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养生保健,养肾防寒最重要

  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方法:

  1、五味食材制面膜

  严寒冷风最易伤害裸露的面部皮肤,自己动手选择恰当的药食材,制作面膜进行皮肤护理,也可以起到滋润养颜、护卫面容、预防面部冻疮的效果。例如:

  珍珠粉、鸡蛋清、蜂蜜、柠檬汁、玫瑰花汁五味适量调和,置密封罐冷藏备用(不超过1个月)。使用时小勺取出所需面膜,微波炉低火30秒即可湿敷在洗净的颜面和颈部,可循肌肤纹理走向作轻微的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坏,1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上护肤品。每周1次,如果以往有面部冻疮者,可每周2次。

  2、五味药材每日足浴

  足浴可使双脚血液温度提高,血流速度加快,让血液回流得更畅通;有利于促进足部60多个按摩穴位、起始足部6条经络的气血运行。例如:

  血瘀体质:红花、当归、川芎、泽兰叶、鸡血藤,温经活血化瘀通络;

  阳虚体质:艾叶、杜仲叶、桂枝、狗脊、干姜,益阳温经驱寒暖足;

  煎煮15分钟,待药液35℃~42℃即可足浴,双脚入药汁踩踏药渣按摩足底半小时,临睡前每日1次。坚持一冬,除上述作用外,还能预防足部皲裂冻疮、软化足茧鸡眼、恢复疲劳、改善睡眠,并有一定的补益调养效果。

  3、五味药枕暖头颈

  人体的经络都汇集于头部,中药枕是冬季睡眠时头颈部舒适保暖的良方。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气味清香淡雅、而且柔软蓬松的药材,自制药枕。例如:

  痰湿体质:灯心草、淡竹茹、橘叶、旋覆花、扁豆衣;

  阳虚体质:灯心草、艾叶、五加叶、杜仲叶、防风叶;

  血瘀体质:灯心草、红花、泽兰叶、益母草、伸筋草。

  使用冬令药枕,可以防治头颈畏寒,头部冷痛、失眠等,有助于改善脑动脉硬化症、脑梗死、颈椎病、偏头痛及睡眠障碍等症状。

  4、七种药膳扶阳驱寒

  传统冬令食疗,其实就是依照“秋冬养阴”、“寒则热之”的原则,根据体质辨识、地域气候环境等特点,选择药食两用的食材,荤素搭配烹制而成美味佳肴,使良药可口入味又暖胃健身。例如:

  当归羊肉汤:当归、羊肉、生姜、冬笋、香菜、红枣;

  虫草老鸭煲:冬虫夏草、老鸭、山药、生姜、红枣;

  田七栗子乌鸡煲:田七、板栗、乌鸡、生姜、黄酒;

  黄芪炖乌龟:黄芪、乌龟、生姜、蒜头、黄酒;

  芝麻核桃糯米糕:芝麻、核桃仁、黑米、糯米、桂花;

  酒酿圆子蛋花羹:甜酒酿、小汤圆、橘皮末、鸡蛋、桂花;

  芡实小米桂枣:芡实、小米、桂圆肉、红枣、陈皮。

  上述药膳都适宜阳气偏虚、畏寒易感冒者,有助于温通气机,调养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增加御寒抗病能力。

处暑寒来,养生保健要注重4大方面调养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

处暑养生之道 起居精神饮食运动缺一不可:

一、起居调养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二、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三、饮食调养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四、运动养生

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如明·高濂著《遵生八笺》中的坐功: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处暑养生温馨提示:

1。穿着提示:

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

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

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

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立冬保健养生知识,立秋养生保健需要九防


度过了暑热难挨的盛夏,时下已经进入秋天。从初秋到深秋,人们应该如何度过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需要更注和预防的地方是什么?医生的建议不能作为耳旁风,尤其是体弱多病的人。立秋养生要注意九防!

■白露不防秋寒

白露后,气候逐渐凉爽,早上一夜寒冷,此时赤臂露出,容易感冒,容易感冒,重的话容易感染肺病。秋天的气主干燥,干燥容易伤肺。感冒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外邪,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风邪侵犯经络筋骨,肌肉瘫痪,四肢瘫痪。

■慎重吃秋瓜,防止破腹

民俗秋瓜破腹是指立秋后继续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起胃肠疾病。夏令的大量食瓜虽然不会引起脾胃疾病,但肠胃的抵抗力下降,立秋后大量食瓜,一定会帮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发生腹泻、痢疾、便瀑布等急慢性胃肠疾病。因此,立秋后应慎重吃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应特别禁忌。

■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现已进入秋季补充季节。但是,补充不能乱补充,要注意不要无病补充和虚实分乱补充。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充,虚症患者不应该用补充剂。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的区别,对症疗法可以补充身体。否则,相反要注意适量的补充,避免代替药物吃,药物补充不如食物补充。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莲藕、核桃、薏米、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东西与其他有益的食物或中药配合,效果更好。

■秋季锻炼有三防

秋令季坚持锻炼,不仅能调节肺气,提高肺器官功能,还有助于提高各组织器官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部寒冷刺激的抵抗力。但是,由于秋天的早晚温差很大,为了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感冒,秋天早上气温低,必须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锻炼时身体发热后,不能脱掉太多衣服的锻炼后,不能穿汗水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防止身体感冒的二防运动损伤,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反射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下降,关节生理活动度下降,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控制能力下降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三防运动过度,秋天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冻有益防过度

天气渐凉时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无论何种活动,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拒绝防止秋肥胖

夏天炎热,能源消耗大,食欲不振,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变凉,人们的味觉变强,食欲大振,饮食在不知不觉中过度,热量的摄取大幅度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睡眠充足,汗水减少。另外,为了迎接寒冷冬天的到来,人体内积极储存防寒脂肪,身体摄取的热量比散发的热量多。秋天,人们稍微疏忽一下,体重就会增加,这对自己肥胖的人来说是更加威胁,肥胖的人在秋天要注意减肥。首先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卡路里的减肥食品,比如红豆、萝卜、 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秋天也要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天的高气爽快,是旅行的好季节,可以游山玩水,舒适,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晚秋初冬预防心肌梗塞

晚秋季节,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秋冬交血压比夏季血压高20毫米水银柱,容易引起冠状病毒循环的障碍。此时,注意多摄取含有蛋白质、镁、钙的食物,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了防止吃得太多,晚饭最好吃8分钟,早上开始喝白开水,淡化血液的白天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本文Hash:24e97504344d246a850b2715259fc50c03c4973f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