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您如何防控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感染。

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人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如何确诊并治疗?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史,尤其是病、死禽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有效,但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如何识别禽流感禽类

禽流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禽类病毒性疫病之一,它在禽类中传播很广,对养禽业危害很大。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很广,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以及野鸭、天鹅等野禽均可感染,但以鸡、火鸡、鸭、鹅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野鸟类携带病毒最为常见。

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以H5或H7亚型为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禽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禽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冠和肉髯浮肿,严重者整个腹部皮肤变成紫黑色,脚鳞片出血,产蛋鸡严重减蛋,死亡率可达100%。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由于禽流感病毒的毒性、数量、感染途径、感染的禽类品种、并发感染疾病的种类等不同,潜伏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长可达21天。怀疑有禽类患H5或H7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尽快确诊,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全群扑杀等综合措施。

科学防控是关键

日常生活应注重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有效洗手,尽量到正规销售点购买禽类产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伤。要随时关注疫情动向,一旦出现流行强度明显增加,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和控制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亚型。所有人的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但并非所有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人的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传染给人,其中H5是高致病性。H7N9亚型鸟流感只在鸟类之间发现,没有发现过感染。

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患者多发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发病5~7天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和性恶化,部分病例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死亡。人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如何确诊治疗?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史,特别是疾病、死鸟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H7N9型禽流感。在疫情学史不明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诊断。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人应开展隔离治疗;对症下药,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提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依据别的类型流感病毒治疗工作经验,发病早期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或许有效,但针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殊性治疗仍需观查研究。

如何识别禽流感禽类

禽流感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禽类病毒性疫病之一,在禽类中广泛传播,对养禽业危害较大。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和野鸭、鸟等野鸟可以感染,但鸡、火鸡、鸭、鹅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野鸟类携带病毒是最常见的。

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种,以H5或H7亚型为中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性禽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和产蛋量急剧减少,患病性禽极度抑郁,头部和脸部浮肿,冠状和肉发浮肿,严重者腹部皮肤全部紫黑,脚鳞出血,产蛋鸡严重减少,死亡率达到100%。鸭子、鹅等水鸟有明显的神经和腹泻症状,角膜炎症和失明。

禽流感染病毒的毒性、数量、感染途径、感染禽类品种、并发感染病种等不同,潜伏期可能有很大差异,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同,最长可达21天。如怀疑禽类患有H5或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尽快确诊,并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全群扑杀等综合措施。

科学预防管理是重要的

日常生活要重视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在室内注意通风,立即有效洗手,尽量在正规销售点购买鸟类产品,鸟肉煮熟,煮熟后吃。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防护,洗手,戴口罩,不要受伤。随时关注疫情动态,疫情强度明显增加,应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禽流感如何传播给人类?WHO教你如何预防

今年以来国内H7N9疫情呈现扩散态势,浙江湖南饱受肆虐,北京出现首例。我们广州也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定于2017年2月16日-28日对全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实行临时性休市。

人类禽流感原来这么远那么近,我们该如何预防?

禽流感怎么来?

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不会导致人类患病。但有些禽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病毒,能够感染人类并致病。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目前在亚洲某些地区和非洲东北地区流行的亚型禽流感病毒H5N1,该病毒从1997年开始导致人类患病和死亡。其他禽流感亚型,包括H7N7和H9N2,也感染过人类。其中一些感染曾导致极为严重的疾病,有的甚至引起死亡,但大多数人类感染均为轻症,有的甚至没有临床症状。

甲型H7N9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通常只在鸟类中传播,也从未感染过人,直到现在被发现造成了人类的感染。

禽流感病毒如何传播给人类?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因而,对于禽流感病毒,人类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似乎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病死禽类或污染环境中,例如活禽市场。屠宰受感染禽类、拔毛和处理尸体及制备供食用的禽类,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也很有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特征

人类感染禽流感可以引起疾病,范围从轻度结膜炎到严重肺炎,甚至死亡。疾病特征,例如潜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果,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病毒亚型。

人类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目前的数据表明潜伏期平均为2至5天,并可多达17天1。关于人类感染甲型H7N9病毒,潜伏期范围为1至10天,平均为5天2。这两种病毒的平均潜伏期都长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潜伏期(2天)。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禽流感

1、不吃未经煮熟煮透的禽产品

不少人疑问,食用家禽和家禽产品是否安全?世卫组织表示这是安全的,不过在目前正经历暴发的国家应当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在无该病的地区,可以照常制备和消费家禽及家禽产品(遵从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妥善烹调),不会感染H5N1病毒。

在正经历暴发的地区,也可以安全消费家禽和家禽产品,只要在食品制备过程中对它们加以妥善烹调和适当处理。H5N1病毒对热度很敏感。烹调使用的正常温度(食物的各个部分均要达到70°C)即可杀死该病毒。消费者必须要确定家禽的各个部分都熟透(无“粉红色”部分),而且对蛋类也要妥善煮熟(不得有“溏心”蛋黄)。如果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

2、制备食品注意卫生

在制备食品过程中,一定不得让生家禽和家禽产品的汁水接触或混入生吃的食物。在处理生家禽或家禽产品后,参与制备食品的人应将手彻底洗净并对接触过家禽产品的表面进行消毒。肥皂和热水便足以达到此目的。

3、注意居家卫生

保持 内清洁,每天开窗换气2次;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注意个人卫生 增强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勤洗手;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增强抵抗力。

5、避免与禽类接触

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6、发热及呼吸道症状 及时就医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Hash:7b645eebc5f01e5e01ecaea8e6541105f5a4237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