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早晚温差大,秋冻勿过度

导读: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主任 >>>>>>【秋季养生特别策划—养阴防燥润肺是根本】 起居养生方面 在饮食养生方面 运动养生也有助于气血通畅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主任

霜降,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与冬季的过渡期,时值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花的形成是因为秋夜地面散热较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这种白色结晶体即为“霜”。“浓霜猛太阳”,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较前更为明显。

>>>>>>【秋季养生特别策划—养阴防燥润肺是根本】

但“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具体到广州,一般要到来年1月份才能见到初霜。虽然霜花未降,但寒意已来。纵使霜降前后广州日间气温最高可达28℃左右,但夜间气温时会低至17℃左右。

10℃左右的日夜温差,往往使得人体的皮肤和呼吸系统普遍感到难以适应,一些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及原来有慢性疾病的人就容易因此而感冒或旧病加重。此外,由于人体血管受到冷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收缩,使血压骤升,故在此节气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绞痛、脑梗、脑出血等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而预防上述疾病最好的手段就是保暖,因此,“春捂秋冻”的“冻”要因人而异,切勿过度。

起居养生方面

要做到适时添减衣物,夜眠盖好衣被,注重腰腿部位的保暖,及时收起凉席之类的夏季用品。因为霜降时节的秋凉,易致风、寒、湿邪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腿部膝关节更是容易受寒湿之邪侵袭的部位之一,老年人“老寒腿”的毛病就是由此而来。

在饮食养生方面

可开始适当进补。谚语有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意味秋补比冬补更重要。而中医学认为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文补,即“四季五补”。霜降为秋末,亦属长夏,五行属土,土湿弥漫,最易损伤脾胃,因此,此节气胃肠疾病多见,感冒亦多挟湿,而此阶段的登革热等传染病亦以胃肠症状为突出。因此,霜降宜淡补调胃。应选用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宜,及营养滋补,有利于吸收。另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柿子、石榴、猕猴桃、柑橘等水果,以及板栗、山药等都适宜在此节气进食。此外,萝卜更是当令蔬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读、消积滞、宽胸膈、化痰热、散瘀血之功效,仍是霜降时期的养生佳品。

运动养生也有助于气血通畅

在运动前须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损伤关节。晨起气温偏低,体虚者易感风寒,故运动时间不宜太早;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热、微微汗出为宜。运动方式可选择登山、慢跑、快走、打球等。也可练练《遵生八笺》提倡的“九月中坐功”:方法为: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 5~7 次,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 36 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 9 次。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是秋季保健功法的不错选择。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本文指导医生: 林嬿钊 林嬿钊 广东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冒、汗证、便秘、失眠、过敏等的调治以及胃肠疾病,呼吸疾病等的调... [详细]

秋季早晚温差大锻炼需注意

秋季早晚温差变大,很多喜欢锻炼的老人也要随之改变一些锻炼方法。既然锻炼是为了健康,那么以下注意事项,可就不得不了解下了。

老人秋季晨练注意事项:

1、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否则一冷一热容易感冒。

2、有的老年人习惯早上起床后先去晨练,然后再吃早点,其实这样对健康不利。经过一夜的消化和代谢,体内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这时如果空腹锻炼,容易发生低血糖。起床后,在晨练前,可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一垫”,为运动“加油”。

3、老年人在晨练活动前,一定要压压腿、抻抻筋,做10至15分钟热身运动,感觉身体已微微出汗后,再开始晨练。这是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准备活动,容易导致拉伤。

4、老年人秋季晨练要把握好度,觉得自己微微出汗即可,这样锻炼后会感到轻松舒适,具体运动量和持续时间可依据自身状态而定,不要运动过猛。

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好?

1、健走。

健走能给脚部以良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有利于人体较快适应进入秋季的气候变化。同时,秋天是“养肺”的好时候,健走能加快呼吸,增加空气的吸入总量,提高肺活量。

健走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心肌,增强老年人的心脏供血功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此外,健走能增加肠胃蠕动的频率和幅度,达到外柔肢体、内和气血的目的,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大小便排泄,可以改善便秘问题。

2、爬山。

登高,即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秋日,老年朋友可选择休闲型登山,外出游玩,登高望远。

不过,老年人登山切忌运动量过大。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速度要缓慢,一旦发现身体不适,要马上停止运动。一些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为防止低血糖,应先吃一些食物再爬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记得携带药品;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爬山,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会伤害骨关节,导致关节磨损。

锻炼时间的选择也要注意

秋冬日出前气温非常低,此时外出锻炼,易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身体的外露部位,如手、脸也易受冻。另外,冷空气对呼吸道刺激大,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此外,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末梢循环差,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血压不稳的老年人风险更大。

因此,秋冬季节,最合适的锻炼时间应该是上午9点以后。此时气温稍有提升,公园空气好,老年人可以边晒太阳边锻炼,一举两得。

锻炼后需要注意什么?

锻炼结束后,若马上就吃刚做好的稀饭、馄饨、豆浆等热乎乎的食物,会使得处于冷适应状态下的食管黏膜层及附近组织的毛细血管和稍大些的血管,不能一下子承受过烫食物的刺激,而出现暂时性的调节功能紊乱。

因此,晨练后,不要立即进食过烫的食物,应先喝几口温开水,让食道和胃有个适应的过程,避免造成损伤。

秋季选择对的锻炼方式,在合适的天气里,锻炼才会更有效果哦。

立秋仍要防暑降温,8大禁忌切勿大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时值阳历8月7日前后。我国有句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我们还是谨防“秋老虎”。秋季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故古语有云“多事之秋”,那么,我们在立秋节气要注意哪些?有什么禁忌?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 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可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是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 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首先,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 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 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预防:

一是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 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二是经过清洗的水果更易发生溃烂,所以应现吃现洗。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以将霉变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围扩大去除一厘米,其他 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霉变,就应丢掉。三是衣物洗后最好晾在阳台上,阳光照射、通风可防霉变。冬天衣褥也应每月拿出通风日晒,防止发霉。总之,立秋之时天气仍然很热,暑湿未去,还应防暑降温、防霉变。

立秋进补八大禁忌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 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 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 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 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忌重“进”轻“出”

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 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 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 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本文Hash:e045f4a31da8c2461a07a1b6443554d1b253d0f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