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病理性近视的内部因素

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高度近视、恶性近视等。临床特点是近视发生较早,常在8岁之前,随着年龄增加,近视不断加深。最终的近视度数常在12.00DS以上,甚至-30.00DS,带镜的矫正视力常低于1.0,眼轴长度大于26mm,眼底常出现高度近视并发症,病理性近视患者常有遗传因素。

形成病理性近视的内部因素

遗传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病理性近视患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发育因素:如幼年时近视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

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病理性近视多由遗传因素引起,但外因对于一些病理性近视患者的病情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病理性近视的恶化往往与环境因素相关。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

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

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这些叠加因素再加可能的遗传因素就易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发生。

最近有人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环境与遗传因素在病理性近视患病中所起的作用。”其法为对于原视力正常的学生,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对影响近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如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均无近视、一方有近视、双方均有近视的子女中,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6∶3.8。在环境因素方面:课余阅读时间为1~2h∶3h∶4~5h的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1∶3.2。因此,遗传和环境是影响病理性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另外,从广义上说,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污染,营养成分的改变和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教具等,亦为客观因素,且均有影响学生近视发生的报道。但这些因素与看近引起近视相比较,则是次要的。

恶性近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临床上把近视超过600度者称为恶性近视,也叫高度近视。患者常表现为不能持久视物,常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失眠等,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该疾病的病因多加了解,提早预防,避免受到疾病侵害。

恶性近视形成的原因如下:

1、先天性遗传

有家族史的高度近视眼,往往在幼儿时期眼球前后径即开始变长,通常情况下,将这种原因引起的高度近视称为先天性遗传近视。多数人在上小学时开始戴中度近视眼镜,近视度数会不知不觉地加深。

2、后天因素影响

引起高度近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而这类高度近视患者,通常没有家族遗传史,用眼不卫生,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或不良的阅读习惯等情况下,都可引起高度近视。专家建议这类人群,一旦发现近视,应及早来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会对自身的健康有利。

本文Hash:9a3a0d26f12762a3e4567f431147d1704b4da31c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