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应该怎么办?,中药补充血气血虚大不相同


大多数女性容易出现血气虚弱的现象,不仅身体素质差,脸部皮肤也受到影响。颜色暗、苍白、黄色等可能是血气虚弱,什么中药补充血气效果最好?要知道,气虚和血虚的烹饪各不相同,吃补充血气的中药要特别注意。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中药养生成为现在流行的时尚。特别是对于血气不足的人来说,通常用中药来改善身体状况。但是,中药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中药的烹饪也很讲究。

什么中药可以补气血

要知道补气血的中药有哪,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气虚还是血虚,因为这两种症状的补法各不相同,服用的重要也不一样。

1、气虚

气虚通常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通常使用补充气体的药物来改善体质。补气药物多为温性,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常见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枣、甘草等。

2、血虚

血虚的表现通常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很多女性都有这些症状。

一般补血虚的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鸡血藤、白芍等,可以吃阿胶制剂、当归制剂、鸡血藤片、何首乌片、归脾丸。还可以吃动物血、动物肝、动物脊、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等补血食品。

中药养护非常有效,但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一般能够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的药物称为是补虚药或补养药。这一类药物通常用于中老年人中体质偏于虚弱的人群,如果用于老年人的话,则应该是在身体非常虚弱的状况下使用,又或者是已经患有慢性疾病的情况下使用。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儿童时期的营养,因此会给孩子吃一些补品。但是要记得,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不适合吃补益中药。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服用过多的补益药,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还容易出现性早熟及发育异常。青壮年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且应该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引起身体虚弱时才服用。

气虚血瘀应该怎么办?气虚血瘀吃什么药?


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胃,养血安神。成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也可用于儿童脾胃虚弱和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

饭后用热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2.5克(半袋),一至三岁一次5克(1袋);三至五岁一次7.5克(1.5袋);五至十二岁一次10克(2袋);成人一次15克(3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周围是一个疗程。

驴胶补血粒

补血、益气、调经。久病血气两虚引起的身体虚弱,脸黄肌瘦,头晕,月经少。

热水冲服。一次一袋,一天两次。孕妇、糖尿病患者服用请咨询医生。感冒的时候不应该吃本药,吃这种药的时候不要吃寒冷的食物。

血气两虚吃什么?气血两虚应该怎么补?


血气两虚是气虚和血虚的总称,还是中医的证明,多为长期疾病和血气受伤。气血两虚的原因主要有性生活过度、疲劳过度、饮食不节制、饥饿无常等,营养吸收不足、脾胃虚弱、血气不足。同时,与外伤引起的失血过多有关,一般出现了疲劳、疲劳、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颜色变白或萎黄等症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如果症状不明显,就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平时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1、花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有滋养补益的功效,其中的脂肪大多为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润泽肌肤的作用。

2、红枣。红枣是很常见的补血养血的佳品,可活血调经、养心安神,能够改善由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失眠、黑眼圈以及皮肤暗黄症状,还能能去斑美肤。

3、板栗。栗子是壳斗科栗属的种仁,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板栗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钾、铁等营养元素,能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4、乌鸡。乌鸡又称乌骨鸡,口感非常细嫩,其含有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补血养血等作用。食用乌鸡还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疗效。

5、阿胶。阿胶是补血滋阴的良品,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等症。

6、桂圆。桂圆为龙眼的成熟果实,其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铁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如果症状明显的,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等药物进行调理,如:四物汤、八珍汤、当归养血汤等,也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平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挑食,多吃点肉类中养血补血的食物,如有长期不适,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服用药物针对性调理,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本文Hash:7cb5733e91e2aa266573bb5a4a96b1af99d9cb73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