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摄入过剩出现很多慢性疾病 在低盐和口味间找好平衡点


盐是百味之先,自古以来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由国家专营。盐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盐摄入过低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减弱,也就是很多老人经常说的不吃盐没劲儿,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如果盐摄入过多,却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近些年出现的很多慢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等都与盐摄入过量有着直接联系。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随着营养学科普的推进,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素养也得到逐步提升,对控制盐的摄入也有了了解,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人们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和误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量,每天食用盐的摄入量应低于6g,可是,我国目前人均盐的摄入量在10g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4-16g以上,普遍存在盐摄入过剩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烹饪过程中用盐过多,逐渐导致了全民“重口味”的习惯,现在要转为接受“弱口味”饭菜就显得很困难。另外,食品企业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口味原因),也会在其生产的食品中添加过量食用盐,而这些隐形盐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居民的健康。

在市面上,最常见的隐形盐来源有很多,诸如方便面中面饼+调料包中的含钠总量就已经满足人一天的钠需要量。诸如大多数火腿肠中除了食用盐含有钠之外,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例如谷氨酸钠(味精),焦磷酸钠、海藻酸钠、苯甲酸钠中都含有很多钠。这些火腿肠制品平均100g的钠加起来往往占人一天总钠需要量的58%甚至更高。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容易忽略的还有拉面,不要小看小小的拉面,其中盐的含量也很高。除此之外,还有像一些比较容易分辨的豆腐乳、咸菜、酱油也都是生活中常见隐形盐的来源。

高钠的饮食虽然短期不会让人的身体产生非常明显的健康变化,但如果长期维持这种饮食习惯,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还会让整个家族的饮食出现健康隐患,尤其是这种饮食行为如果传递到孩子身上,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因此,我们建议,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尽量多回家吃饭。在烹饪食物时,控制食用盐的摄入量,把每天每人的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实际4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养成清淡饮食的生活习惯,这对自己,对家人,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育都有很大帮助。

如何在“低盐”和“口味”间找好平衡点?

“没有盐味”的食物难以下咽,那么,如何在“低盐”和“口味”之间找好平衡点呢?

专家建议,在超市购物时,应学会查看营养标签。所有预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都应该有营养成分表,内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包装上标注的“NRV%”就是指吃完100克该食物所摄入的钠量占每人每天钠推荐量的百分比。

在选择食盐时,可选用低钠盐。低钠盐是在普通碘盐的基础上,用氯化钾代替了部分(30%左右)氧化钠,由于钾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因此食用低钠盐可以改善人体内钠钾平衡,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但对于患病人群,是否选用低钠盐需咨询医生。

在厨房里,可购买限盐勺、限盐罐等工具。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限盐勺有1克和2克两种规格,一个三口之家,使用2克盐勺做饭,一顿饭中所有的菜和汤只需要加两勺半盐就够了。也可以选择根据每人每天推荐摄入量计算好全家人一日三餐的用盐总量,将其一次性装入限盐罐,则全家人摄入盐的总量就不会超标。

炒菜时,控盐也有小技巧。菜品放了添加盐的调味品佐料(如酱油、生抽、豆瓣酱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放盐或少放盐。要注意味精等调味品虽然不咸,但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因此食用味精也相当于吃入了盐(每克味精含钠82毫克,相当于0.2克盐)。对于长期重口味的人,炒菜时用葱姜蒜、醋等增加菜的鲜味,或者做凉拌菜和沙拉时,用醋、柠檬汁、番茄酱等进行调味,既减少盐的用量,又平添一份风味。

做菜放盐的时间点也有讲究。炒菜时放盐早,盐容易跑到菜里去,把菜里的水分赶出来,使菜失去清脆鲜美的口感,同时菜的含盐量也大幅增加。出锅前再放盐,可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菜表面的咸味,从而减少盐的使用量。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新鲜食材,多尝试蒸、烤、煮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还可以使用香菇、海米、紫菜等食材,利用其本身的鲜香味,可以少加盐甚至不放盐。对于炖、煮的方式,由于汤水较多,加盐的时候更要留意。

专家提醒,减少外出就餐也是控盐的方法之一。有些餐馆会为了追求食物口味来吸引顾客,而加入过多调味品,“麻辣鲜香”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油和盐。在餐馆吃饭时可以主动要求少放盐,或者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口味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在日常饮食中逐渐减少食盐使用量,人们对咸味的需求也会逐渐降低,并且能够品尝出食物的天然美味。事实上,烹调食物时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

吃盐过多身体会出现哪些警告,重口味饮食易出现水肿高血压


随着大家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生活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盐饮食的危害。为大家所了解的便是“吃盐多容易得高血压”。据资料显示每天摄取盐分为15g的人群,他们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约为10%。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盐对人体的作用

维持渗透压

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清理胃火

早晨空腹时,饮淡盐汤1杯,不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无味的现象,还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清理肠部内热。

杀菌消炎

食盐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洗澡时可直接在腋下抹盐。平日可用棉块浸上比海水稍淡的盐水随身携带,随时用它来除去汗水。

止血

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盐汤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汤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如牙龈出血、鱼骨刺伤咽喉出血),用盐汤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结,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

吃盐多的坏处

吃盐多容易得高血压

有人将高盐饮食看做为一种慢性自杀,在两千年,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平均每天每人摄取11.8g的盐,而我国的膳食标准是每人每天6g盐,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人每天不超过5g盐。

在我国局部地区,有些人群每天的摄盐量甚至超过标准的3倍。当摄取盐分过多,我们的身体也会给出信号。

出现口渴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也维系着人体的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当摄取盐分过多,会导致组织间液的渗透压增大,细胞内的渗透压不变,由于渗透压存在差距,会出现细胞内水分流向组织间液。从而细胞组织脱水,人体容易感到口渴。这也是为什么航海人员,在极度口渴时也不喝海水的原因。

出现水肿

由于渗透压的存在,盐在哪里,体液便会在哪里聚集、增多,从而容易出现局部水肿现象。眼窝、脸部、下肢等,容易出现水肿现象。

刺激咽炎复发

吃盐多了,咽喉部位的黏膜细胞中容易缺水而受损,抵抗力下降,从而刺激咽炎的发作。

刺激胃部

高盐饮食同样会刺激到消化道黏膜、胃壁黏膜,容易发生胃部不适。此外,据一些资料记载,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大脑反应减慢

有研究显示,长期过量的摄取氯化钠,会损害血管调节局部血压的能力,影响对大脑的供血。也有对比研究发现,与低盐饮食人群相比,高盐饮食人群大脑的认知能力衰退速度更快。

尿意频繁

有研究表明吃盐太多,可能会发生起夜次数增多,发生尿频问题。因为盐摄入过多,肾需要将这些盐分代谢出体外,从而造成小便量增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会增加钙的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此外,高盐饮食还会增加糖尿病、胃炎、支气管炎哮喘、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高盐饮食的危害,但生活中有很多食物,甚至的甜口食物,其中也含有盐分,我们称之为隐形盐。

如调味料:醋、酱油、味精、鸡精、耗油、甜面酱等。仅仅是5ml的酱油,其中便含有1g的食盐。

如甜点:饼干、面包、奶酪等,其中添加的酵母粉也含有钠盐,同时为了口感也会添加食盐。

此外,加工的肉类、多种零食、速冻食品、快餐类等,同样含有盐分。要想科学合理的控盐,不仅仅要控制炒菜时放入的食盐 还需要减少此类食品的摄入。

孕前先找出隐藏在身体中慢性疾病

80后生育高峰已然来临,身为独生子女的新新人类,许多准妈妈会在怀孕前做足功课――补叶酸、吃燕窝、喝参汤……

然而,80后准妈妈目前也是职场中奋斗拼搏的新群体,在工作压力骤增的情况下,许多年轻白领忽视了身体亮起的红灯,放松了对慢性疾病的警惕。而一旦怀孕,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改变和身体状况的转换,原本的小问题被不断放大,让准妈妈和宝宝一起吃足苦头,有些准妈妈甚至面临流产还是拼一下的艰难选择。

拖久了的牙病来势汹汹毁了孩子

门诊实录:小薇一直很喜欢小孩,得知自己怀孕,小薇比谁都兴奋,立刻向全家人通报喜讯。妈妈和婆婆迅速行动,各种补品补汤不用说,三人还时不时扫荡一下商场的婴儿专柜,采购各种婴儿用品。

可怀孕没多久,问题出现了。小薇的牙病又犯了,而且这次特别严重,牙龈又红又肿,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家人慌了,药是肯定不敢乱吃的,赶紧带着小薇去医院。医生仔细看了看小薇的牙龈,连连摇头:“牙龈发炎太严重了,无法保守治疗,必须挂盐水。但你又是孕妇,用药很忌讳,所以问题很棘手。但如果现在不治疗,牙龈问题会越发严重,不仅你自己痛苦,对胎儿也会有影响。你们自己决定吧。”

听完医生的话,小薇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怀孕前小薇就经常牙痛,好几次下定决心想去医院治疗,可第二天疼痛减轻了自己又会找各种理由逃避检查,没想到怀孕后牙病会来势汹汹,甚至影响到了胎儿。小薇很痛苦,但面临抉择,却不得不忍痛割爱。最后,夫妻俩狠狠心拿掉了宝宝。尽管孩子还能再要,但这次打击对小薇来说绝对算是深刻教训。

专家点评:

怀孕前做个全身性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怀孕,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也几乎都会去做,但口腔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日常门诊中,也时常会遇到来看牙病的孕妇,有些也要面对小薇这般的痛苦选择。

对孕妇来说,牙齿问题主要分两类,一是蛀牙。蛀牙问题很难处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拔牙,可对孕妇而言,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都不能拔牙。虽然怀孕中期的3个月在原则上允许拔牙,但出于优生优育等健康角度考虑,医生亦不建议拔牙。

其实许多孕妇怀孕前已经有蛀牙了,但拖着没有治疗,怀孕期间会因为抵抗力下降或不注意口腔卫生而加重。蛀牙加重会引发牙髓炎,也就是牙神经发炎,需要做根管治疗,对孕妇而言,操作上有很大的不便性。但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发更严重的炎症。

本文Hash:4173d91129807bcdd70396c0b16f0aea79ce4fcd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