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应该如何进补?,应牢记这4个进补原则!

在秋天很多人们开始大量的吃补品,秋季气候比较干燥而且皮肤容易缺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容易让人们出现烦闷的情绪,进补主要以补肺润燥为主。

秋季如何进补?

1、避免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

在秋天饮食应该以补肺润燥为主,不能吃辛辣烧烤类的生活食物,比如花椒生姜葱花桂皮以及辣椒芥末等,烧烤主要是以羊肉牛肉或者鸡肉为原料,直接放在明火或者微波炉里烧烤,烹调的时候会丧失大量的水分,在吃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唾液来参与消化,吃了之后容易引起身体上火,加重了秋燥。秋季可以选择银耳蜂蜜核桃芝麻等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非但不会加重秋燥,反而会对身体带来滋补功效。

2、以清补和平补为主

秋季进补应该以平补和清补为主,除了阳虚体质的人群之外,不能吃太多的微热性的食物以及中草药,比如肉桂鹿茸人参以及羊肉狗肉等,不然会加重秋燥。可以适当的选择具有清热利湿以及健脾功能的中草药或者食物,能通过排小便的方式把体内的湿热邪气排出体外。同时也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帮助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

3、以滋阴防内燥为主

在秋天天气比较干燥容易伤人津液,当津液受伤达到一定程度时会转化为内燥,津液不足时会让燥热散发,导致患者皮肤干燥、脱屑以及咽喉干燥、口干舌燥等,轻者可以选择生津清热的食物来进行调养,比如百合沙参麦冬燕窝等能达到养阴生津以及滋养肺胃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内燥。

4、防止外燥

秋季进补时应该多吃一些甘润的药物或者食物,能够增强对抗外燥的能力,防止受到外燥所带来的伤害,减少疾病的产生,推荐选择苹果香蕉,蜂蜜百合梨子以及银耳等里面还有大量的水分,能达到清肺润燥的效果。

温馨提示

经历了炎热的夏季里面的肠胃功能比较虚弱,一般会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以及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脾胃的活动量减少,到了秋天吃难以消化的猪肉牛肉羊肉等会增加肠胃负担,甚至会损害正常的消化和运化功能。所以秋季进补时一定要养好脾胃,避免吃大量的难以消化的补品,不然会让肠胃变得更加紧张,紊乱胃肠道功能,不能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

冬季应该要如何进补?注意做到这六件事

秋冬季节,人的胃口变得特别好,饭量增加,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后,能量气血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身体要在秋冬进行一个补充。

为何要秋冬进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经典的总结,这个阴指的就是身体物质基础,通俗点说就是给身体补充营养。夏天吃补品,可能容易流鼻血,上火,秋冬吃可能就没事了!

2、为来年春天做准备。春天气血阳气开始生发,就像树木发芽一样,焕发勃勃生机,这就需要里面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支撑,人体也如此,想来年春天精气神充足,不得病,就需要储备充分的阴(营养物质),储备的最佳季节无疑是秋冬了,夏天消耗性季节。很多人一到春天,各种过敏,哮喘之类慢性病,可能冬天没有滋补到位或者没有意识的去进补,结果刚一生发发芽,体内就空虚了。

3、冬天阳气气血潜伏于体内,消化吸收功能强劲,对体质虚弱,气血虚,久病体虚,正气不足者而言,是改变体质,增强正气的绝佳时机。

进补要注意这几项

首先,进补不是胡乱来的,同样的补品,别人吃了没事,你一吃就口干舌燥,浑身发热,晚上失眠,身体亢奋,大便干燥,说明不适合你!进补错了,就像吃药,不但治不了病,还顺带着伤害身体,有很多讲究。

先确定自己是否虚:

1、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肾虚/脾虚等等);

2、虚但有外邪比如痰湿;

3、不虚(不用刻意补,适度的补补就行,不补也没事)。气血旺盛,面色红润,精力好,不用去跟风补,补是为了调节阴阳平衡,本来就平衡了,再补就是失衡了!进补就像往土地里灌水,你一天灌一点,都能给吸收进去帮助庄稼成长,如果一天不停的往里浇灌,估计把庄稼给涝死了,再好的东西,补多了,身体用不了就是邪,反过来成痰成湿伤害身体。

4、补进去的东西要被消耗掉,就像往瓶子里装东西,要不时的摇一摇晃一晃,均匀些。放到人身上,就是要动一动,秋冬比较冷,不太愿意动,拿个手机就往被窝里钻,有暖气的更不愿意出门了。结果来年春天衣服一脱,胖了一圈,补进去的东西都成肥肉了,没有变成身体的营养和正气(阴)。所以,要动动,可能要和懒惰寒冷作下斗争,跑跑步就比较好。

进补做好六件事

1、泡脚:之前说过如何泡脚,自行搜索。用白开水或者加点东西都行。

2、有意识的清心节欲,而且清心是主要的,80%的欲望都是心先有火,才导致肾火。

3、辛辣之物少吃,比如大葱,大蒜,姜等,这些属于发散之物,吃完容易冒汗,发散阳气气血,和秋冬“收藏”原则相违背。当然也不是一点不能吃,不要过度吃。

4、减少各种损耗,早睡晚起,节制用眼,以免耗血伤肝。

5、寒凉的东西肯定不能碰了。

6、保持运动频率,有利于吸收。

春季如何养生?春季进补坚持4项原则

春季养生一定不能少了食补,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补来养生哦。春季饮食养生也是有讲究的。今天,小编不仅仅要为大家推荐春季养生食补方法还有食补的原则,千万别错过了。

春季食补的原则

食物也能辅助药物治病。所谓食疗,中医称为饮食调补学,是利用食物本身的作用来维护人的身体健康,辅助药物防病治病,《千金要方》中专门有一卷为“食治”,分类介绍了果实、蔬菜、谷米、鸟兽及虫鱼的性能以及对人体的作用。人们常说“药食同源”不是讲药与食物同吃,而是说很多食物本身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功效。食疗基本上老少皆宜,但严格来讲,根据食物的性味不同也应该因人而异。普通食品如大米、面粉,具有食物和药物双重功效的食品有生姜、葱、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桑椹子、酒、醋等,这类食物与中药材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可以称作“药食同源”。而纯粹的中药材只能是在治病时方可食用,如人参、黄芪、当归、冬虫夏草等,身体没有大病的人,最好慎用。

食物也要分性味。即使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最好也要区分自己的体质,认识食物的性味,有的放矢。食物分寒、凉、温、热四性,寒性的食物如苦瓜、萝卜、紫菜、白菜等,可清热泻火、通便、解毒,体质偏寒者不宜多吃;热性的如生姜、葱、韭菜、辣椒、羊肉、狗肉等,可温中散寒、补肾壮阳、补气等,阳虚体质者可食用,不能反之,否则等于“火上浇油”。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归经,有些食物刚好对人体某些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可以适量多吃点,如生姜、桂皮对脾有好处,可增进食欲;柿子、蜂蜜,可养阴润燥、止咳;芥菜、荸荠能化痰,对肺有好处;枸杞、猪肝可明目;胡桃仁、杏仁、香蕉止咳、通便;山楂、莲子、菠菜助消化。

药膳不能随便乱。食物除了能起到一定的药物作用外,还可以与真正的药物搭配着烹调食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药膳”。药膳并不是随便想吃就吃的,而是应该根据气候、地域、年龄、性别的不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身体状况决定。如夏季炎热,人体喜凉,这时就要多吃些消暑生津为主的药膳;春季气候转温,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最好吃些补肝的食物和药膳,如桑菊薄荷水,韭菜炒猪肝等。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各异,因此药膳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分别配制,如东南沿海气候潮湿,居民易感湿热,适合清淡除湿;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温阳散寒、生津润燥。如果感冒了,在西北可以用姜糖苏叶水解表,而在东南地区则适宜选用桑菊薄荷水。

青少年更不宜食补。中国有句古话:“冬令进补,春来打虎”,人们喜欢在严冬季节用人参、黄芪等药材与老母鸡一起炖汤喝,这对年老体弱、体质偏瘦、偏寒的人群比较适合,但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就不太适宜了。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最好吃不加任何中药的鸡汤,喝汤时最好把油撇开,以清淡爽口为宜,不能盲目“食补”,否则适得其反。

接下来,还要为大家推荐春季食补方,别错过了。

春季饮食食补方

芫爆里脊

猪瘦肉500克,芫荽100克,素油、酱油、黄酒、盐、葱白、生姜等各适量。

将猪瘦肉洗净切片,加酱油、黄酒、盐、淀粉少许拌匀,生姜切薄片、葱切段,芫荽洗净后切段。先将裹着湿淀粉的瘦肉片放入热油中炒熟出锅,再将芫荽、葱、姜倒入留有少许油的锅内煸炒,随即将瘦肉片倒入,加盐、味精颠炒几下,淋上少许香油即可出锅。

瘦肉味甘、咸,性平,具有益气润燥滋阴作用;芫荽味辛、性温,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清热利尿作用,而且芫荽的发散作用可减少猪肉的肥腻。

姜韭鸡蛋羹

鲜韭菜汁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鸡蛋2个(100克),酱油、盐少许。

将鸡蛋打入碗中,调匀,加入韭菜汁、生姜汁,酱油、盐适量,与鸡蛋搅匀后将碗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熟后食用。

本羹中韭菜汁辛温,能温中助阳;姜汁辛温,能温中散寒、和胃止呕;鸡蛋润燥、养心、安神。三者互相配合可达到温中、和胃的效果,对于老年体弱、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宜。

以上两款春季食补方都很简单,快来试试看吧。

本文Hash:953dc4b03fb2f4ff4e71f611fd4106b9049a81fa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