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1.治疗原则 一经确诊,在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同时,为防止炎症扩散应尽快行手术治疗。对高度可疑患急性阑尾炎孕妇,也有剖腹探查的指征。其目的是避免病情迅速发晨,一旦并发阑尾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对母婴均会引起严重后果。 
  2.麻醉 多选择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术中吸氧和输液,防止孕妇缺氧及低血压。 
  3.手术要点 妊娠早期取右下腹斜切口(麦氏切口)。妊娠中期以后应取高于 麦氏点的右侧腹直肌旁切口(相当于宫体上1/3部位),手术时孕妇体位稍向左侧倾斜,使妊娠子宫向左移,便于寻找阑尾,减少在手术时过多刺激子宫。阑尾切除后最好不放腹腔引流,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4.若阑尾已穿孔,切除阑尾后尽量吸净脓液,并放腹腔引流,术后脓汁细菌 培养并作药敏试验,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若妊娠已近预产期,术中暴露阑尾困难,应先行剖宫产术,随后再切除阑尾。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随后再切开腹膜切除阑尾更好。如为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严重或子宫、胎盘已有感染征象时,应考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需放引流。 
  5.若孕妇需继续妊娠,阑尾手术后3~4日内,给予宫缩抑制药及镇静药,如静脉清注利托君、硫酸镁,也可口服沙丁胺醇,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口服维生素E和肌注绒促性素等,以减少流产与早产的发生。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急性阑尾炎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

阑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下面所说的都是急性阑尾炎治疗方法和缓解偏方。首先我们要知道急性阑尾炎是怎么引起的,才能知道如何去预防它和治疗它,还要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才能在病发时做好及时的应对措施。

急性阑尾炎主要分为几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阑尾周围脓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所以了解这些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下面是中医推荐的一些方法,大家不妨看看!

辨证分型

蕴热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大黄牡丹汤,或锦红汤、红藤煎剂加减,主要药物:大黄、牡丹皮、玄明粉(冲)、桃仁、冬瓜仁。

湿热型:右下腹压痛加剧,腹痛拒按,热重于湿则体温38℃以上,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腹痛剧,拒按明显,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阑尾清化汤,主要药物:金银花、蒲公英、大黄、牡丹皮、桃仁、赤芍、地丁、川楝子、穿山甲、红藤、甘草。

热毒型:腹膜炎征象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热毒伤阴者,有高热或恶寒发热,持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二眼凹陷,大便多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加味清肠饮加减,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芩、当归、红藤、薏苡仁、冬瓜仁、大黄、川朴、枳实。

经验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 l剂。

1.针刺疗法

(1)主穴阑尾穴、上巨虚、足三里。恶心呕吐 加内关、上脘;发热加合谷、曲池;腹胀加大肠俞等。手法一般取强刺激,急性初期每日2~4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取穴:主穴:阑尾穴、足三里、阿是穴。配穴:恶心呕吐 加上脘、内关;发热加曲池、尺泽;腹胀加大肠俞、次髎。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阿是穴位置: 系右下腹压痛最明显点(麦氏点)。治法:一般仅取主穴,每次取2~3穴。如某些症状明显,酌加1~2个配穴。操作上,除尺泽以三棱针刺血外,余穴均以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之泻法,行强刺激1~2分钟,留针30分钟至一小时,隔5~10分钟运针一次。亦可接通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针1~2次。

(3)取穴:主穴:膝四、大横。膝四穴位置:右膑骨外缘上4寸。治法:主穴均取。令患者仰卧屈膝,以28号2寸毫针直刺膝四穴,快速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采用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手法,使其针感沿大腿向上传导,以过腹股沟到小腹为佳。大横穴,可沿腹向下呈45度角斜刺,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之法,促使针感向下传道至腹股沟,使两侧针感相接。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一次。每日1~2次。

2.耳针疗法

取穴:主穴:新阑尾点。配穴:发热加皮质下、耳轮,呕吐加迷根。新阑尾点位置: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治法:主穴,每侧注入注射用水0.2毫升左右,每日两次,症情缓解后每日一次。依据症情酌配穴1~2穴。用毫针刺法,探得敏感点以后,速刺人快速捻转,刺激宜强,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30分钟至一小时,其间可行间断刺激。每日1~4次。耳轮穴用刺血法,每日一次。

3.电针疗法

(1)电针:取穴:主穴:阑尾穴、阿是穴、右天枢、关元、中脘、气海、膈俞、血海、大肠俞。配穴:曲池、合谷、内关、内庭、支沟、阳陵泉、大肠俞。治法:主穴中阑尾穴每次必取,另选主穴 4~5个,交替使用。配穴根据症状酌情选用。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针刺,进针 5分至一寸,手法以捻转提插为主,得气后接 G6805脉冲电针治疗仪,选择波型为连续波,输出频率为80~12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用立式TDp神灯照射腹部压痛点,留针40分钟,一般经一次治疗,疼痛即可减轻。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

(2)选取阑尾穴为主穴,配右侧天枢、足三里穴,进针3厘米,行提插法后,接通电针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隔8~24小时针刺一次。

4.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阑尾穴;药液:注射用水。阑尾穴双侧均取。体质强壮、针感迟钝者,针尖向上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注射速度稍快,每穴 10毫升,5分钟内注射完毕;体质弱或针感强者,针尖直刺或向下斜刺,每穴5毫升,缓慢推入。每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

5.拔罐疗法

(1)取穴:主穴:神阙、膈俞。配穴: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治法:令患者先取仰卧位,针刺配穴,每次选2~3穴,得气后用强刺激泻法,留针一小时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15分钟捻转提插一次。取针后,嘱患者转成坐位,用皮肤针弹刺主穴,至局部潮红并轻度出血,之后在神阙穴吸拔大罐,膈腧穴左右分别吸拔中罐。留罐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呈深红色为宜。上述方法,根据症情,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2)取穴:主穴:分两组。①府舍、腹结、阑尾穴;②大横、阿是穴、阑尾穴。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反跳痛明显加天枢,体弱加关元。治法:每次取一组主穴,阑尾穴取双侧,余取右侧。据症加配穴。腹部穴除关元外,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罐,关元穴仅拔罐不点刺,均留罐15分钟。阑尾穴仅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捻转泻法1次。两组主穴可交替轮用。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3)急性阑尾炎选穴天枢、上巨虚、阑尾穴、足三里;慢性阑尾炎选穴气海俞、大肠俞、居醪、冲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6.敷贴疗法

(1)芒硝、大蒜(去皮)各30克,共捣成糊状备用,用时先在右下腹衬1~2条凡士林油纱布,再涂药,盖纱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

(2)四黄散用醋或水调成糊状,敷于腹部,保持湿润,或用四黄膏、玉露膏、金黄膏等外敷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每日1~2次,适用于各型阑尾炎。

7.灌肠

用毛冬青液3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两次,能使药液达到下段肠腔,加速吸收,清热解毒。

结语:

以上就是给大家推荐的中医治疗阑尾炎的方法,不知道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其实这么多方法有的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当大家发现自己得了急性阑尾炎的时候也不要盲目治疗,还是及早咨询医生为好。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因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越到后期症状就越不典型而且危害越大,所以孕妇一旦发现有病症出现就要及时治疗。如果孕妇确诊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就应该要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为了防止炎症扩散,还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话,在麻醉的时候应该选择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在手术过程中要吸氧和输液,防止孕妇缺氧及低血压。

如果患者已经接近预产期,手术中暴露阑尾困难,应该先进行剖宫产术,然后再切除阑尾。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随后再切开腹膜切除阑尾更好。如果患者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严重或子宫、胎盘已有感染征象时,应考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需放引流。

患者如果手术后还要继续妊娠的话,要使用宫缩抑制药及镇静药,如静脉滴注利托君、硫酸镁,也可口服沙丁胺醇,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口服维生素E和肌注绒促性素等,以减少流产与早产的发生。

本文Hash:43c58c3341a9fc3d3a18d472221edbd873d38cf8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