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该怎样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意思是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进行保健的习俗,这种习俗世代相传,对中华民族的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

立春:每年2月3、4或5日为立春。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春,含有“出”的意思。“立春”是阳气初生之意,表示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立春后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可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倒春寒,下春雪。因此,在立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较大。此时人体腠理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过早的脱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为谨慎,不可骤减。这就是所谓的春捂,这一捂即保护了人体生发的阳气,又抵御了外界寒邪对机体的侵袭。

立春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健防病。立春后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当风邪侵袭人体后,一是侵犯上焦肺,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在人体阳气初生时,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二是病变范围广,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上下窜扰,逆上可直达额顶,犯下可侵腰膝;三是“风胜则动”,凡见肢体运行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邪致病。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注意休息和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在起居方面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所以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调节心情为主。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立春后,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少吃酸味食品,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增加甜味食品,这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克伤脾。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以免饮食助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平日宜饮用菊花茶、金银花清热散风。还可喝花茶类,花茶性凉而不寒,较为中和,宜食用菠菜、芥菜、豆芽菜,鸭肉等。

立春节气后该怎么养生?立春后养生四原则


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一年的计划是春天,保健养生也是如此,进入立春节气后该怎么养生呢?以下专家介绍春季养生四项原则,祝大家健康。

一、不安静,多运动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上升,人体应利用这一自然特征,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作,不安静。

老年人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另外,春练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对缓慢,体温偏低,在锻炼前应喝些热汤饮。同时运动要缓和,老年人早上起床后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运动前要柔软运动身体关节,防止突然运动引起事故。

二、不生气

春天是肝阳旺盛的时候,心情容易焦躁,心胸开阔,身心协调。

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气疏泄功能,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三、不酸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因此,春天的饮食禁止酸。

羊肉、狗肉、鹌鹑、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是不合适的。应该吃甘温补脾的东西,多吃山药、竹笋、菠菜、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各30克、小米75克、莲子2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加少许白糖当主食长期食用。

四、不妄

老人本来阳气相对不足,而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如情欲妄动而房事较频,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因此老年人在春天应适当节欲。

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内的阳气开始上升,利用春天的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机会,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有利于全年的健身预防,希望上述介绍能够帮助大家。

立秋后该怎么养生呢?立秋养生着重养阴补虚


立秋后如何养生?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增大,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高温天气持续,很多市民感到秋虎的威势,养生专家注意到立秋,防暑和滋阴是养生保健的关键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立秋后养生方法有哪些。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干燥气体上升,容易损伤津液,饮食应滋阴润肺,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软食物,有助于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的味道。

考虑到天气可能还很热,市民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消暑,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馀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消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该吃葡萄、西瓜、梨、香蕉等养阴生津的产品。另外,立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起胃肠疾病。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要吃得太多。

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是养阴补虚的好季节,但秋补不能乱补,只要知道自己的体质就能对症补充。

呼吸浅、声音低、神疲劳、出汗、食欲减少、舌质淡是气虚体质。黄芪、党参、西洋参泡水喝,或者煮粥喝是最简单的方法。

脸色苍白,嘴唇淡白,夜热盗汗,皮肤枯燥,舌头淡红无苔是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颧面红,嘴干燥,出汗,尿少,红色,大便秘,舌红苔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选择食物时,西瓜、梨、黄瓜等不要太冷。

本文Hash:1888e0e15faea83b452503ec98cacc7739720aa6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