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哪些食物容易怀双胞胎

导读: 1、叶酸 2、番薯 3、蛤蚧 4、促排卵药物

   现在双胞胎很多的,而且长得一样的,不一样的,龙凤胎的都有,也有朋友认为一次怀个双胞胎多好,这样孩子也有伴了,还不用再次怀孕了,其实通过饮食调理是可以怀双胞胎的,那么吃哪些食物容易怀双胞胎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1、叶酸

  服用叶酸的妇女怀双胞胎的机会比没有服用的妇女高出近一倍。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

  

2、番薯

  学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族妇女多吃番薯。因为番薯含有一种与雌激素类似的物质,有助于生育孩子。统计发现,约鲁巴族人生双胞胎的几率是全球最高的。

  3、蛤蚧

  蛤蚧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蛤蚧,尤其是蛤蚧的尾部,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对女性性腺轴有一定的刺激和调整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使女性排卵增多,如果女性在服用蛤蚧期间怀孕,胎儿易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现象。

  4、促排卵药物

  服用排卵药物促进卵泡发育。在月经第五天吃一种促排卵的药——克罗米酚,连吃5天,吃这种药排卵达到80%左右,但受孕只达到30——40%,具体原因不清楚。

  吃药过后,建议在月经第12天左右做个B超检查一下,看有几个卵泡,如果是两个,怀双胎的可能性大,但事情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想要生双胞胎,女性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身体,促进排卵,增加怀双胞胎的几率。可以吃叶酸、番薯、蛤蚧等食物调节人体激素分泌。但促排卵药物对女性身体有风险,女性需要谨慎服用。如果大家还有疑惑,可以关注久久健康网。

哪些食物容易产生毒素呢?四种食物尽量少吃

当今很多人都喜欢上吃零食,烧烤或油炸食物,这些食物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但是却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毒素。那么,哪些食物容易产生毒素呢?

烧烤

烧烤是一种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但是你知道吗?如果长时间大量的吃烧烤,特别容易让身体中的毒素堆积。特别是那些喜欢吃烤肉的人群,你们更加需要注意到这点。这主要就是因为肉在进行高温烤制的时候,会让它当中的蛋白质分解,而肉在烤制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油脂,而这个物质在滴到碳木上的时候,就会释放出一种有害物质,从而与肉中的蛋白质结合。而人在吃了这样的食物之后,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导致体内毒素增多,因此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要减少对烧烤的摄入,千万不要每天都吃,要不然对身体的伤害实在是比较大。

方便面

第二种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经常吃容易让身体中毒素变多的食物就是方便面。因为很多方便面都是经过油炸制作而成的,而且在它当中还会存在比较多的添加剂,因此吃多了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消化,而且还会让体内的毒素增多,因此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到这点才可以。

薯片

薯片是一种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零食,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薯片最好还是不要吃的,因为大多数的薯片都是油炸食品,而且在它当中所含有的添加剂特别多,如果大家在日常吃多了,不仅会让身体中的热量变得比较高,而且还会导致身体中的食物添加剂含量比较多,而这些物质在经过身体进行消化吸收之后,就会形成毒素堆积在身体中,因此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一定要少吃一些薯片。

油炸类食物

油炸类的食物一直是很多人的心头最爱,鸡肉或猪肉在油锅中炸过之后再撒上一些孜然粉、辣椒粉就摇身一变成了无比诱人的美食。香喷喷的炸鸡腿、鸡排、肉串让人垂涎欲滴,不由自主的吃了一个又一个,甚至连正餐都不想吃了。但是,油炸食品虽然好吃,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风险。这些肉类在经过高温油炸之后,大量的油脂都会附着在表面之上,热量也一下子变得很高。如果经常食用不仅会产生发胖的现象,身体也会产生很多毒素,而且还会导致高血脂和冠心病等疾病。此外,高温还会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并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长此以往,对于身体的健康影响巨大。

哪些食物吃了容易致癌,这几种食物要极力避免


所谓“致癌食物”只是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并不是说吃了这些食物就一定得癌。以为吃了致癌食物就会得癌,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导致另外一个错误,即“某某吃了很多某致癌食物但并没有患癌,所以某致癌食物是不可信的”。“风险”不是“确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致癌食物认识误区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老百姓对于致癌食物可谓是“谈癌色变”。不少人甚至在看到某种食物致癌后,就将该食物列入“黑名单”,不再食用。

钟凯说,大家对此其实不用过于恐慌,有致癌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致癌。

第一,“剂量”决定毒性,食物中的致癌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使身体“中毒”。比如,吃了一个烂花生,不可能马上得肝癌,但如果油炸食品、烧烤天天吃,时间长了势必会导致身体“起火”,这就很可能会和癌症挂上钩;

第二,很多“致癌传言”经不起推敲。比如传言“牛奶致癌”,“带饭引发胃癌”,“微波食物致癌”等,这些都是科学性错误引起的。癌症的成因是基因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致癌物。

容易致癌的食物有哪些

1、酒精

很多人说饮酒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和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饮酒大于4次的人更容易罹患癌症,如口腔癌、咽喉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吸烟可能导致最多的是肺癌,而饮酒和多种癌症都有一定的关联。有的白酒宣称酒中添加的成分能够抗癌,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改变酒的属性。

2、加工肉制品、罐头

这些食物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所以我们说加工工艺越少的食物是越好的,同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食物,安全性相对有保证。

3、黄曲霉素

花生、玉米发生霉变后,霉变的地方黄曲霉素的含量非常高,而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所以吃新鲜的食物非常有必要,发霉的花生、玉米一定不能吃。

4、油炸、烧烤食品

通过这两种方式烹饪的食物,油的含量非常高,同时是在高温、高热的条件下把食材做熟,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威胁。蒸煮的方式相对会更健康些!

5、红肉类

现代研究认为红肉摄入增加和结肠癌、肺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但是它致癌的前提条件是长期大量摄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要超过500g,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也对这部分肉类的摄入量给予了建议。因此,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都不会造成癌症。

6、咸菜等腌制品

这类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食道癌、肝癌密切相关,也要少吃。

有人说隔夜菜中也含有亚硝酸盐,但一般这个量不会高过国家对亚硝酸盐的限制量,甚至比加工食品中的量还要略低一点。所以我们说,偶尔吃一次剩菜也不会导致太大的问题,但其营养成分会有流失,还是尽量少吃。

7、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已被证明具有致癌性,主要是鼻咽癌的高危因素。

减少致癌物质的接触

1、少去地下车库

环境污染以气体污染最重颜崇淮指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烟草烟雾、柏油路面受热后挥发出的气体,以及一些化学清洁剂等中都有毒性,有的甚至致癌因此,父母首先要避免让孩子吸“二手烟”;其次要尽量避开汽车尾气浓度高的地方,比如别在地下车库长时间停留。

此外,私家车,尤其是新车,车内污染问题也很普遍,建议幼儿最好少坐新车。

2、装修少用 造板材

室内环境污染,可能是导致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还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生率,降低儿童智力北京儿童医院200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有九成以上的白血病患儿,其家庭在半年内装修过它们来自复合板材、油漆、涂料、黏合剂以及地砖等。

因此,家庭装修首先要选购合格的装修材料,少用人造板材,别过多使用单一材料;儿童房的家具应以实木为主装修后,通风一个月再入住入住前,最好找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住进后,可养铁树、吊兰等植物,以吸收有毒气体。

3、不用电热毯

手机、电脑、微波炉等都会发出一定程度辐射,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伤害。

比如,在儿童房不要摆电视、电脑,不给孩子用电热毯冰箱、微波炉离客厅、卧室越远越好,最好能用墙隔开使用微波炉时,别让孩子呆在附近电脑屏幕的背面辐射较强,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站在屏幕附近看电视时,应距离电视机3米以上。

4、塑料制品远离热食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在提防塑料奶瓶时,也别忘了小心其他儿童用塑料制品。

买前应观察塑料制品底部的三角回收标志,看三角形里的数字通常它有—7之别,分别代表不同类型成分制成的塑料制品,大多数不耐高温,其中代 号为5的多用来制作微波炉饭盒,可耐30度高温,但其盖子通常采用质地透明、代号为7的塑料,也就是用来制作奶瓶的“危险品”,最怕受热,应尽量避免盛 装热水、热食或被加热。

5、新衣服晒三天再穿

童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甲醛超标、ph值不合格上因此,挑童装,别买做过抗皱和漂白处理的,以素色和没有印花图案的为宜,且图案印花不能太硬买时先闻一下,若有类似家具城里的刺鼻气味就别买新衣服买回后,要用清水浸泡0分钟,充分漂洗后再挂到太阳下晾晒3天。

6、玩具颜色别太艳

儿童玩具中含镉、铅的问题一直存在一方面,有意添加这类物质后,能使塑料物更坚固另一方面,金属玩具、涂有彩色颜料的积木、带图案的气球、 图书画册等,常会用到喷漆,而有些漆中就含铅铅是目前公认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环境毒素之一,可以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

要避免玩具铅超标问题,首先要保证去正规、信誉好的大商场购买玩具,认准3c合格标识,留意警示语,看清玩具上标明的适宜年龄别买颜色太鲜艳的。

本文Hash:4428582615148a10c0586a9c1e218f8e806a603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