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导致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导致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病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者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诊断时需注意区分,两者的特点分别如下。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 /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是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症状。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 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

一般来说,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不必停止喂养母乳,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喂养母乳后出现黄疸,症状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诊断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方法

母乳性黄疸特征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渐趋明显,也就是说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有如下特点有助诊断:

1。黄疸不消退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342μ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一般情况下,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 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诊断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方法:

1。排除病理性黄疸,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以确诊母乳性黄疸,主要用排除法,首先排除各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疾病进行逐一排除;

2。具有母乳性黄疸特点,黄疸在3~8天出现,且为轻、中度黄疸,停喂母乳后黄疸很快消退,部分患儿再喂母乳后黄疸再现有利于确诊。

本文Hash:d5cffc2c332ece170a0e8057865fe60403f4d925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