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七大典型特征?宝宝败血症七大典型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但只要能及早发现并正确治疗,大部分患儿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家长要掌握新生儿败血症典型特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形成的?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主要就是一个细菌感染的过程,这个细菌感染可以是婴儿在母体内就形成,也可以是在出生后的自发感染。当孕妇本身有细菌感染史的时候,就要预防新生儿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另外,在生产的时候,也容易感染细菌,比如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从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败血症。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场所,以免造成细菌感染,有了妇科炎症也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宫腔内的感染,危及到孩子的健康。

另外,新生儿出生以后的感染主要是来自脐部感染,因为新生儿脐带在两周内脱落。脐窝创面没有皮肤覆盖,血管尚未闭合,有时还会有渗血,加之脐凹易积水,且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引起脐炎,若细菌由此入血,也可发生败血症。所以,对此的预防措施就是要每天检查孩子的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要受尿便污染,可以用75%酒精进行消毒,避免使用痱子粉,以防感染。很多人都说孩子脐带脱落的时候本来就会黄疸升高,但作为父母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情况,发现症状不对,就应该及时就医。

二、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由于此病缺乏特殊的表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粘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或吃奶减少,反应差、哭声低、面色发灰、苍白、皮肤黄疸加深、体重不增,以及体温波动等,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抱往医院诊治。

${FDpageBreak}

三、新生儿败血症七大典型特征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 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新生儿败血症"五不"严重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没有"典型"的症状,但具有"重病"的"五不"表现,即不吃(吸吮无力,吃奶不及平时的一半)、不哭(少哭或哭声低微)、不动(活动减少或全身虚弱)、不热(体温不升)和不红润(面色苍白或青紫、发黄)。"五不"症状并非同时出现,有1-2个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不能轻易放过。

新生儿败血症时伴发黄疸很常见,有时是唯一的表现,当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应该在5-7天后逐渐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时,首先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脑膜炎、肝肾脓肿、腹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出现深度黄疸、高热(体温不升)、抽搐、嗜睡或昏迷、全身出血等症状。

发现新生儿有"五不"严重症状之一,要尽早送到医院治疗。败血症住院时间较长,用药也多,在人力、经费上要作好准备。宝宝病情好转时,不要要求提前出院,否则会因为抗生素应用疗程不足而使败血症死灰复燃。母亲的母乳要设法保留住,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送到病室里请护士喂给宝宝吃,这样既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和疾病恢复,又可保住母乳不退掉,以便宝宝病愈出院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典型特征?宝宝败血症有什么典型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性的感染,严重患者还会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新生儿败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在早产婴儿中的发病率更高。那么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典型特征呢?怀疑得了败血症需做哪些检查?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典型特征

特征之一:吃奶减少吸吮无力。表现为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特征之二: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特征之三: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特征之四:全身软弱四肢少动。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特征之五:反应低下、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特征之六: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特征之七:体重不增。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被怀疑得了败血症需做哪些检查?

败血症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一般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白血球、血小板、白血球分类)、血液培养、尿液、粪便检查培养、脑脊髓检查以及培养、胸部x光片检查等。

因为败血症是由血液中的细菌蔓延各处所造成,因此,由婴儿体内抽取少量血液(尿液等),送到检验室中加以特别培养,希望可以在短时间内鉴定出有无细菌、是何种细菌等,这样医生在给予治疗时,才能对症下药。至于抽取脑脊髓液,则是必要的检查。因为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约有1/3的病儿会产生脑膜炎,其死亡率以及后遗症高达60%以上,千万疏忽不得。许多父母常存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认为抽取脑脊髓液很危险,或对身体有害,所以拒绝医生的要求。这样会延误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余附带检查还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免疫抗体检查以及各类病毒检查等。可视医生临床的判断而定。

爸爸妈妈要注意!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

1、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有时神经系统症状并不明显,但已并发此症。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

2、肺炎或肺脓肿其次易发生肺炎或肺脓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3、迁移性病灶如蜂窝组织炎、骨髓炎,肾盂肾炎也偶可发生。

4、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感染扩散的严重结果往往为MODS。

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有什么?宝宝败血症的特点有什么


我们所说的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是指新生儿时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且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性感染。在新生儿时期,孩子的出生体重越轻,败血症发生率就越高。出生时体重在1500克以下,发生败血症的几率可达16%~17%。如果生后长期住院治疗,则发生败血症的几率可达30%以上。在外国资料里,常把败血症和菌血症两个名词混用。实际上,这两者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菌血症通常是指细菌短暂地进入血液循环,但并不产生毒血症等其他临床表现,如果此时孩子的免疫力比细菌的致病力强,则人体可以迅速地将细菌清除而不引起疾病,如果孩子的免疫力比细菌的致病力弱,则有可能发展为败血症。

在国外,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其他的还有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绿脓假单胞菌和沙门菌等。近年来也常见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败血症。在我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一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则很少见。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常有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哭声微弱,体温不稳定等,以后很快进入精神萎靡、嗜睡、面色不好、不哭、不吃的状态。足月儿或体格比较健壮的孩子常表现发热,但早产儿或体格比较弱小的孩子常有体温不升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出现皮肤黄疸、肝脾肿大、皮肤出血点或淤斑、呕血或便血等出血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以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肌张力降低,尿少或无尿,血压降低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现呼吸增快或呼吸暂停,发绀,全身水肿或硬肿等。

诊断败血症,通常需检查外周血象,即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但是,新生儿血白细胞总数的波动范围通常比较大,到出生1周以后,尚可达(5~21)×109/升,而且新生儿败血症时血白细胞的总数通常不是升高而是降低,所以说,在新生儿败血症时,如果孩子的血白细胞数<5×109/升,或在100个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的白细胞数超过20个,则可以高度怀疑孩子有败血症。但是,应该注意的一点是,血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上虽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绝对的诊断指标,明确诊断应该做血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从而决定治疗的药物。除了上述诊断方法以外,还可以做血的c反应蛋白试验、白细胞涂片检查以及分泌物培养检查等。

尽管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手段比过去进步了许多,但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还是非常高的,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与患儿的出生体重和发病时间的早晚有关。如果患儿的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病死率可以高达67%;出生体重在1500克~2500克,病死率可以达到28%;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上,病死率可以达到10%。另外,通常在生后24小时内发生的败血症,其病死率大约为30%;出生24小时后到7天内发生的败血症,其病死率约为16%;即使是生后8~28天发病的新生儿败血症,其病死率也可以达到23%。

本文Hash:992645b21a1d30c8dc3199e3fff3006c97bc57cb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