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者饮食有讲究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重超标,其中,小孩子易得小儿肥胖症。对于家长来说,都喜欢孩子能多吃点,长胖点。别缺营养。其实,这或许是一个饮食误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饮食的不合理情况,做出及时的监督与纠正。下边介绍一下治疗小儿肥胖症的方法:

原则一:放慢进食速度

由于孩子吃饭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让孩子安心吃饭,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让孩子放慢吃饭的速度,能提高孩子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可以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而引起肥胖。所以在吃饭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

原则二:吃饭要定时定量

每天就餐的时间要相对的固定,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其他,而忽略了孩子的饮食问题。就餐时间的不稳定,也容易导致孩子发胖。而且吃饭也要定量,早餐一定要让孩子吃好,午饭可以吃多一点,晚餐则要少吃。每天要保证孩子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均衡。如果孩子在睡前容易饿,可以让孩子喝一杯牛奶。牛奶 不仅不会加重胃的负担,而且还能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原则三: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量

宝宝减肥,并不提 倡减少宝宝的主食,而是要减少宝宝对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宝宝脑部发育并不可少的物质。减少宝宝脂肪的摄入量,要控制宝宝对肉类的食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零食,例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饯等等。可以将零食更换为纯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 食品。

原则四:尽量不要外出吃饭

现在年轻的父母很多都不喜欢自己做饭,习惯带孩子外出吃饭。外边饭菜的口味比较新鲜,孩子也喜欢。但是在外吃的食物不仅卫生不能得到保障,而且脂肪的含量也比较高。在制作的过程中,其中的营养含量也大大的流失,容易导致孩子对营养摄入的不平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过少,而脂肪和热量摄入过多。所以建议家长们尽量在家里做饭吃。不仅能够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来制定饮食计划,而且还能让孩子在家中享受愉悦的就餐气氛,培养一家人的感情。

饮食习惯导致小儿肥胖,肥胖有三种特殊类型

据了解,当儿童身高小于等于168cm时,依据我国现行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110%标准体重为超重,高于120%标准体重为肥胖。那么小儿肥胖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肥胖是怎么形成的

饮食习惯: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

遗传: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

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生理因素:可能源自于患者本身的新陈代谢较亢进,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大脑控制饱食饥饿中枢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小儿肥胖与哪些疾病有关

1、颈椎病:据统计,目前国内最小的颈椎病患者仅7岁。在12岁-16岁的学生中,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主要与电脑普及、学习压力大、书包过重、长期坐姿或睡姿不良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是:头昏、头痛、假性近视、睡眠不好、上课瞌睡、食欲减退等。

2、脂肪肝:患脂肪肝的青少年有个显著的体型特征,就是“大肚子”,即脂肪聚集在腰腹部位。一般说来,成年女性腰围不应超过80厘米,男性不应超过90厘米,孩子的腰围起码不能超过成人。但在北京市七个区县的调查中显示,大兴一个学校三四年级的孩子中,腰围超过90厘米的孩子就有10个。

3、糖尿病:“说起儿童糖尿病,正常情况下,以遗传为主因的1型糖尿病应该比较多见,但如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摄入过多高热量、高糖食物、缺乏运动等,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儿童中不断上升。一些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出生后,体重在短时间内增长速度过快,也会存在患病风险。”专家指出,1型糖尿病患儿会出现典型症状,如口渴、尿量增加、食欲增加、体重下降等,因此很容易被发现。但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加上患儿体胖能吃,看上去营养状况良好,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其产生的并发症危害很大。

小儿肥胖有哪些特殊类型?

类型1:药物性肥胖

儿童时期患有肾脏病或结缔组织疾病而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致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异常而造成肥胖。肥胖是最突出的症状,脂肪呈向心性分布,面颊呈“满月脸”,面色红润,“水牛背”,四肢脂肪分布较少。

类型2: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垂体、肾上腺病变等致使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分泌增多所致。其肥胖的特点是,即颊部、颈部正中脂肪沉着明显,面部红润而有光泽,口角向下似鲤鱼嘴,极细。患儿生长速度缓慢,最终身高较矮,细薄,易有紫癜和瘀斑,多毛(以面部、颌 下和前臂较明显,部分患和体毛也增多),阴毛和腋毛出现早,大腿内外侧、腹部和臀部有紫纹等。

类型3:间脑性肥胖

此肥胖为间脑器质变、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脑肿瘤等病变,侵犯或压迫下丘脑而引起食欲亢进或糖代谢障碍所造成的。间脑损伤所致的肥胖大多发生极晚,且呈普遍性肥胖。若做一下CT检查便可得到确诊。

小儿肥胖有哪些病理表现

1、蛋白质代谢

肥胖患者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易发生痛风症。

2、脂类代谢

肥胖患儿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游离脂肪酸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减少,这与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有关。由于肥胖者的高脂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患 儿易并发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胆石症等。高脂血症尚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及杀菌功能,患儿易并发感染。

3、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

肥胖者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应激能力降低,用于产热的能量消耗减少,使肥胖者有低体温倾向。

胎儿偏小孕妈饮食调整有讲究

有孕妈咪在孕期检查的时候,会发现胎儿偏小一到两周甚至更多,一般而言胎宝宝偏小是由于孕妈营养不良而至。但胎宝宝偏小并不代表妈咪可以胡吃海喝。孕妈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

一、饮食调整

1、少食多餐胎宝宝发育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怀孕后期,准妈咪们经常会有一种肠胃被腹中的宝宝压迫得“体无完肤”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胃口消失,山珍海味也无福消受。矛盾的是,营养师特别强调宝宝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却是直线增加的。因此,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少食多餐。每日,最好安排6餐到8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进食步骤变得很琐碎,但是各种营养素却是都不能缺,除增加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必要的脂肪摄入外,营养师还在食谱中补充了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富含强健宝宝骨骼的钙和促进宝宝智力发展的多种营养食物。

2、调整体重专业的营养医师建议,怀孕期间妈咪的体重增加在10-15公斤之内为最理想的状态。不同孕期建议的增长公斤数也不同,怀孕前10周不增长体重,第10周到20周之间每两周增长一斤半左右,20-30周每周长一斤体重。30-40周对于孕妇来说不建议增长太多体重,因为此时体重的增加多数是水纳储留,特别是妊高症的孕妇比较常见。有一些水分储留在体内没有办法代谢出去。正常情况下到30周40周孕妇体重不会长得太快,正常体重跟10-20周一样,每两周一斤半。这样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大概是在12公斤左右比较正常。

二、多休息,避免劳累劳累的体力劳动会令孕妇消耗额外的热量和营养。避免劳累、多卧床休息可能是胎宝宝生长缓慢治疗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适度休息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促进胎盘血流畅通,使胎儿发育更健康,也可预防早产,特别是对于双胞胎妊娠更为重要。

三、就医输液如果胎儿偏小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好转,孕妈咪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补液治疗,以疏通微循环,增加胎盘灌注量。常见的补液有葡萄糖、复方氨基酸、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每天静脉滴注1次,7天为一疗程,视孕周及病情可重复。

四、按时产检,早发现早治疗除了营养不良导致的胎儿偏小,多胞胎、胎盘功能异常、妊娠糖尿病、子痫前症等异常情况都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偏慢,以致胎中宝宝体重比标准值小。孕妈妈除了要改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喝酒、抽烟、滥用药物、接触有毒物质,更不能忽略产检的重要性,惟有配合定期产检,才能掌握胎儿的生长状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

本文Hash:bb4062001b274130d48b3bdd4cded495e98d6e8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