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预兆有哪些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

美国地震学家沿着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共布设了80多个观测点。由于这条断层的活动,使得加利福利亚州西海岸成为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如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按地质方法推算,从侏罗纪到现在,该断层水平位移量已达500公里。目前据卫星测定,该断层有的地段水平剪切相对速率可达每年5厘米。

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当时在距主震震中70公里远的20架垂直向应变仪(垂直伸缩仪,放在40米深的井内)中,有15架记录到地面发生0.3-0.4毫米的垂直膨胀。

我们已知道,地下断层的活动是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地形变测量能够监视断层的活动,配合其他方法,如地声可监视断层微破裂等等,就有可能准确地判定断层活动的状态,沿着这个思路,大地形变测量能为地震综合预报提供极其有用的判断依据。

地震后受伤的自救误区有哪些

近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人员伤亡惨重。面对如此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们群策群力,投入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进行救援。面对地震的来袭,人们容易惊惶失措,那么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如果医疗救援还没有实现,如人员药品短缺或供应不足等,此时,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自身救护方法,不仅能在灾害中自救,更加能给即将到来的医疗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疗准备。随着急救自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老百姓对于灾害自救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这里还要提示广大网友,在以往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着认识及操作误区,在地震灾害自救时应严格避免。

一、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二、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三、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三点:1、脱出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3、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四、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因为相应大血管穿行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不利于止血且易伤及相关神经(桡神经)。

五、皮肤破损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被砸后)肢体切忌“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严重损伤。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遇有害气体泄漏切忌顺风躲避;

地震中各项设施损坏,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灾民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十分慌乱,只顾逃跑躲避忽略风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着人群顺风而跑。要注意,此时逆风而上是最正确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顺风而下,致人体受到的伤害。

八、自救时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时如果被困无法逃脱,大家都知道通过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于惊慌,在被困时声嘶力竭地哭泣,拼尽全身力气呼喊自己的亲人,要注意这样盲目的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导致肌体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边的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如玻璃、镜子等),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如有收音机可开大音响等多种呼救方式,从而达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九、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地震中被长时间掩埋的伤员获救时,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后仰一下头、深呼一口气,好像这样才能把胸中的废气排除干净,但往往此时意外就发生了。由于地震坍塌、高处坠落等因素,颈椎最易受到损伤,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突然后仰过深(这种后仰动作在急救医学上称为“鼻颌位”),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致命性二次损伤。

十、被困时呼吸忌快而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险情灾难降临时,人们处于惊慌失措或过度恐惧的状态时,呼吸容易急速,换气频率加快。但快而浅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呼出过多,而人体呼吸机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碱中毒,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组织释放氧受阻,致机体缺氧更进一步恶化;由此而导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1、生殖器官疾病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肌瘤等均可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而导致流产。宫颈严重裂伤、宫颈内口松弛可导致胎膜早破而发生晚期流产。

2、遗传基因

缺陷有50%~60%的早期自然流产是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3、免疫功能异常

妊娠对母亲而言如同一个同种异体移植物,胚胎、胎儿与母体间存在复杂而特殊的免疫学关系。若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则可引起母体对胚胎、胎儿的排斥而流产。

4、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未能很好控制的严重糖尿并黄体功能不足等,均可导致流产。

5、全身性疾病

妊娠期患全身性感染,高热等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细菌和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可使胎儿死亡导致流产。孕妇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引起流产。孕妇患慢性肾炎或高血压病,胎盘如发生梗死也能引起流产。

6、创伤严重休克、子宫创伤

(如手术、直接撞击、过度性生活)亦可导致流产。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精神因素也可引起流产。

7、环境因素

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线、高分贝噪音、高温、微波辐射等,均可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引起流产。

8、不良习惯

孕妇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吸食毒品等均可引起流产。

准妈妈如何预防先兆流产

1、多吃富含维e的食物

女性预防先兆流产要加强营养,维生素E有保胎作用,孕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松子、核桃、花生、豆制品等。

2、避免危险家务

做家务时避免危险性动作,如登高等。尽量避免持重、攀高、奔跑等,以免外伤。

3、有阴道炎要及时治疗

对于病症来说,生殖道炎症是诱发流产的原因之一,特别需要保证外阴清洁尤为重要。如果发生阴道炎症,应立即治疗。

4、有原发疾病不宜怀孕

患有结核、贫血、肺炎、甲状腺疾病,以及体质欠佳的女性,容易发生先兆流产,所以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病愈后再考虑怀孕。

5、减少使用辐射性物体的时间

预防先兆流产要尽量远离可能有污染的环境。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砷、汞、放射线等。少去公共场所,预防疾病感染。减少和电脑、手机等辐射性物体的接触时间。

6、有流产史多加留心

预防先兆流产要注意对有流产史的准妈妈,可于再次妊娠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孕激素安胎,子宫颈口松弛的准妈妈可在孕14周左右行子宫颈口结扎术,在预产期前去除结扎。

7、不宜进行增加腹压的活动

由于孕妇在孕早期,胎盘附着尚不牢固的特点,因此预防先兆流产要特别注意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负重劳动,如提水、搬重物等。

本文Hash:64e1094b3e639a9ad96b6b1c59ef6577e557f014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