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

导读: 概述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 注意事项

概述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大约50mL左右,起到维持脏器间润滑的作用.而当腹腔内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的形成是慢性肝病自然病程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肝功失代偿,预后不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十年内约有50%进展为腹水形成。腹水形成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约有15%的腹水患者在一年内死亡,44%的腹水患者在两年内死亡.同时,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5年生存率降到50%。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

目前,关于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腹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肝脏、肾脏、血流动力学以及神经激素因子等。充盈不足学说:肝结节的纤维化和再生致使肝静脉流出道梗阻使得肝窦状隙压力增加是腹水形成的始发因素,他使得门静脉阻力增加,同时导致肝内及体循环流体静压增加.门静脉系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和/或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毛细血管床的Starling平衡被打破,血管内的液体溢入腹腔.

泛滥学说认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腹水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淋巴液流量增加,充盈过度而“泛溢”于腹腔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由于肝功能改变和肝窦内压增高,从而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肾钠潴留继而出现血容量扩张,最后形成腹水。

周围动脉扩张学说认为肝硬化时钠水潴留在先,腹水形成在后.门脉高压是起始因素,其引起脾动脉血管扩张并导致脾动脉循环充盈不足,感应动脉血流量减少的动脉受体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抗利尿激素,引起水钠滞留。

注意事项

对于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更加有利于对腹水的诊断和治疗,然而预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当属于肝脏移植,而目前我国的肝源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仍然需要对腹水形成机制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指导临床治疗,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5年生存率.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概述

肝腹水的形成还是需要多多了解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硬化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的,一般认为肝腹水只是肝硬化这种疾病发病时一种比较典型的症状,所以对于这种肝硬化疾病的话,还是需要提高对于这种疾病的警觉性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的,一般认为还是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的。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肝腹水这种情况的话,一般认为是在肝硬化这种疾病的晚期,才会出现的,所以还是需要积极的预防这种情况的,因为目前为止不管是肝硬化还是肝腹水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还是无法做到彻底治愈的,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话,还是需要重视的,因为这种疾病有病变的可能。

肝硬化这种疾病的话,一般认为发病时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皮肤黄疸,恶心,腹水以及其他方面,身体不适的症状的。所以还是需要考虑用一些药物来更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一般认为肝硬化这种疾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一般认为该患者病情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一般认为还是非常容易导致该患者濒临死亡或者是诱发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的。

注意事项

一般认为肝腹水这种情况的患者,在饮食方面的话,还是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入,这样有利于该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情况的。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

肝功能变差造成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下降、体内白蛋白低造成组织间隙的渗液增加,是形成肝脏腹水的原因。
腹水的发生在医学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机制比较复杂,多数认为是体内白蛋白低造成组织间隙的渗液增加,在腹腔里渗出以后就会形成腹水,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内部的激素、细菌感染以及身体的免疫状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肝硬化腹水的发生机制远比现在认识的更复杂,很多患者认为只要补了蛋白、吃了利尿剂,就可以把肝硬化腹水彻底解决。肝硬化腹水本身就意味着肝脏已经进入到了严重的失代偿状态,它的功能已经非常差,要解除它的诱因,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纠正肝脏硬化的状态。

本文Hash:73afbb6e18b5db99de5620db9e1b83a2127ad8e2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