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肝如何传播

丙肝在生活中传染性还是非常的强的,得了丙肝之后的患者都很担心传染给家人,其实对于丙肝大家了解的还是很少的,一定要知道具体的传播途径的,那么丙肝如何传播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输血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二、母婴传播丙肝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在宫内传播及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机率并不大,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丙肝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很大。

三、医源性传播,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C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丙肝。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上,就有可能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丙肝病毒的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人们都很害怕发生丙肝这样的疾病的,因为丙肝对于很多人来说严重的,关于丙肝就需要考虑一些传播途径的,上面的几个传播呢都能够影响到健康的,而且也容易感染的,对于丙肝就需要尽量的远离才好。

丙型肝炎如何传播

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而决定流行过程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丙型肝炎也并不例外。

1、传染源

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均为传染源,慢性患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大于急性患者。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对于丙型肝炎患者来说,其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散发的HCV感染者中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性传播:精液和唾液中存在的HCV,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

母婴传播: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婴儿,感染HCV的几率约为10%。

3、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对于丙型肝炎来说,人类对HCV普遍易感,抗HCV并非保护性抗体,感染后对不同株无保护性免疫。

关于丙肝如何诊断

一般来说,急性丙肝比较容易治疗,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病情,尽早进行治疗,一般都是可以好转的,但是如果急性丙肝患者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尽早进行治疗,会进一步转变为慢性丙肝,慢性丙肝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非常高,那么丙肝如何诊断呢,诊断方法有哪些?

丙肝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从丙肝症状判断,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抗HCV阳性或HCV RNA 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一、流行病学 有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怀孕或哺乳期母亲HCV感染等病史的肝炎患者应怀疑丙肝。

二、临床诊断急性肝炎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纳差、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或黄疸前期症状。丙肝诊断标准,肝大质偏软,ALT显着升高。黄疸型肝炎血清胆红素>17.1umol/L,尿胆红素阳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黄疸期、恢期叁期经过明显,病程6个月以内。

三、病塬学诊断 丙肝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抗HCV 阳性或HCV RNA 阳性,可诊断为丙肝。丙肝诊断标准,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正常者为无症状HCV携带者。

要知道是否得了丙肝,惟一的方法就是及早行动,早做筛查。主动检查可让“沉默杀手”尽早显现原形。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为丙肝抗体检验(Anti-HCV),这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指标,非常灵敏,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

丙肝的发生率还在上升,丙肝已经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了,积极的预防丙肝发生。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了解丙肝患者的饮食事项,要注意合理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辅助治疗。

本文Hash:67f0c47053f1228b194d31a3f29f1a1523ef1e8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