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穴

阴谷穴位置
阴谷穴位于腘窝内侧,当我们屈膝的时候,在半腱肌和半膜肌之间。
阴谷穴如何取穴
阴谷穴在腘窝,在大腿的内侧,当曲腿的时候,我们沿着这个腘横纹摸下来,这是半腱半膜肌之间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阴谷穴。
阴谷穴的功效
它可以利水,可以消肿,也可以起到局部的理气止痛的作用,出现下肢水肿,下肢痹痛的时候,阴谷穴有很好的治疗的作用,它可以补益肾气,对于痛经,月经不调这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的作用,它的局部作用非常好,它可以治疗膝骨内侧的疼痛,像坐骨神经痛,像腰间盘突出引发的内侧区的疼痛,它可以对生殖系统的疾病有治疗的功效,包括男性的遗精阳痿,以及女性的崩漏月经不调。
阴谷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
我们取到阴谷穴,一般来说,会用一根一寸半的针直刺,局部取胀感,如果是水湿内停的状态的,我们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艾条距离皮肤5-10公分的距离去灸治,以局部皮肤红润,热力渗透为度,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一个是揉法,再有一个是按法,以及在穴区进行的搓法,也可以采用刮治的方法,用边角的圆滑段,然后去刮治这个区域。
阴谷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
阴谷穴的使用频率,是根据症状的轻重来确定的,如果症状非常的急,每日治疗一次,如果说症状缓和了,比较轻了,我们可以一周治疗2-3次。
阴谷穴的禁忌
阴谷穴这个地方,如果实施艾灸的话,不宜重灸,因为这个地方靠近关节,也不宜使用瘢痕灸,如果是进行推拿的话,使用手法要轻柔和缓有力,不宜过重,针灸的话,我们不建议在这个部位用大剂量的手法进行操作,以免造成肌损伤。

阴谷穴能治疗头汗吗

阴谷穴治疗头汗有一定的效果。
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因为阴谷穴是水湿汇聚之处,所以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多汗,因此临床上使用有一定效果。阴谷穴的取穴位置在大腿的腘窝内侧,就是膝盖弯的内侧,在解剖学上就是半腱肌肌腱和半膜肌肌腱之间的缝隙。
当患者觉得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除药物治疗和避免过于焦虑烦躁外,也可以适度的按压阴谷穴。按压的正确方法是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六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需有耐心按压三十次。

常按10穴可祛病,内关穴治胃疼合谷穴治鼻炎

中医讲究穴位养生,通过按摩刺激穴位,疏通人体经络而达到祛病强身的作用。常按这10大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经络,缓解腰肩酸痛、浑身疼痛、失眠等多种病症。

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

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5、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手少阴心包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②、用右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失眠、癫痫、癔病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6、殷门穴——(在大腿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正中央联线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间盘突出等。

7、后溪穴——(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 穴位。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②、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针5~8分。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项强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等。

8、环跳穴——(在臀部、大腿外侧、大转子后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5~8分。

按摩方法:

①、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②、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腰胯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等。

9、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上重要穴位。针8分~1寸。

按摩方法:

①、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余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

②、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保健作用:主治腰腿痛、老寒腿、鹤膝风、高血压、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等。

10、昆仑穴——(在外踝后5分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也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主要穴位。针5分,针刺角度向内踝前缘,孕妇忌针。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②、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鼻衄、腰背痛、足跟痛、背拘急、坐骨神经痛、小儿惊风、腓肠肌痉挛等。

本文Hash:02d65a6dbc667290d6473e20c02c33b255cfe8d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