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葡萄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1)完全性葡萄胎:

营养状况和社会因素是可能的高危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显著升高。国外学者发现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血清中的叶酸活力很低。

年龄是另一高危因素,大于35岁和40岁的妇女妊娠时葡萄胎的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相反小于20岁妇女的葡萄胎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该两个年龄阶段容易发生异常受精有关。

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也是高危因素,有过1次和2次葡萄胎妊娠者,再次葡萄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和15%-20%。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其线粒体DNA仍为母系来源。

(2)部分性葡萄胎:

发生率远低于完全性葡萄胎。年龄和部分性葡萄胎发病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90%以上为三倍体,如胎儿同时存在,一般也为三倍体;多数情况下一套多余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质是造成滋养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

葡萄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葡萄胎的发生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及年龄有关,病因学中年龄是一显著相关因素,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年龄小于加岁也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这两个年龄阶段妇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

通过细胞遗传学结合病理学研究证明两类葡萄胎各有遗传学特点,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组是父系来源,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况下和精原核结合后发育形成,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其中90%为46,XX,由一个空卵(无基因物质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23,X)受精,经自身复制恢复为二倍体(46,XX),再生长发育而成,称为空卵受精,其少数核型为46,XY,这是两个性染色体不同的精子(23,X及23,Y)同时便空卵受精,称为双精子受精,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是三倍体,80%为69,XXY,其余是69,XXX或69,XYY,来自一个正常卵子与双精子受精,由此带来一套多余的父方染色体成分;也可由于一个正常的单倍体卵子(或精子)与减数分裂失败的二倍体配子结合所致。

葡萄胎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葡萄胎均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有报道年龄最小的才14岁,最大的可达56岁。葡萄胎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与葡萄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1)种族因素由于葡萄胎多见于亚洲各国,有人认为可能与种族有关。在日本葡萄胎妊娠的发生率约每1000次妊娠中有一次葡萄胎,大约高出欧美发生率三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葡萄胎平均发生率为1∶1290,最高为江西1∶728,最低为山西1∶3506。另外我国壮族和蒙古族葡萄胎发生率高于汉族孕妇。

(2)营养因素根据葡萄胎的地理分布,多见于食米国家,有人认为可能与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如将米放在水中煮很长时间,以后又将米汤倒去,这样破坏并丢失了大量蛋白质及维生素。另外研究还表明,饮食中胡萝卜素及动物脂肪的缺乏也将导致葡萄胎的发生率增加。故对葡萄胎高发地区的妇女可采用饮食补充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等方法来预防葡萄胎发生。

(3)感染因素有作者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有人曾在葡萄胎组织中分离出一种“亲绒毛病毒”,但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十分清楚。

(4)内分泌失调有人认为葡萄胎发生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故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有研究表明,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诱发葡萄胎的因素之一。

(5)高龄孕妇母亲年龄大于35岁之后,妊娠后葡萄胎的发生率将成倍增加,40岁后,发生率则为普通人群的7倍,这可能与卵子老化后对异常受精不易自然淘汰有关。

(6)遗传因素正常妊娠细胞遗传学检查均为46条染色体(即二倍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而葡萄胎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却发现,完全性葡萄胎虽绝大部分为46条染色体,但均来自父亲,无母源成分;部分性葡萄胎则均表现为69条染色体,其中46条来自父亲,23条来源于母亲。这也就说明,过多的父源成分,促使了胎盘绒毛的异常增生而导致葡萄胎的发生。

本文Hash:c6d25d70ed0dce68a9e842c82af6c05264598ed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