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脏中暑”?

1.心态平和。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想得开,放得下,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自寻烦恼。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避免参加炒股、搓麻等剌激性较强的活动。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就会远离心梗的威胁,健康长寿。

2.按时用药。

夏季血管扩张,有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不用吃药血压也会正常的情况,因此有的患者就擅自停药,这是不可取的。在夏季,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尤其要加强对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可根据情况对服用的药物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自行随意停药。如果外出旅行要注意随身携带抗心绞痛药物,以备不测。

3.忌烟限酒。

医学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很容易引起血液凝固与血管的异常变化,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此外,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葡萄酒,但每日不超过100毫升。

4.补充水分。

夏天出汗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一定不要等渴了才喝水。最好喝凉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也有研究表明绿茶有强抗氧自由基,防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夏天可以适当多饮点绿茶。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尤其不要一次大量饮用冰冻饮料,因为冷刺激会诱发冠脉血管收缩,导致血管闭塞。每天要喝好三杯水,即睡前半小时一杯水、半夜醒来一杯水、清晨起床后一杯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如绿豆汤、菊花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5.防暑降温。

户外活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家中休息。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老年人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尽量不要外出;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合理膳食。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提倡清淡饮食,晚餐不宜过饱。多吃一些黑木耳可有效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多吃绿叶蔬菜和含胡萝卜素多的蔬菜、水果,有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

7.控制体重。

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体重,减少食物的总热能卡。不宜过多饱食,过饱不仅易导致身体发胖,而且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平时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以七八分饱为宜。同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香蕉等,防止排便过度用力而诱发心绞痛。

8.生活规律。

由于夏夜暑热,人们一般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有的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好,晚上睡不着觉就通宵看电视或打牌。其实,在医院30多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并不少见。因此从年轻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生活规律,不要过度熬夜。

如何预防心脏病?,预防心脏病最有效的是多吃坚果


预防心脏病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什么样的食物能有效地预防心脏病,保证健康的身体呢?下面赶紧和小编来看一下哪些日常饮食可以有效预防可怕的心脏病吧。

1、坚果类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脏病十分有益。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有利于预防心脏病。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脏病。

2、大豆

是一种常见的预防心脏病的食物。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3、马铃薯

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4、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是营养精华。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植物营养素丰富,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

5、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可有效防止血液中心脏病的有害物质积累。菠菜中含有的叶黄素、叶酸、钾和纤维有助于心脏保持健康状态。研究发现,与不吃蔬菜的人相比,每天吃两半蔬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下降了25%。

6、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可以降低胆固醇。

7、燕麦

早上可以选择吃一碗燕麦作为早餐,丰富的欧米茄-3脂肪酸、叶酸、钾对心脏有益,同时燕麦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保持动脉血管的流畅性。

8、花生

花生含有可预防心脏病的不饱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效率为12%~15%。另外,花生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血小板堆积在血管壁上的数量,使血管柔软,血液流通顺畅,患心脏病的机会减少。专家建议,每天吃12~20个脆花生,既能满足肚子的欲望,又有预防疾病的健身效果。

9、大蒜、洋葱

为了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平时必须做降低血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心脏病发作的概率,预防动脉硬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具有降低脂肪效果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调味,还能保持心脏活力,预防心脏病。

10、豆类

小扁豆、鹰嘴豆、黑豆和腰豆含有大量纤维,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钙和可溶纤维。黄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是保护心脏摄取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吃豆腐和喝豆奶是个好选择,早餐时喝豆奶也能更好地补充燕麦粥不能提供的营养。

11、橄榄油

橄榄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能有效降低体内“坏”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尽量选择特级初榨的油品。因为最少的加工程序保证了营养不会过度流失。

12、深海鱼

深海鱼和各种坚果中含有欧米伽-3,该物质非常健康,能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作。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含有欧米茄-3的食物三文鱼、沙丁鱼、杏仁等,保护心脏健康。

中医如何看待中暑,如何做好相关预防

夏季太过炎热,中暑也发生的比较普遍。中暑之后,人会特别难受,除了做好防晒,中医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防中暑呢?

中医怎么看待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其常见的诱因。

中暑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重症病例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等。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种情况。

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果上述症状加重,则轻症中暑症状,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如何防中暑

防中暑: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豆卷10 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拉稀等)的人应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 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 法,药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朴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鲜荷叶20克、鲜芦根15克加减煎水服。暑热偏盛者可加黄连、山栀,湿热盛者可加豆卷、藿香。此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作用。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中医4大穴位防中暑

1、关冲穴

关冲穴位于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常按压揉捏此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作用。当出现头晕、头痛、口渴、恶心、欲呕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2、少冲穴

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取此穴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势,因为此穴位于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桡侧的边缘上。常按揉此穴有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值得注意的是,此穴是脑部的反射区,要慢慢地揉捏,不要用蛮力,左右手可互相揉捏。

3、中冲穴

中冲穴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常按揉此穴有醒神开窍、清心泻热的作用。当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心悸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 压另一只手。

4、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常按揉此穴有平肝泄热、疏肝养血、清利下焦的作用。当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心慌、胸闷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及时按压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明显的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或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做2~3次,共10~1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孕妇禁用。因此,不想遭受中暑困扰,就要提早防范。中医穴位防中暑有很好的效果,中医4大穴位防中暑,再热也不怕。

本文Hash:ab668d956c516423689b18e63ce051125d392c70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