炸鸡、方便面、炸土豆等洋快餐,辣条、话梅、薯片、锅巴等小零食也含有大量的盐,尽管是作为烹饪调味的鸡精、味精、耗油、生抽、腐乳等,含盐量也是不容小觑!

常说味道重的食品对人体不好,它有哪些方面的危害呢?

一般来说,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盐(包括其他咸味调味品)、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问题。浓味有时也涉及辣、麻、酸等方面的味道,但相比而言,没有前面的问题严重。

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盐就是氯化钠,它是一种防腐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除了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黄酱、豆酱、日本酱、沙茶酱、豆瓣酱、辣椒酱、腐乳、豆豉、蚝油、虾酱、鱼露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钠。

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水肿,升高血压,造成组织脱水,增加胃癌风险,加剧经前期不适,还会增加尿钙流失,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等等。

常说咸甜口的菜不能常点,这种菜很好吃,为什么不健康?

太咸了,人体会感觉不愉快,所以厨师会想办法让菜咸而不腻,常见的办法就是放糖和增鲜剂。糖能减轻咸味、调和百味,加了糖之后,就可以放更多的盐而不觉得咸得难受,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浓郁够味的感觉。可惜,糖本身也是不利于健康的,味精则会进一步增加钠的含量。

所以,大量盐加上糖加上味精的调味组合,味道非常醇厚够味,却意味着其中的钠含量已经相当于正常调味的两三倍了,相当不利于健康。

味道重的菜一般比较便宜,味道清淡的菜反而比较昂贵

因为味道重的调味方式能够掩盖食物品质的低劣。比如不新鲜的鱼和肉,用浓味烹调的方法,就吃不出其已经变坏的味道。如果用清淡的烹调方法,人们就马上能分辨出原料的质量怎么样,这样店家就没法用不新鲜的材料,原料成本就必然会上升,菜也就不会太便宜。

拿鱼来说,只有活鱼才能做清蒸鱼。死了不久的鱼可以做成红烧鱼,味道还不错。如果更不新鲜,最好做成干烧鱼,因为干烧鱼又咸又辣,有点微微的臭味都很难吃出来。一块肉,新鲜的时候才能做清炖、做冬笋肉丝,略差点还可以做红烧肉,再差一点可以做回锅肉、做面条的调味卤子。加调料煮过,再用油炸一下,再加大量麻辣、咸味调料,谁也吃不出来。

味道重的菜往往烹调油的质量也令人担心,为什么?

味道重的菜,往往会用煎炸、过油等烹调手法,或者加入很多红油。这样,就难免会对烹调油脂多次加热,餐馆里煎炸一次之后的油是不可能马上扔掉的,还会反复使用多次。所以,吃这些浓味的菜,往往会发现油脂的黏度比较大,口感有点腻。

有厨师透露,做红油、用来拌凉菜的油,还特意要用那种已经煎炸多次、黏糊糊的油(实际上这就是该废弃的油,基本上属于地沟油范畴)来做。这是因为油黏糊之后,就能牢牢地粘在食材的表面上,不容易流到盘子底部,更有利于给食材入味。

也有厨师透露,味浓油大的菜肴,往往会用多次煎炸之后的油来做,因为调味浓烈,所以用了多次的油里面有点什么腥膻味道都吃不出来,比如辣子肉丁、回锅肉之类。如果是清炒蔬菜,就要用新点的油,否则旧油里的羊肉味、鱼肉味什么的都能吃出来,食客就会很别扭。

浓味食品只要不常吃,偶尔吃还没事儿吧?

偶尔吃损害较小,经常吃损害就大了。任何不良食物,都要吃够数量才会引起危害。坏的饮食习惯,由于日日重复,吃进不良食物成分的总量很大,对身体的损害就会很大。日常生活中,吃不健康食物机会很多,今天有个聚会,明天有个饭局,后天加班工作餐,大后天请女朋友下馆子……如果经常纵容自己,一年到头就没多少日子可以清淡饮食了。

平日清淡饮食,一个月有一两次吃浓味的食物,是不至于引起麻烦的,而且,因为平日清淡饮食培养了敏锐的味蕾,吃浓味食物的时候会觉得特别重味,甚至都有点难以承受。反过来,如果平日习惯于浓味,味感已经非常迟钝,吃稍微淡一点的就觉得淡而无味,难以忍受,这往往意味着身体处于不安全状态:它对于食材的品质已经失去鉴别能力,内脏处理钠和各种代谢废物的负担也太重了。

本文Hash:9445d5f402caa1a693956906111f2882cd7d00e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