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怎么回事

导读: 一、发病原因 1、HPOU轴不成熟(30%): 2、卵巢功能衰退(28%): 3、其他因素(30%): 二、发病机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本文介绍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经期出血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间隔时间时长时短、不可预计,出血量不多但淋漓不止。重者需切除子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妇女,所发生之异常子宫出血的共同病理特点是无排卵。那么,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发病原因

1、HPOU轴不成熟(30%):

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它们与卵巢内分泌之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和正负反馈作用。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卵巢功能衰退(28%):

更年期妇女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近于耗尽,剩余卵泡又往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及其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于是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往往FSH比LH升高更明显,但不能形成排卵前LH高峰,发生无排卵性功血。大多数无排卵性功血是雌激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其他因素(30%):

包括不良精神创伤、应激、营养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缺铁、贫血、再障性贫血、血液病和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二、发病机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控异常或卵巢,子宫内膜或肌层局部调控功能的异常。

少数无排卵妇女可有规律的月经,临床上称为“无排卵月经”,多数无排卵妇女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内卵泡有不定时,不同程度的发育,无优势卵泡及黄体形成,发育中的卵泡持续分泌不等量的雌激素,但不足以诱导血LH峰;孕酮水平低下,使子宫内膜持续增殖甚至增生,由于卵泡发育与退化无规律,血内雌激素水平也呈不规律的波动;子宫内膜因雌激素不足或波动,不规律地脱落,即退化脱落的部位,深度,范围及时机皆可不规律,发生雌激素撤退或突破性出血。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O),PGE2,前列环素(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 破性出血”。

Fraser等(1996)对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常见到子宫内膜有迂曲,血管壁变薄易破的浅表血管,子宫内膜血管结构不正常,螺旋动脉发育差,静脉血管增加,并有静脉窦形成,也可增加出血的倾向,其他的研究还显示子宫内膜流血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局部PGF2a生成减少或PGE2合成增多,NO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能增高,这些局部因素的改变可能对本症的出血有一定的作用。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是无排卵型功能失调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是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何治疗好?

李庆哲回复:从你说的情况来看,这个是功血的一种。表现为出血异常、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增厚等。你说的这种类型的功血,可以考虑使用雌激素或者黄体酮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适当补充营养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生了什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非全身和生殖系统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本文介绍了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生理日出血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间隔时间短、无法预料、出血量少但不止。重者需要切除子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和闭经期妇女,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共同病理特征是无排卵。那么,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发病原因

1、HPOU轴不成熟(30%):

青春期功血见初潮后少女,HPOU轴不成熟,与卵巢内分泌之间没有稳定的周期性调节和正负反馈作用。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少,短时间停止后不规则月经过多,生理日延长,不仅会引起严重贫血。

2、卵巢功能衰退(28%):

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卵泡接近消失,其馀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性低,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垂体负反馈减弱,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FSH比LH上升大多数无排卵性功血是雌激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其他因素(30%):

包括不良精神创伤、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如缺铁、贫血、再障碍性贫血、血液病和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二、发病机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理生理改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控制异常或卵巢、子宫内膜或肌肉局部控制功能异常。

少数没有排卵的女性可以有规律的月经,临床上被称为没有排卵的月经,很多没有排卵的女性月经紊乱,卵巢内的卵泡不定期,不同程度的发育,没有优势的卵泡和黄体的形成,发育中的卵泡继续分泌不同量的雌激素,但不足以诱导血LH峰的孕酮水平低,子宫内膜持续增殖,增殖,卵泡的发育和退化不规律,血内的雌激素水平也不规律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于切除卵巢的女性给予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雌激素后停药,或者雌激素减少一半以上,就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给予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者雌激素减少的幅度过小,子宫出血也没有,绝经后的女性血的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变动,但是没有月经来潮是因为子宫内膜的增殖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失去激素的支持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作为浓度的雌激素的长期作用,无妊娠激素的对抗影响,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不同程度的增殖,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直接作用于血管,刺激减少血管张力的间质VEGF表现,减少PGF2a、Angii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O)、PGE2、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不稳定、水解酶释放、血液释放、血液释放、血液释放不断增加、不断增加的计划。

Fraser等(1996)对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弯曲,血管壁变薄容易破裂的浅表血管,子宫内膜血管结构异常,螺旋动脉发育差,静脉血管增加,静脉窦形成,出血倾向增加,其他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出血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局部PGF2a的生成减少或PGE2的合成增加,NO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      

本文Hash:463ab4511b5a3f6eddcdd52a4c3caaf63e539ddc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