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保护脾胃很重要

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雨水节气后,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因此仍要注意“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防止寒邪伤害脾胃阳气。

中医认为,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甘味食物能补脾,所以应多吃山药、大枣、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少食生冷油腻,以顾护脾胃阳气。

还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另外,晚餐要尽量少吃,因为如果晚餐过量,则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胃不合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雨水节气养生方法是什么?雨水节气养脾胃是最重要的


雨水不仅代表着降雨的开始,也代表着雨量开始增加。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空气浸入骨头的天气逐渐消失,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潮湿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小雨的日子走向我们。那么,雨季应该怎样养生呢?养生方法是什么?让我们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春天变暖,雨水送肥料很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生张景岳建议土气是万物之源,胃气是养生之主。胃强就强,胃弱就弱,有胃就生,没有胃就死,养生家要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脏)《图书编脏气德》指出,养脾者、养气者、养生的要点也是。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肝木为什么与脾土有关?五行学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直,条流畅,具有生发特性,肝喜条达恶抑郁,具有疏散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即肝木疏泄过多,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过多,脾胃虚弱,两者都是肝木克脾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人身活力是健康的基础,脾胃是活力的基础。元代着名医生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元气衰弱,元气衰弱是生命的观点。在他的《脾胃论》中,真气又称精神,是先生的精神,非胃气不能滋养。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越过季节,不要吃油腻的东西,不要帮助阳腻的东西。否则,肝木生发过多,会伤害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段落在《女儿方》中说:春天七十二号,省酸甘,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酸,脾属土,味甘,木胜土。因此,春天的饮食要少吃酸味,多吃甜味,养脾气。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春菊、春笋、春笋、山药、薯、芋头、萝卜、菱形、甘蔗等。

《女儿月令》:正月应该吃粥,说地黄粥,补肾。(鲜地黄150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后 ,将鲜地黄汁倒入粥中,用文火煮20分钟即可。)二是防风粥,用于去除四肢风。取防风部分,煎汤煮粥。三说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有点香时,煎汁煮粥。不要吃生冷的杂食,以免伤害脾胃。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头乌粉、补中益气汤等。

精神摄影:愤怒、悲伤、恐惧都会伤害精神,所以在精神摄影方面要冷静,不要胡乱工作,养活精神。

起居劳动调整:起居频繁,劳动和休息相结合。也就是说,适应自然,保护生命力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点气候的变化而调整,使脾胃健康,养护后天,延长寿命。

雨水节气养脾健脾很重要

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运输、消化功能受影响,如精神抑郁,腹胀腹痛等。由此,春季的养脾健脾很重要。

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后,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清楚,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之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少有经》上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雨水节气怎么养脾?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第一,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第二,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着。

本文Hash:9497da93cda41a14afe2a2f1e491cf15a34ce9fb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