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小心绕过5个误区

  大家都明白夏季保健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夏季保健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天气的炎热,工作的繁杂,心浮气躁是我们身上常见的状态。那么在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小心避开保健的误区,达到真正实用的效果呢?

  夏天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保健尤其重要。然而,许多人习以为常的保健方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下面介绍一些夏季保健的误区,对人们的夏季保健颇有裨益。

  误区1: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那么,为什么出汗多了又不好呢?原因是蒸发散热的效果以少量出汗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热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损伤津液和元气。因为大量出汗可以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据测定,汗液中还含有锌、铜、铬、钼、钴、碘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所以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平日三餐应多喝些菜汤,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维生素和钾盐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菠菜、丝瓜等。

  误区2:运动后大量喝水

  暑天运动必然会大量出汗。如果运动时间稍长,人体失水较多,必然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人在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势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应适量补充点水,特别是盐水,不要快速大量饮水。

${FDPageBreak}

  误区3:赤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18-28摄氏度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误区4:夏夜不宜晚睡

  有人认为夏季后半夜气温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23时,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应按时起居。

  误区5:开门窗通风凉快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气温最高的14时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会显得凉快些。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医生提醒:小心陷入中医养生三个误区!

中医养生成为近几年来越来越火爆的话题,很多人也是盲目的跟从完全没有对自己的体质进行分析和了解,就开始漫长的养生。中医医生指出,养生也需要根据大家的体质决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切记不能“依葫芦画瓢”,究竟在养生方面大家都会出现哪些误区,下面就为大家进行一下分析。

医生提醒:小心陷入中医养生三个误区

误区一:食疗可以包治百病

很多人认为食疗是可以治百病,老一辈常讲“五谷为养,蔬果为助”,翻译为我们常说的语言就是说人体的营养主要来自于五谷杂粮,而身体的其他营养却来自于蔬菜瓜果,因此给很多了造成了多吃五谷、蔬菜可以治疗百病的错误思想。其实这句也不存在什么巨大的错误,只是大家对他的理解出现一些偏差,中医养生强调内外兼养,内养指的是精、气、神,外养指的是皮肉、筋骨。内养对于人体来说比外养更为的重要,如果内养都没有做好,大家却试图想用外养的食疗方式起来对解决疾病问题,那么都是空谈。所以可见食疗只是能对我们的身体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如果大家想的是包治百病那么就属于无稽之谈。

误区二:千篇一律的养生

中医讲究的是千人千方,对于养生也是一样的理念。每个人的体质、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因而每个人需要的调理养生方案肯定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中医养生观念中最忌讳的就是“依葫芦画瓢”养生。对于每一位患者我们都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步骤,全面深入的分析患者的体质,分辨大家是气虚还是血虚,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案来进行对症调理。

另外,在不同的时节在养生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大家如果准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建议大家一定要到专业的中医诊所进行全面的评判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理。

误区三:病了才开始养生

治未病是习主席新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未病”就是还没有发生的疾病,就是将在疾病即将发生之前把苗头进行扼杀。这时候的疾病治疗起来难度很小,而且费用方面相对来说也更低。

中医养生固然有好处,但是如果大家对一些误区没有很好的把握,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些损害。以后大家在保健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上小编所说的几点误区。

高龄生育的5个误区要小心,高龄备孕需要做的几个检查

很多人认为,随着保养手段的推陈出新,都市女性高龄孕育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事实上,高龄怀孕真的不好!

关于高龄生育的想法还是不能太极端,正确认识高龄受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做到真正的优生优育。所以,关于高龄孕育的误区,你不得不知。

高龄生育的5个误区要小心

误区一:保养手段好,高龄孕育就没有问题

怀孕取决于卵巢功能,所以最佳生育年龄有根据

人们的保养手段改进了并不会因此推迟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现在女性因为懂得保养,外观上不容易看出实际年纪,但是卵巢衰退的过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绝经年龄平均都在49-50岁。

女性卵巢功能过了35岁就明显衰退,到了37岁后衰退的速度大大加快,到了绝经前的10年,卵巢功能已经很脆弱了。因此,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从生理上来讲还是在23-30岁之间,就算生活质量怎么好,也最好在35岁前完成生育。

误区二:高龄备孕要采用“禁欲法”受孕

很多高龄夫妇为了获得更好的精子质量,会采用“禁欲法”受孕,即在备孕期间,只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不是排卵期就禁欲。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甚至还可能起到反效果,首先因为心理紧张更容易导致不孕;其次,根据研究表明,丈夫的精子在同房后的3-5天质量更好。所以,高龄夫妇也要保持正常的姓生活频率,然后多重视排卵期受孕即可。

误区三:高龄女性都很难受孕

其实年龄大并不是阻碍怀孕的主要因素,只要身体调理好,不要有心里负担,怀孕几率也很高。很多都市女性在怀孕前都会主动到医院做个孕前检查,以保证受孕时的最佳状态,这是好事,但不必太过重视,不然会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这是阻碍受孕的最常见负面因素。

很多高龄夫妇经常问医生,年龄大了,不好怀上是不是。其实,经过中西医调理,身体检查没有问题,就不怕怀不上。而因为心理紧张反而让很多高龄女性更不好怀孕。

误区四:高龄孕妇分娩只能选择剖腹产

这个说法不一定,高龄孕妇也可以选择顺产,只要在顺产前做好产前检查,确定符合顺产的条件,就算是高龄孕妇也可以顺产。40岁以上首次怀孕的女性就比较适合剖腹产,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柔韧度、承受妊娠反应的能力都变弱,所以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更要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更好的进行分娩。

误区五:高龄孕育应在孕前做输卵管检查

孕前做正常的检查就好,不必过多干预。高龄女性担心怀不上宝宝,常常到医院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这是没必要的。输卵管检查一般是针对不孕女性的检查,高龄女性就没有必要,只需在基本的孕检项目上增加一些必要项目就可以了。

高龄备孕需要做的几个检查

血糖筛查试验:

高龄孕妈咪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也较高。应在怀孕28周左右进行血糖筛查试验,这是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手段,做此项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羊膜腔穿刺术: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增加,所以高龄孕妈咪应该做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

监测血压:

由于高龄孕妈咪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以要在孕期定期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头痛、腿肿、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超声波检查:

是妊娠期常做的一项检查,高龄孕妈咪在怀孕期间至少要做2~3次B超检查,不仅可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还可排除非常严重的畸形,例如心脏、脑室结构 畸形等。

骨盆测量:

在怀孕晚期,高龄孕妈咪应接受产科医生所做的骨盆测量,并结合胎儿的大小来决定分娩的方式和时机。

胎心监护:

在怀孕的最后1个月,高龄孕妈咪要特别注意胎动情况,有条件者应每周做1次胎心监护,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

本文Hash:5c6fe8cdc872ac3711f014c1e7caaad96c7be108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