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加强运动可促使胎儿入盘

导读: 1.散步   2.体操   3.小马步   4.划腿运动 5.腰部运动   6.骨盆运动   7.阴部肌肉运动   8.爬楼梯  

  孕妇操安全第一 4大细节要注意

  每次运动胎教不宜超十分钟

  孕妈妈办公室里巧运动

 

 1.散步

 

散步可以帮助胎儿下降入盆,松弛骨盆韧带,为分娩做预备。散步时妈妈最好边走动,边按摩,边和宝宝交谈。散步可分早晚两次安排,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早中晚3次,每次20分钟。散步最好选择环境清幽的地方,四周不要有污染物,不要在公路边散步。

 

 2.体操

 

产前体操在国外非常流行,体操不但可以促使胎头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韧性和弹性。

  

3.小马步

 

手扶桌沿,双脚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骨盆下移,两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接着,慢慢站起,用脚力往上蹬,直到双腿及骨盆皆竖立为止,重复数次。

  

4.划腿运动

 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划圈,做毕还原,换腿继续做,早晚各做5—6次。

 

 5.腰部运动

 

手扶椅背,缓缓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紧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早晚各做5—6次。

  

6.骨盆运动

 

双手双膝着地,吸气弓背,吐气,同时抬头,上半身尽量往上抬,反复10次。

 

 7.阴部肌肉运动

 

仰卧,慢慢收缩阴部肌肉,同时往上收臀部,数到5后慢慢地落下,反复10次。

 

 8.爬楼梯

 

很多医生会对已经过了预产期却还没有动静的准妈妈说:“去爬楼梯吧!”没错,爬楼梯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帮助胎儿入盆,使第一产程尽快到来。平时妈妈可在住处爬爬单元楼内的楼梯,午后可找个小山包走走。假如觉得累的话要及时休息,下楼梯时要留心脚下,注重安全。

孕期加强运动能促使胎儿入盆

准妈妈加强运动能促使胎儿入盆,同时还能锻炼盆底肌肉,增加产力。不过,运动的时候最好能找个“保镖”,以防忽然发生“紧急情况”。

1、散步:散步可以帮助胎儿下降入盆,松弛骨盆韧带,为分娩做预备。散步时妈妈最好边走动,边按摩,边和宝宝交谈。散步可分早晚两次安排,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早中晚3次,每次20分钟。散步最好选择环境清幽的地方,四周不要有污染物,不要在公路边散步。

2、体操:产前体操在国外非常流行,体操不但可以促使胎头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韧性和弹性。

3、小马步:手扶桌沿,双脚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骨盆下移,两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接着,慢慢站起,用脚力往上蹬,直到双腿及骨盆皆竖立为止,重复数次。

4、划腿运动: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划圈,做毕还原,换腿继续做,早晚各做5—6次。

5、腰部运动:手扶椅背,缓缓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紧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早晚各做5—6次。

6、骨盆运动:双手双膝着地,吸气弓背,吐气,同时抬头,上半身尽量往上抬,反复10次。

7、阴部肌肉运动:仰卧,慢慢收缩阴部肌肉,同时往上收臀部,数到5后慢慢地落下,反复10次。

8、爬楼梯:很多医生会对已经过了预产期却还没有动静的准妈妈说:“去爬楼梯吧!”没错,爬楼梯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帮助胎儿入盆,使第一产程尽快到来。平时妈妈可在住处爬爬单元楼内的楼梯,午后可找个小山包走走。假如觉得累的话要及时休息,下楼梯时要留心脚下,注重安全。

准妈妈运动胎儿也跟着动

近来的研究证明,只要体育锻炼的方法得当,孕妇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水平,还可以减少分娩时的痛苦。科学家利用5年的时间,长期、大量观察孕妇们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强度为本人有氧能力的60%~70%,平均每周锻炼三次,每次30分钟。

结果发现,她们的有氧代谢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心理状态稳定、不舒适感觉少。特别是她们在分娩时的心跳频率较低,血压相对稳定,分娩较未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顺利。这种良好的机能状态可一直保持到分娩后的6个星期。

有趣的是孕妇参加体育锻炼时,胎儿也随着运动。胎儿的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据分析,这是胎儿对运动的适性反应,不仅对胎儿和母亲没有任何危险,而且可以增进胎儿的健康,使他们出生时的体重超过一般新生儿。

但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孕妇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尚在探讨之中。即使是健康孕妇参加锻炼也应特别慎重,尤其应禁止从事跳跃、旋转和突然转动等幅度大的运动。

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宜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以防体温过分升高,失水过多。还要注意运动时的心率不能超过安静时的1.7倍,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本文Hash:7c1210755f8bac59d404f8bad15745d6cffa029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