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养生方法?,中医体质如何养生?

导读: 中医体质养生方法有哪些? 1、平和的体质 2、阴虚体质 3、阴虚体质 4、湿热的体质 5、气虚体质 6、血瘀体质 温馨提示

我们的中医博大精深,按照我们人体健康特征分为不同的体质,在夏天不同的体质养生方法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等,那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这些不同的体质养生方法有哪些吧。

中医体质养生方法有哪些?

1、平和的体质

平和体质属于正常的体质,这类人群脸色比较润泽、身形健壮、头发稠密有光泽、眼睛有神、不容易疲劳并且精神充沛、睡眠和食欲都很好,平时主要只要是注意饮食上的清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就可以了。

2、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群肌肉不健壮、总是感觉到手脚发凉、腰膝酸软、不喜欢吹空调、总是出现腹泻的情况。只要的养生需要温阳补益气、防治腹泻。平时可以多吃生姜、羊肉、牛肉、韭菜等温阳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西瓜、梨等寒凉食物,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同时也要防止出汗过多,适当的在阳光充足下进行体育锻炼。

3、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群经常感觉到手心发热、脸色发红,特别怕热,眼睛干涩,口干舌燥,皮肤又干燥,性情比较急躁。养生的方法是应该多吃滋阴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瘦猪肉、鸭肉等,尽量少吃辣椒、葵花子、韭菜、羊肉,避免熬夜,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锻炼时要控制出汗的量,及时的为身体补充水分。

4、湿热的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群脸部总是会出油容易,长痘痘,皮肤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常常会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液发黄等。养生要注意清热利湿的食物,多吃饮食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黄瓜、绿豆、赤小豆、芹菜等,少吃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尽量不要熬夜,减少户外运动时间。

5、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总是感觉到全身乏力气短,讲话的时候没力气,容易出汗,常常会出现感冒,抵抗能力差。这类人群可以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比如鸡肉、大枣、白扁豆、黄豆、蜂蜜、桂圆等。生活要有规律,在夏天适当的午休,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剧烈的运动。

6、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群,脸色嘴唇颜色偏暗,皮肤比较粗糙,眼睛里面的红血丝增多,刷牙时总是牙龈出血并且烦躁,容易健忘等,这些人群可以多吃行气活血的食物,比如玫瑰花、金桔、山楂、醋来活血行气,尽量不要吃肥肉等油腻的食物,保障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

温馨提示

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选择养生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质都要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避免熬夜,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要注意多喝水,夏天尽量远离辛辣和寒冷的食物,注意饮食上的卫生。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9大类,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不同!

中医一般讲究辨证论治,这不仅仅是辨别疾病的类型,还需要辨别每个人的体质,因为人体也是存在多种体质的,体质不同的情况下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调养和治疗。

人的体质分为哪些类型?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最健康的一种体质,因为平衡体质能保证阴阳气血调和,并且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通常从一个人的日常表现和精神状态就能看出平和体质。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一般,也就是阳气不足容易引起肢冷畏寒的症状。阳虚体质的人一般是没有什么力气的,身体的肌肉处于松软的状态,并且在生活中容易感受到外邪。

3、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主要就表现为阴液亏少,在生活中就会出现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除此之外,阴虚严重的人群还会在午后出现潮热症状,这就非常典型,可以由此进行判断。

4、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与阳虚体质有些相似,患者都会处于疲惫无力的状态,但是气虚体质的人并不会出现肢冷畏寒症状,平时会发现这种人气短懒言,非常容易出汗。

5、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也就是痰湿聚集过多,这种人群大部分都是比较肥胖的,即便是体型没有出现明显的肥胖,也会在局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积。在日常生活中,各个部位的皮肤会有较多的油脂分泌,并且这一类人群,通常喜欢吃肥腻,甜味的食物。

6、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也就是湿热内蕴,常常导致口苦苔黄的症状,一般身材是偏瘦弱的,并且心情容易烦躁,常常会在一段时间活动后就感觉到困倦。

7、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人最明显的表现也就是精神上的异常,气郁的人常常会精神抑郁,并且比较脆弱,大多数气郁的人群都是属于形体消瘦的,如果感情上受到刺激,就很容易导致精神不稳定。

8、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主要就是气血运行不畅,这可能是病理性原因,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气血虚弱导致的。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瘀斑,并且口唇部位有明显的瘀点。

9、特禀体质

这种体质的患者往往就是先天缺陷和异常导致的体质特殊。最常见的也就是过敏体质,常常会因为过敏引发各种疾病,除了身体虚弱之外,这种人群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不同体质的人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不同的保养,尤其是发现自己身体长期出问题的情况下,最好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这样才有利于对生活习惯进行调整。

中医养生 不同体质的春季养肝方法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不同体质的人的养肝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春季开始养肝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是什么体质,然后再对症下药。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一下中医是如何养肝的,一起看看吧!

从中医角度讲,按照个体的缺陷,针对肝脏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阴虚体质和阳盛体质。

阴虚体质指肝阴虚,其易导致肝阳上亢,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病加重,甚至并发脑血管病。阳盛体质主要是内热火上。春天天气逐渐转热,使人的体内余热加重,从而影响肝脏的疏泻,造成肝精余热余火,易出现情绪抑郁或躁动,爱发脾气等。此在中医为实证。阳盛体质在青年、中年人、肥胖、营养过剩的人群中较常见。

分清体质,养肝就要有针对性。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养肝原则是滋阴潜阳,让上亢的阳气降下来。多吃动物性食材,如动物肝脏、麻蛤等,蔬菜可选择生菜、大头菜等。对于阳盛体质的人,养肝原则是疏肝解瘀,清热降火。多食芹菜,多喝菊花茶。菊花可清肝明目、降火,防止头晕眼花等。

冬春季节转换,要防出现伏气瘟病。即一冬的余热被春天的风邪所诱发,比如出现口疮、发烧、痔疮等,可服用清热类的膏方进行预防。

春季养肝多按摩三大养肝穴位

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

下面是中医建议的春季如何养肝的小建议

1、少食冷酸食物多滋润

“肝脏能调节气血,能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还有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功能。春季若养肝得当,可给身体带来一整年的健康。”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刘继洪称,春天阳气初升,肝气疏泄,阳气升发可散发聚集一冬的内热,此时适宜辛凉养肝,使肝气条达,故有“春重养肝”的说法。他建议人们利用饮食养肝,重滋润防过燥,平时应多喝水,多吃果蔬、马蹄、葱、姜、蒜、萝卜等,少吃醋、山楂、海蜇等冷酸食物。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邹敏超则指出,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还容易引发激愤、骚动、吵闹等情绪状态。因此,邹敏超提醒,春季养肝还需注意去肝火,一方面饮食宜清淡,多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来调治身体,另一方面则应避免大怒、忧郁或长期郁愤。

2、常晒太阳提高抗病力

古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时的天气时寒时暖,免疫力差或防护不及时的话,极易受疾病侵袭。不过,这一时期若能多晒太阳,不仅有助体内营养吸收,还能帮助提高身体抗病力。而从养生角度来说,春季多晒太阳也是简单且实用的养阳好方法。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进而促使体内的重要元素钙的正常吸收。同时,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能杀灭皮肤和空气中的细菌。此外,紫外线还可刺激造血器官更好地工作,使体内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来自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的儿科医师邓琼晖建议,在这阳光还算“温柔”的季节里,多晒太阳,多些室外活动,可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因为头顶有百会穴,晒太阳时,人体通过百会穴可以吸进阳气。”据介绍,晒太阳是春季养阳的最简单且最实用的方法。邓琼晖建议人们,尤其是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的人群都该多晒太阳,可选择阳气最旺盛的中午时段,让皮肤接触阳光。

3、早睡防春困,春捂要适度

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调整好作息以适应大自然的特点同样是必要的养生之道。“晚上不要睡得太迟,建议不要超过11时,早上起床最好不要超过8时,养成早睡早起的生物钟,有助每日的精气勃发,还可防范春困。”刘继洪建议,早起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散步或舒缓运动,有助思维活跃。不过,老年人睡眠质量不高,可早睡,但不一定要早起,中午应该午休,而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时期,也应该通过早睡来保证充足睡眠。

据往年经验,春季一到,不少自恃强壮或爱漂亮的人早早就脱去保暖冬衣,一旦天气有变就容易生病,所以仍需坚持“春捂”,做好保暖。不过,专家也指出“春捂”不宜过度,而且应该注意衣物要宽松,若气温达到15°C时,就应该适当减衣,以防气躁。

4、户外多踏青防心灵“感冒”

一到春季,除了暖阳,更有绵绵细雨带来的潮湿感。据医院心理科统计,每逢多雨、潮湿、气压低的春季,抑郁、焦虑症患者便有所增加。变化无常且阴雨绵绵的季节,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医生将其称为“心理感冒”。

5、饮食宜清淡多享“阳光餐”

“这个春节,先是儿子发烧咳嗽,后来老公犯了肠胃病,前两天又轮到我感觉浑身不舒服,真不知如何是好了。”都说春天是养生最佳时节,伴随立春到来,许多像黎女士一样“被疾病困扰”的市民们,都开始关心起养生保健这一健康大计。据中医养生专家介绍,春季养生需以养肝为先,宜早睡、少动肝火,另外还可多些“阳光餐”以助养阳。

结语:很多注重养生之道的朋友其实更相信的是中医养生,这不仅是因为中医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而且中医讲究的是内调,内里调养好了,身子骨自然就硬朗起来。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讲究养生的朋友一点帮助。

本文Hash:c1e97be3265619af712b11c9aa0a01aedd40477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