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湿气重,艾灸这些穴位可解决

导读: 身体两变化说明你湿气重 艾灸可以去除体内湿气

回南天即将来临,湿气也将困扰一大片南方人,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会湿气重呢?湿气重应该如何应对呢?

身体两变化说明你湿气重

1、舌头和舌苔变化

湿气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舌头的变化,这也是自查的最简单最好用的方法。湿气重,舌头两边就会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即齿痕舌。再者,舌苔颜色也会改变,正常是淡红色微微发白的,湿气重的话会变得很白或者很黄,而且比较厚。

2、大便状态

湿气重还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大便,容易不成形而且还很粘腻,容易粘在马桶里,难以冲洗干净。湿气重的患者经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非常不爽,小便浑浊,精神不济,总觉得睡不够,昏昏沉沉。

艾灸可以去除体内湿气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我们都很常听,它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坚持艾灸足三里10-15分钟可以快速祛湿。

丰隆穴:这个穴位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相对鼓起的位置,每天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关元穴:关元穴有助养生保健,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坚持对这个穴位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帮助祛湿。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温灸可调理气血,夏季可灸这些穴位

温灸和艾灸同属于中医疗法,但是在治疗效果上或者其他方面上,温灸有什么不同呢?

温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

1、调和气血: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温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温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温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温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温灸和艾灸的区别

简单来说,温灸和艾灸都是中医灸法,不同的是,艾灸是点燃艾条直接在皮肤上灸,这样直接刺激穴位,效果更直接,但是损伤皮肤的风险更大;而温灸是将艾条直接悬挂起来离皮肤有一段距离的治疗,这样温度没那么高,比较容易承受,但是相应的速度也会慢下来,效果也是一样好的,只是过程要漫长些。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顺序依次为排泄器官反射区、脑部各反射区,再其次为消化器官反射区,除此以外其它各区的次序,就可随意不拘;

4、无论温灸过任何病痛区,最后一定要温灸肾脏膀胱及输尿管此三个反射区;

5、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帮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

6、坐骨神经的反射区在温灸时必须向心脏的方向,否则会使淋巴的循环受到不良的影响;

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温灸按摩时,孕妇禁用;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夏季可灸这些穴位

夏季体内湿气重,湿邪通常分外湿和内湿,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症状。艾灸可以选择这些穴位来去湿: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3、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合谷穴祛湿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艾灸足三里穴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艾灸丰隆穴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艾灸解溪穴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艾灸关元穴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艾灸中脘穴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艾灸曲池穴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8、艾灸去湿气的原理

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能够对人体造成局部上的刺激,并且是一种温热的刺激,这样会令皮肤上面的毛细血管得到扩张,还会令局部出现充血的情况。在通过艾灸之后,可以对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去湿气的效果。

本文Hash:0e923661264bc16711eef8794569ab74009c5d1a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