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优点

乳腺癌以手术治疗、放化疗为主,但中医药的辅助治疗作用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过程中,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中药与手术治疗联合运用时,多使用党参、赤芍、红花等中药,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对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接受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也不少见,放、化疗过程中难免会对骨髓、胃肠、肝脏、肾脏等产生一定的副损害。中医认为放、化疗的手段是热毒伤阴损耗脏器,导致五脏虚损,应用具有强身解毒、扶正固本功效的中药方剂可以缓解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另外,中医药具有益气养血、补肝益肾的功效,有利于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等,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减轻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增进患者的食欲,同时用一些健脾、舒肝的中药降低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减少化疗引起的脱发等副反应。总之,手术、放、化疗后辅以中医药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治疗乳腺癌的区别,乳腺癌手术后饮食要点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西药治标不治本,中药治本但速度慢。因此,在面对乳腺癌的时候,很多人持犹豫不定的态度。专家说,乳腺癌治疗应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进行多学科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科学合理的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有效的治疗乳腺癌呢?

中医对付乳腺癌有几个问题

中医认为引起乳癌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还包括防御疾病的能力;邪气是指足以致病的各种因素。正气盛则防御能力强,即便侵入也不易深入或迅猛发展,最终可逐渐被消除。也就是说,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话是不会发生疾病的。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也是如此,乳腺癌的发生存在很多致病因素,比如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情志不舒,饮食失常等都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身体被某种致病因素侵袭后,妨碍或破坏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了脏腑功能失常,引起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中医有好办法吗?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自检手段,中医在这方面并没有更好的开发。但是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在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上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于乳腺癌高危体质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延缓或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有人最初是害怕手术而选择中医,单靠中医能治好乳腺癌吗?

任何一种肿瘤的治疗都应该是综合治疗,任何一种单纯的治疗手段都不能治好肿瘤。因为肿瘤是一个多基因、多靶点异常的疾病过程,太多的研究证实,没有一种治疗能够单打独斗对抗肿瘤,必须进行多学科合作,多靶点治疗。西医和中医应该都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使得患者获得最大的受益。

西医如何治疗乳腺癌?

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胸部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三、激素受体测定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

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

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

③激素受体 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四、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乳癌是非治愈性的但对于激素依赖性乳癌却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疗效。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雌激素受体(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赖性也愈强而且应牢记,闭经前发生的乳癌与闭经后发生的乳癌在治疗上有所不同。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五 化学药物治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 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乳腺癌病人乳腺癌术后饮食原则:

1、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乳腺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乳腺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故《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扶正补虚的总则指导下,对乳腺癌病人的食疗应做到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正如《内经》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失之偏颇,则有害无益。

2、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

乳腺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3、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民间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实验已证实其对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药。另外,根据《美国流行病学期刊》最新发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年妇女,尤其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后,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些人参,对防治和康复很有益。

因此,只有中西结合才能有效的治疗乳腺癌,既能达到快速治疗,又能保证极大可能性的不复发。

中医治疗癫痫优势多,治疗癫痫的中药大盘点


中医认为“无痰不作痫”,也就是说痰是致痫之源,故逐痰、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癫痫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闭阻肺络,出现喉间痰声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状。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所化的痰,开成热痰、燥痰所致。验之临床,当根据患者痰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搜风化痰等法。

癫痫发作开始时往往是一侧面部肌肉抽动,逐渐同侧上、下肢抽动,随后发展为全身抽动。有时这个过程发展很快,当家长发现时,病儿已是全身抽动了。如果在发作前孩子已经醒来,往往表现有口咽部症状,如唾液增多,喉头发出吞咽的声音,或是一些口腔的异常感觉。虽然有时孩子心里明白,但却说不出话来。

每个病儿发作的次数多少不一, 有的病儿只发作1-2次,或者一年1-2次,也有的发作比较频繁。

治疗癫痫的中药大盘点

全蝎: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条),蝎尾1~2克。

蜈蚣: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其常用量为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僵蚕: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2克。

蝉蜕: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常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要药。羚羊角主要含角蛋白以及磷、钙等成分。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镇痛、镇静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一般水煎用量为1~3克。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时用量减少至0.3~0.6克。

牛黄:性味苦、凉,归肝、心经。功效熄风止惊、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名医别录》中指出,“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癫狂”。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并能增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临床常用量是0.2~0.5克。

钩藤:味甘、微苦,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 动所致的抽搐。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惊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水煎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能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天麻主要含香荚兰醛、香荚兰醇、天麻素等镇静活性成分,药理实验表明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镇痛作用,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常用量为3~10克。

牡蛎:性味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适用于烦躁不安、头昏目眩、惊悸失眠、热盛伤阴、虚风内动、神倦等证,为平肝潜阳之要药。牡蛎含有无机盐类成分,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有镇静、消炎、抑制抽搐作用。常用量:10~30克,宜打碎先煎。

石决明:性味咸、寒。归肝经。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肝经风热、头晕目眩、手足痉挛等证。石决明含有碳酸钙及镁、氯等离子,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惊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常用量:煎服9~30克。

琥珀:性味甘、平。归心、肝、膀胱经。功效镇静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主治惊痫、瘀痫。琥珀主要含有树脂、挥发油、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药理研究表明,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催眠、降温及抗惊厥。常研末冲服,每次1.5~3克,不入煎剂。

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能芳香化湿、开窍醒神、逐痰消积,适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石菖蒲主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等,其水煎液对动物有中枢镇静作用,有一定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钠同用可明显提高苯妥英钠的疗效。近年来临床报道有石菖蒲单味治疗各种原因的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常用量:5~10克。

远志:性味辛、苦,微温。归肺、心、肾经。善于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主要用于治疗气逆上冲、不足、痰浊邪积等癫痫证。药理试验证实有镇静、催眠及对抗五甲烯四氯唑的致惊作用,有“交通心肾”之长。常用量:5~15克。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膀胱经。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治肺痿痰壅、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之证,又治小儿癫痫。茯苓主要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麦角留醇、钾盐等,有镇静作用。现代常以本品煎服(每次60克,日1剂),治疗精神分裂症。

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心、肝、胆经。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亏、头昏心悸等证。酸枣仁含酸枣仁皂甙、脂肪油、蛋白质、K谷甾醇、挥发油等。实验证明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稍大剂量则有催眠效果。其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为水溶性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一般的安定药颇似。煎服时常用量为10~20克。研末吞服,每次1.5~3克。

礞石:性味甘、咸,平。归肺、肝经。能平肝镇惊、下气坠痰,主治积痰惊痫。《本草备要》中说:“能平肝下气,为治惊利痰之圣药”。《本草从新》说:“为治顽痰癖结之神药”。常用量:5~10克。打碎布包先煎。

天竺黄:性味甘、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治痰热癫痫、中风痰壅、小儿痰热惊风、热病神昏等。《本草汇言》曰:“竺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 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奏效”。常用量:3~6克,研末冲服,每次0.5~1克。

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归肝、肺、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主要用于风痰所致的癫痫等症,是治风痰之要药。天南星含有氨基酸及生物碱等成分,有祛痰、镇静、抗惊厥、镇痛作用,常与全蝎、天麻等配伍。常用量:3~10克,生用作煎剂应久煎。

本文Hash:9cc674b3837d140fda3b4be563a6b1f9d475b9d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