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带下病如何治疗?先了解带下病的6大分型!

女性带下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影响到正常的白带分泌,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月经来潮,这样就会使女性的身体不断虚弱,从而引发各种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待,下面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类型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带下症分为哪些类型?

1、脾阳虚型

脾阳虚型带下量会比较多,并且色泽呈白色。日常生活中不会发现明显的异常,但是患者身体上会有典型的表现,就比如神疲乏力,并且四肢冰凉。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脾阳虚弱,不能运化的情况。

2、肾阳虚型

肾阳虚型的带下病,带下量多并且色白清冷,在沈阳是比较严重的时候,还会有头晕耳鸣,腰痛,腰酸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肾阳虚的女性还会有四肢冰冷,大便溏薄的症状,尤其是在夜间比较明显。

3、湿热下注型

也就是患者湿气过重,并且夹杂着热症导致的带下疾病,这种情况带下量多并且带下呈黄色,比较粘稠,还会有腥臭气味。除此之外女性的阴部会有瘙痒症状,会出现纳差懒言的表现。湿热下注的女性就需要立即进行清热解毒,祛湿行气的治疗。

4、阴虚型

阴虚型的带下疾病比较明显,主要也就表现为大小量少,并且带下呈白色。日常生活中会有潮热盗汗以及五心烦热的典型表现,不论是哪一个脏腑的阴虚,都会导致这些典型症状,因此就很容易进行辨别。

5、湿热蕴结型

湿热蕴结型的女性要比湿热下注型的严重一些,这主要也就是热症在不断发展导致的。湿热蕴结的情况不仅带下量多,白带还会呈黄绿色,就像脓液一般,除此之外会有腥臭的味道。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小腹以及腰骶部的疼痛,这就是湿热毒邪内侵的表现。

6、水湿停滞

水湿停滞型的女性的带下量同样很多,但是白带的颜色不会有明显改变,质地显得粘稠,但没有明显的味道。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女性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祛湿治疗。

带下病是女性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但是它并不仅仅会影响到白带表现,还会引发各种妇科疾病。所以在发现带下病的时候,就要及时的辨别带下病的类型,女性如果发现带下病始终无法治愈,就可以选择到医院进行诊治。

带下病如何鉴别诊断,中医拔罐巧治带下病

带下症,古有五色带之名,尤以白带为多见。那么中医怎么拔罐治疗带下病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带下病如何鉴别诊断

经间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少量规律性阴道出血,出现部位来源于胞宫。

漏下: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尽,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异常。而赤带出自阴道,无周期性、规律性,部分患者月经正常。

阴疮:指阴户生疮、红肿热痛、脓水淋漓。

症瘕:胞宫内症瘕部分表现为脓性白带或黄带或赤白带,多伴臭味。而赤带、黄带或赤白带等带下病多出自阴道。

中医怎么拔罐治疗带下病

治疗方法一

肾俞、白环俞、次髎、带脉、归来。湿热型配阴陵泉、三阴交、行间;寒湿型配关元、足三里、气海、阳陵泉。

方法:湿热型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寒湿型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温灸。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二

带脉、三阴交。白带配关元、阴陵泉、隐白、丘骨;黄带配阴谷、隐白、大赫、气海;赤白带配气海、关元、上髎。

方法:除隐白外,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针刺(白带用补法,黄带用泻法,赤白带用平补平泻法),刺后拔罐15-20分钟。如为白带,罐后加灸。隐白只针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方法三

小肠俞、次髎、带脉、关元。湿热型配三阴交、阴陵泉;寒湿型配肾俞、命门;阴痒配蠡沟。

方法:采用留针拔罐法,留罐20分钟。寒湿型者罐后加温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产后带下病容易治疗吗,中医是这样治疗的

产后带下病是一种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在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合理的治疗和调理,一般主要是通过中医来进行分型对症治疗。

产后带下病治疗

1、湿热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易黄汤加减。

黄柏10克、知母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六一散10克(包煎)、椿根皮10克、白果10只、山栀10克、川牛膝10克。

加减:兼见脾虚者,加山药10克、白术10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肝经湿热偏甚者,加龙胆草6克、柴胡10克、木通6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

2、热毒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鸭跖草30克。

加减:挟瘀腹痛者,加桃仁10克、生苡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2克。热甚伤津者,加生地15克、赤芍12克、麦冬12克。

3、脾虚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炒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淮山药12克、白扁豆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木香6克、莲子肉10克、砂仁15克、砂仁3克(后下)。

加减:腰酸腰痛者,加杜仲10克、川断10克、桑寄生10克。下肢肿者,加猪苓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阴痒者,加蛇床子12克、花椒6克。

4、肾阳虚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角霜10克(包煎)、菟丝子10克、潼蒺藜10克、黄芪10克、桑螵蛸12克、制附块5克(先煎)、杜仲10克、补骨脂10克、赤石脂12克(先煎)、煅龙牡各15克(先煎)。

5、肾阴虚治法: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药12克、地骨皮15克、茯苓10克、麦冬10克。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川断12克、怀牛膝10克;

头昏目眩者,加枸杞子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

产后带下病食疗

1、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2、鸡肉白果煎: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3、扁豆止带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带下病治疗偏方

1、向日葵经治带下病:向日葵茎或根、荷叶各12克,红糖适量。以水3碗,煎向日葵茎或根、荷叶至半碗,加红糖溶化或熬化成糖浆即成。1日2次,饭前空腹饮下。本方适用于湿热之带下病。

2、冬瓜子治带下病:冬瓜子、冰糖各30克。将冬瓜子洗净,碾成粗末,加入冰糖,冲开水1碗,放在陶罐里,用文火隔水炖服。每日2次,连服数日。本方适用于温热之带下。

3、萆薜治带下病:萆薜、银花各30克,绿豆30---60克。先将前2味洗净煎水,药汁和绿豆共煮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日1服,连服3--5天。本方适用于热毒所致带下病。

4、马鞭草治带下病:马鞭草60克(干品30克),猪肝60--100克。将马鞭草洗净切成小段,猪肝切片,混匀后用瓦碟载之,隔水煮熟服食。每日1次,3--4次显效。本方适用于热毒所致之带下病。

5、薏苡仁治带下病:薏苡仁50克,大米150克,土茯苓10克。皆淘洗干净,土茯苓装入纱布袋,扎口、水煮至米烂粥浓,去药袋,食粥。

6、段禹余粮治带下病:段禹余粮、干姜各等量。共研为细末 ,每次空腹服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脾虚带下,证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两足浮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7、生姜治带下病:生姜30克、半复适量。将半夏研为细未,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丸,每服30~50粒,姜汤送下,每日2次。脾虚带下。

8、干姜白芍治带下病:干姜、白芍各等量。将上药炒黄共研为细未,贮罐备用。每服9克,米汤送下,每日2次。肾阳虚带下,证见白带清冷,量多,质稀,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9、炒干姜治带下病:干姜适量。炒黑研为细末,贮入罐中,每服4.5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脾虚带下。

10、椿根白皮治带下病:椿根白皮30克(鲜品用6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椿根白皮加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渣,加白糖或蜂蜜30克,每次服30毫升,每日2~3次。湿热下注所致带下,见于宫颈炎、宫内膜炎等病。证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有臭气,胸闷口腻,纳食较差,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而厚,脉濡略数。

本文Hash:6270d22fd9ef0b40beeec28b233d33465ae475b0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