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病效果好,给宝宝喂中药注意4原则

宝宝显然对于家长的用心良苦不领情,中药到嘴里就马上把药吐掉,并哇哇大哭以示抗议。当然也难怪,中药太苦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宝宝顺利喝下中药汤剂呢?专家说,在给宝宝喂中药的时候,需要坚持四大原则。

宝宝喝中药该怎么喂

在有些疾病中中药有着独到的疗效,患儿不得不靠吃汤药来解除病痛。因为中药苦口难闻,难以下咽,每次给小儿服中药就犯难。其实,只要按照宝宝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的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服中药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给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内。

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这样可以减轻苦味,另外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可以在药汁中适当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辅助品来减轻苦味。

4-7岁的幼童,每日药量在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用。此阶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可对他们进行诱导、说理,切不可用粗暴打骂的方式,否则病儿就会产生对抗情绪。

对极个别不愿服中药的幼童,可以采用被动喂药法。首先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吸管吸满药汁,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颊黏膜与臼齿之间慢慢挤滴。被动喂服中药时,切不可捏鼻子灌药以防药汁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让宝宝乖乖喝药四原则

“浓煎”很重要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注意,“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最好)。

注意煎药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们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加糖分热证寒证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有位妈妈说“每次给宝宝喂中药时都吐出来了,还哇哇哭半天,让我心疼得都跟着掉泪,如果中药是甜的就好了”。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生姜可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另外,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宝宝喝中药该怎么喂?让宝宝乖乖喝药四原则

  宝宝显然对于家长的用心良苦不领情,中药到嘴里就马上把药吐掉,并哇哇大哭以示抗议。当然也难怪,中药太苦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宝宝顺利喝下中药汤剂呢?专家说,在给宝宝喂中药的时候,需要坚持四大原则。

  宝宝喝中药该怎么喂

  在有些疾病中中药有着独到的疗效,患儿不得不靠吃汤药来解除病痛。因为中药苦口难闻,难以下咽,每次给小儿服中药就犯难。

  其实,只要按照宝宝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的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服中药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给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内。

  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这样可以减轻苦味,另外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可以在药汁中适当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辅助品来减轻苦味。

  4-7岁的幼童,每日药量在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用。此阶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可对他们进行诱导、说理,切不可用粗暴打骂的方式,否则病儿就会产生对抗情绪。

  对极个别不愿服中药的幼童,可以采用被动喂药法。首先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吸管吸满药汁,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颊黏膜与臼齿之间慢慢挤滴。被动喂服中药时,切不可捏鼻子灌药以防药汁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让宝宝乖乖喝药四原则:

  “浓煎”很重要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注意,“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最好)。

  注意煎药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们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加糖分热证寒证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有位妈妈说“每次给宝宝喂中药时都吐出来了,还哇哇哭半天,让我心疼得都跟着掉泪,如果中药是甜的就好了”。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生姜可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另外,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 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慢性咽炎中药治疗效果好,快试试这4种好中药!

慢性咽炎是很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冬季容易高发,患上此病后会经常感到嗓子干,而且还疼,刷牙的时候还会有恶心和干呕的反应,然后想咳又咳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确实是非常难受。慢性咽炎很难根治,中药调理的效果会更好。

慢性咽炎中药治疗效果好,快试试这4种好中药!

第一,胖大海

我们可以将大概3到5枚的胖大海放到沸水里面泡,或者是将胖大海制作成冰的糖水,这样的味道也非常不错,而且它还可以和桔梗或者是蜂蜜一起制作,这样味道更佳,最后就可以制作成胖大海茶。这样的做法可以适用于肺热或者是咽喉肿痛这些症状,如果有咽痒或者是慢性的咽炎病,都可以用胖大海来泡茶,然后多喝几次,可以生津和润燥以及止咳。

第二,罗汉果

这个味道比较甘甜,性是偏于寒凉,它主要是治疗我们的咳嗽,或者是血燥所导致的便秘这些症状。还可以治疗急性的气管炎或者急性的扁桃体炎等等,对于这些都是不错的疗效。所以如果用少些罗汉果,去冲开水来喝,其实这样是一种非常棒的饮料,它既可以为我们提神,又可以为我们预防体内呼吸道感染。如果经常服用,还能够延长我们的年寿,所以说罗汉果一直都被大家叫做神仙果。

第三,金银花

它味比较甘甜,性偏于寒,可以搭配上菊花和金莲花一起然后泡水来喝,同时还可以加上冰糖,借此来调味。它比较适合体质是平和的,或者是内热的服用,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等等,具有不错的疗效。

第四,甘草

它可以用来泻火还有解毒,同时还有润肺和止咳的功能,当然也可以用于治疗我们的咽喉肿痛这一类的疾病,也可以单用来煎服,或者和桔梗一起同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增加我们利咽的功效,如果是脾和胃虚弱的话,或者是中气不足,也可以常常和人参一起服用,会有不错的效果。

治疗我们的咽喉肿痛或者咽炎的症状,都可以用这些中药,而且还能调理身体,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Hash:7b194851e15416810b2e1da91814c6d664bbc71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