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孩子有抽动症,儿科医生给你支招

很多家长缺乏对“抽动症”的认识,没有及时地在症状初期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错误的治疗。没有及时治疗的,后来耽误了前期治疗黄金时间,导致日后症状转移、加强,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诊断孩子是否有抽动症?如何预防抽动症?

抽动症诊断方法

1、 指鼻试验

让孩子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鼻5次,此时,注意观察患儿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抽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笨拙,错误次数多,尤其闭眼时,错误更明显。

2、点指试验

让孩子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它手指指端,然后,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同样的动作,亦可正反两方向接触其他手指,观察孩子点指动作的协调性,如不能快速灵活地完成此项试验,即为抽动症。

3、翻手试验

让孩子将双手并置于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于掌心,余四指均并拢,并将两手的食指靠紧并拢,然后,把双手都翻过来,将两食指两小指靠紧并拢,此后将双手翻过来,就这样限定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并渐渐加快速度,观察肘部摆动的幅度、双手翻动时的姿势及双手是否还能并拢等。肘部摆动超过一个肘部的宽度,而且翻手姿势笨拙,不协调者即表明患有抽动症。

如何预防抽动症

1、在孩子发育过程中,观察神经发育是不是正常。如果神经发育落后或者出现异常,应及早到医院干预,促进神经发育,可能会减少抽动症的发生。

2、一旦发生了抽动症,家长也不要太紧张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先回忆一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刺激,并尽量解除或改善,可以使得抽动症在还没有真正形成或发展时就得到控制和预防。总的来说,正确的教育方式、舒心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仅对预防抽动症有好处,对自闭症、多动症等都是有预防效果的。

3、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爸妈不可对孩子进行体罚,也不可过分溺爱。粗暴强制的教育方法和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事事关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养成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差等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小儿抽动症的发生。

4、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护理,儿科医生告诉你

医院里面医生开出的病历上面写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个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具体来说就是鼻、咽和喉部这些属于上呼吸道部分的炎症,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要慌张,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护理呢?有哪些误区要避免?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误区

1、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多数上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情发展迅速,家长通常认为到医院进行抗生素输液是见效最快的,但孩子年龄尚小,发育不完全,而抗生素对人的免疫力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家长要慎重。

2、宝宝咳嗽过度止咳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时表现出的一种症状,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产生呼吸性冲击动作,把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外,幼儿咳嗽大多数时候是有痰咳嗽,如果强行服用复方止咳感冒药,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护理

1、多翻身拍背

当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呼吸道中会出现分泌物,从而引发咳嗽,咳嗽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因此当孩子咳嗽时,不妨多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孩子将呼吸道中分泌物排除,缓解不适。

2、饮食清淡,忌油腻食物

水果蔬菜可以吃,鸡汤和鱼汤可以吃,不过油必须撇掉,奶类继续,肠胃好的话,瘦肉、鱼肉也可以,注意孩子饮食量和尿量,如果明显减少可能病情加重了,需要及时上医院就诊,查清原因。

3、注意环境

平时的生活当中,也应该要经常地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可以适当养一些花草来净化空气,感染的过程当中会有发烧的症状,这个时候患儿应该卧床休息,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散步,扭腰等等伸展运动,不可以接触冷空气。

4、多喝水是最简单的治疗办法

孩子多喝水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咽部细菌的冲刷作用,防止孩子细菌感染,也能补充孩子发热出汗丢失的水分。所以孩子患有上感,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让孩子休息好,孩子才能有力气对抗疾病。

儿科医生告诉你,孩子意外骨折家长该如何护理

儿童骨折大约占骨科患者的30%以上,并且大部分患儿只要复位后进行石膏或者小夹板外固定,即可以在家里调理治疗休养。那么,怎样正确护理骨折的患儿呢?注意事项又有哪些?

如何护理骨折儿童

1、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2、保证患几休息与营养儿童骨折或者脱位后,一般应该卧床休息4至7日,以便于骨折端的固定和肢体的消肿。在骨折的初期,患儿因卧床和缺少活动,食欲差,饮食注意清淡有味、容易消化、刺激食欲。可多一些肉汤、鸡蛋汤和新鲜鱼汤。之后渐渐增加瘦肉、鱼类与黄豆制品等。与此同时,鼓励孩子多食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增加含钙、锌比较多的食物如牛肉、牛奶、芝麻、牡蛎等,以增进骨折的愈合。

3、合理调整外固定当石膏或者小夹板固定后,要预防其折断、松动、脱落与潮湿。骨折的肢体休息的时候可以使用枕头或者手巾抬高,这样能够增进血液的回流,减少骨折端的肿胀和疼痛,增进骨折的愈合。当肿胀消失后,如石膏或者夹板有松动,要到医院从新固定,以免骨折端移位。

4、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

1、当孩子受伤时,不管伤在什么部位,如果疑有骨折,都要按骨折来对待,即尽量减少过多搬动。移动患部的动作要轻柔。不必急急忙忙地给患儿脱去衣裤、鞋袜,如果患肢肿胀较重,可剪开衣袖或裤管,以减轻疼痛。

2、伤口应用绷带或清洁的布压迫包扎,以止血。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污染,不要擅自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伤口深处。

3、对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木板、木棍与患肢捆在一起固定。如果无材可取,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下肢患肢与健肢一并绑起,这样可减轻搬运时骨折端对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的损伤,也有利于止痛和抗休克。

4、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患儿,应让其卧于板床上,然后抬往医院。特别要告诫家长们的是,在患儿没有经医生诊断治疗之前,不要做患部热敷,更不要随便请人推拿、按摩。在骨折恢复期,孩子往往会因疼痛消失而随意拆除石膏或夹板,家长要多加留意。

5、家长应重视恢复期功能锻炼问题。在骨折早期(伤后1~2周),应帮助患儿活动非受伤部位各关节,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并可促进血液循环。骨折两周后,伤处日趋稳定,可帮孩子逐步活动患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上到大。骨折后期,应鼓励孩子克服疼痛加强患部的主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身体恢复得更快更好。

本文Hash:87dbd302f367c9c792786a00a07efc108dbe555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