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病理学分类

皮肤癌的病理学分类如下:

(1)鳞癌:组织病理示鳞状细胞分化不一,可见分化好的角化细胞及分化不好的异形鳞状细胞,异形的表皮鳞状细胞瘤性增生,并可突破基底膜向真皮内侵袭性生长,沿淋巴扩散。异形的鳞状细胞瘤性增生,大小不等。胞质红染,染色原丰富,可见丝状分裂相。此种细胞越多,肿瘤恶性程度越高。鳞癌病理上还具有角化的特点,即在瘤体内可见角化珠、鳞状涡,临床上根据异形鳞状细胞数量多少、细胞浸润深度及可见角化珠多少将鳞状细胞癌分为4级。

Ⅰ级鳞癌:异形鳞状细胞数不超过25%。浸润深度不超过汗腺水平。癌细胞大小不等,排列不一,可见不少角化珠。癌细胞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并可见周围组织的真皮内呈炎症反应。此级鳞癌较少转移。

Ⅱ 级鳞癌:异形鳞状细胞占25% - 50%。侵入真皮,有少量角化珠,与周围组织的炎症较Ⅰ级为轻。

Ⅲ级鳞癌:异形鳞状细胞占50%-75%,偶见角化珠。

Ⅳ级鳞癌:瘤体几乎均为异形鳞状细胞,无角化珠,核分裂更显著。若瘤细胞呈梭形又无角化特点,此时需结合免疫组化,如角蛋白染色来协助诊断。

(2)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或溃疡,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大,深染,胞质少,各细胞之间界限不清,看似融成一团块。各细胞大小、形态、染色上多较一致,无明显差异,无细胞间变,类似基底细胞,但细胞排列不一致。瘤细胞周围组织间质增生,沿瘤细胞周围呈栅状排列。在HE染色切片中,部分或全部瘤体可与周围间质分离,产生收缩间隙,这种现象是在制片过程中由人为原因所引起的。但是基底细胞上皮瘤中却具有特征性,可以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如鳞状细胞癌的区别。另外,4种类型的基底细胞上皮瘤病理表现也有所不同。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在银染色时,可见瘤细胞团块间散在分布有黑色素细胞,胞质内有黑色素颗粒,周围间隙内有很多噬黑素细胞;斑病样型基瘤中,结缔组织显著增生,瘤细胞在真皮内呈条索状排列,仅一或二层细胞,该型病变常较深。在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中,表皮常萎缩,表皮下瘤细胞呈不规则芽苞状向下侵入真皮。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在组织学检查时有实体型、角化型、腺样型或囊肿型。基底细胞癌从组织学上可分为未分化和分化两大类,未分化的称为实体瘤,向毛发结构分化的称为角化型(毛发型),向皮脂腺分化的称为囊肿型,向大汗腺或小汗腺分化的称为腺样型。在一些分化的瘤体当中,瘤体可呈一种或多种分化倾向。

皮肤癌的病理学特点

皮肤癌的病理学特点:

1.基底细胞癌 根据病变肉眼表现,基底细胞癌可分为许多亚型,每种亚型都有自己不同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表现、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基底细胞癌的肉眼所见差别很大,较之详细的组织分型更有意义。基底细胞癌最常见的表现是脸上的溃疡性结节;其次,往往是由完整表皮所覆盖的皮下结节;另外是扁平的溃疡性病变、红斑性鳞屑性斑块和硬斑样形态,这些都容易识别。呈红斑性鳞屑性斑块和硬斑样外观者,为表浅硬化型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常见的发病部位及发病率为头和颈85%,其余15%则发生于躯干和四肢。基底细胞癌可同时发生多原发癌,在一项5年的前瞻性研究中,10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中有36%发生第二原发癌。

镜下观察:真皮内有边界明显的瘤细胞群,胞核较正常稍大,呈卵形或长形,胞浆少,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间无间桥,因此,像很多细胞核密布在一个共同浆液中,细胞核染色无显著差异。有时可见细胞多核或核深染或呈不规则星状核。瘤细胞群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在最外层排列成栅状的栓状细胞,瘤组织周围常可见到许多幼稚纤维母细胞及成熟的纤维细胞混杂一起。基底细胞癌间质含有粘蛋白,在制作切片时间质收缩,使间质与肿瘤团块边缘呈裂隙状分离,对本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在组织病理学上基底细胞癌可分为分化型与未分化型两大类。未分化型可表现为实性型、色素型、纤维化型或硬斑状、浅表型。实性型可见多少不一、形态不同的癌肿团块埋在真皮内;色素型瘤细胞间有较多黑色素;纤维化型或硬斑状型具有显著的结缔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成条束地包绕瘤细胞群;浅表型在表皮下有较多短小的花蕾状瘤细胞团。分化型可出现向毛发结构分化的角化型基底细胞癌,向皮脂腺分化的囊肿型基底细胞癌,向大汗腺分化的腺样基底细胞癌等。

基底细胞癌几乎都以直接浸润的方式扩散,可发生转移,但极少见。

2.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中心溃疡的皮下结节,但是也可表现为完全扁平而有鳞屑的病变。鳞状细胞癌的常见部位及发生率依次为:头和颈65%、上肢25%、下肢5%、躯干5%。

镜下观察:癌细胞成团块或条索增生侵入真皮内,其中有多少不等的正常和不典型分化不全的鳞状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不典型的鳞状细胞愈多,恶性程度愈高,其表现为细胞大小不等,核分裂不典型,染色深,胞浆嗜碱性,无细胞间桥。分化程度较高者则向角化方向发展的角化鳞状细胞,愈近中心时愈角化,中心可完全角化。根据肿瘤中不典型鳞状细胞所占比例,可将鳞状细胞癌分成四级。I级:瘤组织不超过汗腺水平,不典型鳞状细胞少于25呒,有很多角化珠,真皮内有明显的炎性反应;II级:癌细胞团界限不清,不典型鳞状细胞约占25%-50%,只有少数角化珠,角化珠中心多角化不全,周围炎症反应较轻;m级:不典型鳞状细胞约占50%-75%,大部分没有角化,无角珠,周围炎症反应不显著;IV级:不典型鳞状细胞占75%以上,核分裂相多,无细胞间桥,无角化。癌细胞小而成梭形,核细长而染色深,伴有坏死和假腺样结构。少数成鳞状的癌细胞和角化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

卵巢癌病理分类,卵巢癌组织学类型

卵巢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发上皮肿瘤

生发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3,一般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是覆盖在卵巢表面的粘膜,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可见四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上。

3、类固醇细胞肿瘤

类固醇细胞肿瘤也称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由于约占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比较常见。一般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左右。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妇女较多常见见,大约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比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等等。

6、转移性肿瘤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乳腺和生殖道或来自消化器官中的胃肠道的转移癌。较为常见的是来自消化器官(胃、肠)的癌,直接浸润、种植或经淋巴道转移到腹膜后及腰部淋巴结,再经淋巴管道转移到卵巢;其次是由子宫颈、宫体或输卵管等处的癌扩散而来,有鳞癌、腺癌或绒毛膜上皮癌等;乳腺癌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卵巢。转移癌多为实性,且多属双侧性,结构特点多与其原发癌一样。

本文Hash:938d497802dfaecef6169653ad00082de0af8274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