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容易忽视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可明显影响驾驶、工作、休闲活动等日常生活。除了突发事故和人身伤害外,低血糖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低血糖的恐惧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失败。

糖尿病患者容易忽视夜间低血糖

美国糖尿病学会工作组定义了多种形式的低血糖症,将低血糖症定义为血糖值低于3.9mmol/L(70mg/dl),还将血糖值定义为生化低血糖症。

但该区间的血糖在饥饿状态时经常出现,其临床意义仍存在争议。由于低血糖诊断标准的差异,不同的疫情病学研究难以统一,再加上人群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差异等,利用meta项目分析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变得困难。

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周发生2次低血糖,其中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约为~30%,发病时间越长,发病风险越高。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低血糖风险远低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随着胰岛素治疗的延长,发病风险逐渐提高。低血糖出现的频率与血糖变动的程度(包括每天血糖变动的幅度和频率)有关,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完全反映每天血糖变动的程度。

由于睡眠掩盖了低血糖症状,夜间低血糖容易被忽视。1型糖尿病患者,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约50%的患者出现生化低血糖症,未成年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达到80%。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何有效预防低血糖?

专家建议在治疗过程中配合饮食、运动和监视。保持平衡的饮食和运动,不过大波动;定期就医,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食品;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低血糖风险的胰岛素类似物,降低血糖风险。

了糖友患低血糖的风险

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糖友患低血糖的风险。据专家介绍,胰岛素类似物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基础上,改变个别氨基酸的排列,产生短效、中效等不同特征的胰岛素类似物,将速效、中效两种胰岛素类似物以一定比例重新组合,模拟更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降低血糖

临床试验表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与人类胰岛素相比,可降低重度低血糖风险50%,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55%。侯凤英主任说:选择胰岛素类似物质就像给血糖管理安全锁一样,注射人胰岛素反复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原来的治疗方案,选择胰岛素类似物质,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                    

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越容易心力衰竭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但往往没有意识到糖尿病背后的并发症。调查结果显示,血糖值越高的糖尿病患者越容易心力衰竭。

控制血糖防止心力衰竭很重要

日本研究中心前几天发表了调查结果,血糖越高的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比例越高,特别是原本有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血糖的影响,控制血糖对预防心力衰竭非常重要。

该中心研究人员针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该中心医院住院的608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68%为男性,80%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50%患有心肌梗塞和心绞痛。

患者住院时,研究人员首先测量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通常能反映患者近8周至12周的血糖控制状况。糖化血红蛋白值以百分比来表达,如今绝大多数全自动测量仪测量。

研究组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化血红蛋白值不超过8.3%、8.4%至9.5%和9.6%三组,然后平均跟踪5.2年,查看他们是否出现必须住院的心衰。

调查结果显示,约90名患者因心衰入院,占患者总数的15%,而且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越高,住院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值在9.6%以上,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群体,与没有心脏病,糖化血红蛋白值在8.3%以下的患者群体相比,前者的住院率相当于后者的9倍。

患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至7.9%的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最少,这表明心脏病患者也需要将血糖控制在8%以下。

这篇成就的论文已经刊登在新一期英国杂志《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网络版上。

如何合理控制血糖值?

饮食、运动、感情、睡眠、服药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糖值。因为血糖值是24小时随时变动的,所以偶然监视的血糖值并不意味着血糖值整体的控制状况的好坏。糖尿病患者刚生病时要测定血糖值,稳定后要定期测定血糖值,每三个月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自己的血糖值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血糖监测方案尤为重要。

吃多动少,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熬夜,精神压力大是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烹饪油的用量,食用油每天控制在20~25克的清淡盐饮食,每天每人摄取量不超过6克的每天累计步行6000步的运动,每天至少饮用1200毫升(约6杯)的水,戒烟。                 

糖尿病患者大多低血糖?如何预防糖尿病性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多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一系列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受到患者的重视,饮食、甜饮料、甜水果、静脉输注葡萄糖等,低血糖反应立即纠正,症状迅速消失。由于一些老年患者受生理功能减退、并发症多、内分泌调节差、植物神经病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差,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低血糖期整体症状典型。如果血糖低于2.5-2.8mmol/L,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昏迷。据统计,低血糖昏迷病例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65%以上,反映老年人是低血糖昏迷的主要预防对象,应充分重视。

糖尿病低血糖早期表现多为意识混乱、行为异常、视力障碍和体温下降等,然后可为木僵、昏迷或昏迷状态,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一般来说,低血糖昏迷初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可逆的,治愈后没有后遗症。但是,拖延会发展成不可逆的损害,引起障碍,危及生命。相关资料显示,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超过6~12小时或昏迷时间超过3~6小时,可能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由此可见,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警惕低血糖昏迷,积极预防低血糖反应。

注意事项如下:

①加强血糖自我监测,一般每天测定1~2次血糖,但血糖不稳定时,最好在早上起床后、3天前和睡觉前测定1次血糖。

②适当放宽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例如糖化血红蛋白从6.5%放宽到7.0%以内,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饭后1小时血糖在9mmol/L以内。

③避免使用作用过强、过快的格列齐特,慎重使用长期的格列美脲和格列吡嗪,尽量使用作用温和、中效的格列喹酮等。最好与二甲双胍合作,发挥合作作作用,降低血糖发生的概率。注射胰岛素时,最好选择长效制剂。

④实现生活规律,按时饮食,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必须立即饮食。

⑤运动量一定,不得随意增加运动量,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备用。

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不得自己增加药物的量。每次用药前检查剂量,以免用药量过大。

⑦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饮用果汁、糖饮料,吃1~2片面包和饼干。如果症状仍未缓解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不得延误,以免严重低血糖昏迷。                 

本文Hash:77ff84acefa160b8f3449dc826286019530c3d1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