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可松腰健身,练习需注意这些

导读: 太极拳可有效缓解肩周炎 太极松腰的坐行方法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现如今,肩周炎困扰这都市里需要久坐的办公室白领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呢?我国传统的太极拳就有缓解肩周炎的效果,并且练习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

太极拳可有效缓解肩周炎

太极拳治疗肩周炎,好处多多。首先,太极拳强调周身的协同运动,这和中医将健康问题视为全身性的问题有很强的对应性,避免了局部的孤立运动不能解决的健康问题。除此之外,身体的恢复需要精神的放松,在中医看来就是“安神定志”、追求平稳的过程,这也是肩周炎恢复所需要的。最后,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得到的验证也说明了我们身体的健康可以托付给经络有关的治疗方法,而太极拳利用经络治病的效果也较为突出,值得我们在平时多加以尝试。

太极拳促进气血运行,一方面有利于损伤处营养的补充和创口的修复,另一方面则通过推动身体的自愈,使气血加速运转,加快病理产物的分解和输送。由于关节是由肌肉、骨骼以及筋膜等物质所共同组成的,因此全面的锻炼可以弥补一部分的不足,起到有限的替代作用。即便抛开中医理论而言,太极拳这一运动也可以增强身体关节的整体效用,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起到维护作用。

太极松腰的坐行方法

除了应对肩周炎,太极拳还可以缓解腰部压力。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太极运动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

第一种松腰法:行走松腰

行走人人都会,但是,通过行走松腰,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行走松腰法,可有效的促进我们的生命活力,实现身心健康。

基本姿势:保持上身与地面垂直的姿势,不要前俯后仰,将体重慢慢放松地移到后腿,在体重移动的同时,前腿随着渐渐地放松并被动地提起脚跟,使脚尖点地,直到将体重完全移至后腿,前脚完全放松,腰部骶椎呈后凸的弯状。随之,体重移向前腿。依然保持上身与地面呈垂直状的姿势,在将体重慢慢前移到前腿。在体重前移的同时,后腿逐渐地随之放松并拖得脚跟提起,使得脚尖点地。直至将体重完全移至前腿,后脚完全放松,腰部呈竖直状。在行走的过程中,最好能不间断向前走。

特别说明:走的过程,要放松身心,可数着步伐走。如果能按照8步到10步一圈的方法走,则效果更佳。转圈走,不仅仅能松腰,而且松胯的效果也很突出。走的时候,要像古人说的:“行如盲无杖,自然依本份,举步低且稳,踏实方可进。”初习者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走30分钟~1小时左右,逐渐增加,如为了治病,则最好能达到一次连续走转1小时30分钟以上。如身体不适,可适当休息一下再走。

第二种松腰法:直腿坐

直腿坐松腰法主要目的是打开命门之窍,进而帮助我们尽快松腰。

基本姿势:坐在硬板床上(铺一层褥子或盖一层薄被),两眼微闭,两腿伸直,两脚并拢,脚尖内翘(两脚竖起来),身体要直着,躯干和大腿之间的角度应小于90°。腰要向后放松,但骨盆和腰又不能斜着向后去,下颔回收,玉枕微上提,这样头就比较正了。这些就是对外在形态上的要求。

特别说明:直腿坐的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一个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处)即骶椎和尾椎交界处,那里是腰的气血流注的地方。在身体弯曲的时候,一吸气,腰要向后放松后凸,一呼气放松之后,再注意骨盆中的股 头、髂骨向外张,骶骨往后凸。还要注意胯关节,即腿部肌肉作内旋或外旋用力,然后放松,体会哪块肌肉在动。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头肌使劲往回一缩再一放松,再配合着会阴一缩一放,脚尖还可以配合着一跷一点。经常这样做,一方面了加强会阴收缩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等等,均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对微血管的锻炼,促进了微循环。有人进行的太极拳微循环的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起到了调节供血的作用。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对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脑疾病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太极拳可疗疾健身,练习需注意这些

太极拳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锻炼方法,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呢?人们都说太极拳讲究“柔”,要怎样掌握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太极拳的招式都含有技击意义,练习过程中假想敌人如何进攻,如何防范,带着这种思维练习,可以形成快速应变的思维,对你的实战是有帮助的,但不是大家想像的以慢动作在实战中应用。如果你练太极拳就是为了对抗技击,那你不如直接练散打来的直接。如果您想健康长寿,太极拳是您的最佳选择,一个有益无损的运动。

“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这句话理论上成立,实战中也可以应用,但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需要极快的应变能力。关于四两拨千斤,四两就是四两,是拔不动千斤的,这里指的是用巧劲,如正面的力量有“千斤”,但你只需要四两的侧面力量,将千斤引开,就如汽车方向盘一样。

练习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中老年朋友不妨练练太极拳,以强体健身、修身养性。

教你掌握太极拳的“柔”

“柔”不等于萎软。“柔”是如棉裹铁,绵里藏针,饱含弹性活力。在武术中有专练刚劲的,也有先练刚劲后练柔劲的,如形意拳有明劲、暗劲和化劲的分段。太极拳则始终以锻炼柔劲为主,是一种柔性的武术。

柔的好处,是用力较少而不使肌肉过于紧张,从肌肉和体力来看,虽效果较小,但在运动时不致使呼吸过于急促,也不会消耗过多的体力,对身体较弱或者患病初愈的人来说,则是一种适应生理要求、不致发生弊病的保健动作。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

  1、选择明师

  对于每一位想学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来说,没有比选择一位明师再重要不过的事了。由于是明师,他会懂得什么是太极拳和怎样传授太极拳。而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在开始学习太极拳时随便找个人就跟着比划,结果是时间没少花,技术没学到,还使错误动作定了型。

  2、刻苦训练

  著名太极拳家李德印先生说过:“太极拳学会很容易,学好非常难。”为什么?因为太极拳不是广播体操,而属内家拳,练的是动静两功,内外双求,性命双修,以心引气为法则,以内外双修为宗旨,通过开合、动静、虚实、松紧、升降、吐纳、收入、蓄发、伸屈、长短、刚柔、进退、顺逆、卷展运动体现太极阴阳的变化。可以说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中最难学的,要学好,非下一番功夫不可。那种一曝十寒、一年只练几个月、到了冬天就猫冬的做法是学不好太极拳的。

  3、研究理论

  许多太极拳界的前辈都告诫后来的学拳人:“研究拳理,比练架势更重要。”太极拳理论是前辈们在行拳的实践中,高度概括总结出的要领、要求、规范、规则,是学拳者必须遵循的。对于每个想学太极拳的人来说,一定要在学拳之初,把太极拳理论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习太极拳理论能帮助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

 

太极拳可有效缓解肩周炎,但练习需注意这些

久坐办公最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肩颈疼痛,一不小心年纪轻轻就“混入”肩周炎患者的队列中,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呢?你可能不知道,我国传统的太极拳就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炎的症状,并且练习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太极拳是如何缓解肩周炎症状的吧。

太极拳真能有缓解肩周炎吗?

太极拳治疗肩周炎,好处多多。首先,太极拳强调周身的协同运动,这和中医将健康问题视为全身性的问题有很强的对应性,避免了局部的孤立运动不能解决的健康问题。除此之外,身体的恢复需要精神的放松,在中医看来就是“安神定志”、追求平稳的过程,这也是肩周炎恢复所需要的。最后,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医学得到的验证也说明了我们身体的健康可以托付给经络有关的治疗方法,而太极拳利用经络治病的效果也较为突出,值得我们在平时多加以尝试。

太极拳促进气血运行,一方面有利于损伤处营养的补充和创口的修复,另一方面则通过推动身体的自愈,使气血加速运转,加快病理产物的分解和输送。由于关节是由肌肉、骨骼以及筋膜等物质所共同组成的,因此全面的锻炼可以弥补一部分的不足,起到有限的替代作用。即便抛开中医理论而言,太极拳这一运动也可以增强身体关节的整体效用,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起到维护作用。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元神:

阳中阴。神是气之领导,气是内劲之生母,无神领导,气无所依,必致散漫。内劲无生母,必致力竭身疲。用神气而使为拳者,亦取其神气能充塞通身。神非镇静不能清,敛入骨骸固成刚。用神以弱至虚,清静固守,方能成元神。元神敛入骨骸,固守成刚,即内刚;无极体在外,至柔则活,乃外柔。这样用劲,方能外柔内刚,内外刚柔才能相济。元神在上,藏神府,清静至虚,出灵感,则神明;用拳不明,盲拳也。

元气:

阴中阳。意是内劲之生母,用意以弱为强,恐用力而意散漫、轻浮。意聚神凝,意离于神,归沉丹田,由丹田发于通身至四肢,方称元气。

无极体:

身体代表阳。初生婴儿有良好柔软的身躯,手舞足蹈四肢活动知觉之能。随着岁月增长,私欲强烈膨胀,久而久之,渐渐失去运动知觉成为习惯。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力量,逐渐增强,过度活动就会感觉疲劳,用力过大过久,部位僵硬、酸痛。这些人为强烈的意念,使原来良好柔软,灵活健康的身躯,落下千疮百孔和病痛,与笨拙的身体。要想还我固有,《固有分明法》“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源”。要还我固有,就得正确运动。正确运动,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与功法,否则只是体育运动。正如《太极拳论》:“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要求得无极,必先求知觉运动于身,有知觉方知身体是僵硬;这些僵硬来源于意念强烈与活动用力。要使身体回归无极,就得“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炼功所难者,是自己本能习惯自己不知道。知觉是习太极拳的初步要求。何为知觉?例:甩呼啦圈主要就是知觉。玩者首先得专心,感觉身体力量速度,与呼啦圈的力量速度保持同步。身体感觉呼啦圈转动的部位,然后意念还要不先不后甩动身体,由身体带动呼啦圈。这最主要的就是身体要有知觉。但玩呼啦圈的知觉只是局部的,是意念、力量、知觉与局部的结合,停后即无。太极拳要求意念、无极体、知觉整体,并养成习惯时刻都能保持,“气直养而无害”。

内劲:

代表阴。指人体潜能,是通过意念与无极身体中求来的知觉。要想求得内劲,必须神静,意要有沉于丹田,行于身体的知觉,即是意念推动身体运行过程的知觉。卸净全身所有后天力与习惯的干扰。这样,意与知觉才能通畅。《太极拳论》“越柔软然后越坚刚”,指的就是身体肌肉不产生收缩力量,放松才能柔软,然后神敛入骨,固守成坚刚。内劲特点是外柔内刚,这样才能刚柔相济。《太极拳论》一再强调“在意不在力”,只有克服了后天一切的人为,先天潜能——内劲才会被挖掘出来。有了柔软的无极身体,爆发的内劲才会像挥舞的皮鞭,弹抖柔韧清脆,无有一丝僵硬。要像皮鞭那样柔韧,就一定得有婴儿那样柔软的身体。意念求内劲只能软弱中求,不可用意强烈。有了内劲知觉,保持内劲练意,不可用意练内劲。如果用意练内劲,久之内劲即僵硬。武禹襄拳论“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明确指出,太极拳是练意,自然归神。“不在气”的“气”是指内劲。故练意不练神;求劲不练劲;崇尚内劲者,不能有拙力。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等等,均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对微血管的锻炼,促进了微循环。有人进行的太极拳微循环的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起到了调节供血的作用。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对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脑疾病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太极拳对于肩周炎仅仅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肩周炎过于严重就要及时就医。

本文Hash:18a2460ac65d6e2316c3b8810cacd3df26c2814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