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便秘的坏习惯有哪些?这4种要格外注意

导读: 导致便秘的4种坏习惯 1、长期服用便秘药 2、有大便意却不如厕 3、如厕不认真 4、常穿塑身衣 便秘怎么缓解? 及时喝水 合理锻炼 纤维食物少不得 按时排便

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中国人就有1人受便秘困扰,而当中男性便秘居多。大多数人的便秘都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习惯而引起的。出现便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那么,生活中有什么坏习惯会导致便秘呢?

导致便秘的4种坏习惯

1、长期服用便秘药

等上一两天,如果没有便意,就开始服用便秘药,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健康的大敌。一开始总是有效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便秘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道蠕动的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都不能自己蠕动了。所以说,不是非不得以,不要吃便秘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2、有大便意却不如厕

早饭后过了30多分钟,隐隐约约感到有了便意,本来想坐在马桶上从容大便的,可是看看表,快迟到了。是拉还是不拉呢?正在犹豫的时候,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张生气的面孔,谁的?当然是上司的。最后只得放弃大便,匆忙奔向单位。有过这样经历的职场人应该不在少数吧。还有,坐地铁或者开车的途中,感到有了便意,可是没办法呀,只能忍着。心里想着等到了单位马上就去洗手间,可是一到单位,又要开例会,又要小组讨论,三下五除二,一上午就这么忙忙叨叨地过去了。最终,便意就在这样的忙碌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错过。

3、如厕不认真

总有这样的一些人,去厕所的时候肯定要拿本书或报纸。这其实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大便不畅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看着书、报纸,似乎很悠哉,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0分钟以后,如果您还坐在马桶上,就会给肛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肛门的健康就是这样悄悄被破坏的。

4、常穿塑身衣

在日本一位教授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对象是穿束腰腰带的女学生和不穿束腰腰带的女学生,让她们吃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量,然后观察其排便量,研究结果表明,穿束腰腰带戴胸罩的女生的排便量比不穿戴此类衣物的女生少很多。这位教授指出,原因在于紧身衣钝化了副交感神经。

便秘怎么缓解?

时下许多人都面临着便秘这个困扰。出现便秘先不要着急服药,也许以下的方法能够帮到你哦。

及时喝水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两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上午、下午要再各喝两杯水。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合理锻炼

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纤维食物少不得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少吃药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按时排便

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因此,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导致便秘的饮食习惯有哪些,怎么有效缓解便秘

如果你出现了便秘的情况,你就先要清楚是不是自己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为不当的饮食习惯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小编今天列举了一些容易导致便秘的饮食习惯,以后注意了!

1、饮食过于精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鸡、鸭、鱼、肉等荤食吃得越来越多,谷类食物吃得越来越少,且以精米、精面为主。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据我国居民营养调查发现,平均每人每日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已由过去的26克下降至17克。

3、吃辛辣食物

辣椒、葱、蒜等辛辣食物有助火伤津液的副作用,容易使肠道内津液缺乏而生便秘。如果是喜欢吃辣的朋友,应该注意在吃辣的同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另外吃辣上火也是便秘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有必要的时候,应该多喝一些汤水和凉茶来降火。

2、食量太小

节食减肥的女性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大肠内容物中,一半左右是微生物发酵物,而微生物要靠人体没有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来供养。一旦食物总量低到一定程度,食物残渣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不仅引起胃里的饥饿感,还让肠道瘪瘪,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来刺激肠道蠕动,自然就会失去正常的排泄功能。

4、饮水不足

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来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吃太多又干又咸的油炸、熏烤、炒货,身在干燥地区却贪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会剥夺人体消化道内的水分,容易造成便秘。

怎么缓解便秘?

及时喝水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两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上午、下午要再各喝两杯水。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纤维食物少不得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少吃药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适度的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于改善便秘很有好处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缺乏运动可使脏腑功能低下,而诱发便秘。西医学也认为腹肌、膈肌无力是造成便秘的因素之一。因此提倡便秘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如跑步、散步、体操以及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并经常进行自我腹部按摩,以改善气血流通,促进胃肠蠕动和便秘的康复。

每天喝2杯以上酸奶

酸奶对调整胃肠功能最有好处,可以治好因为滥用泻药肠道功能紊乱的问题。注意坚持2周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定要含活菌的纯酸奶,稀的酸奶饮料没有作用。

治便秘常犯的错误都有哪些,预防便秘需要从这些饮食习惯开始


“便秘不是病,解不出来真要命”,为了解决这件尴尬事,很多人拼命吃“通便”食物,没想到便秘反而越来越严重,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在食疗治便秘的过程中,有人犯了一些小错误,下面了解一下哪些错是大家最常犯的。

错误1:饮食清淡不吃油或者少吃饭

许多人一出现便秘,就以为是自己大鱼大肉吃太多,转而吃得特别素。其实,便秘的人也需要吃些油,因为人体需要油脂的润滑,缺少了会加重便秘。

还有很多人相信少吃饭会缓解便秘,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因为肠道是需要食物来刺激促进排便的,如果食物吃得不够多,粪便没有足够的原料,当然排不出来。因此便秘时不要拒绝吃饭,否则会加重便秘。

对于一直靠节食减肥的人来说,也可能因为上述原因而便秘。

错误2:吃高纤维食物忽略喝水

很多人相信膳食纤维有助排便,因此便秘时就大量吃高纤维食物,但忽略了喝水。

其实,粪便要在大肠内形成体积,除了纤维之外,还要有水分帮助其膨胀,这样才能对肠道产生刺激。

所以如果吃很多纤维,但是水不够,纤维膨胀不起来,粪便体积小又密实、干硬,在肠道中运送反而更慢。

此外,大肠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回收粪便中的水分,身体越缺水,粪便越干燥,便秘越严重。许多人可能还以为自己是“顽固型便秘”,其实只是喝水太少。

需要提醒的是,果蔬中的膳食纤维的确可缓解便秘,但过量食用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的人多吃反而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错误3:香蕉吃得不对

一般人都认为,香蕉是润肠的。其实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因为,没有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

一般来说,将香蕉放在通风处存放至表皮有黑斑,但内里质地并未改变时吃最好。提醒大家,吃香蕉时也要多喝水。

错误4:大量喝茶

喝茶“清火”,能改善便秘,这也是十分常见的误区。其实,便秘者并不适宜多喝茶。因为茶有收敛作用,喝多了反而会加重便秘。便秘者只要多喝水就可以,饮水量要比平时多2~3倍,分成8~10次喝。

便秘应该如何预防?

1、日常饮食的调节:

(1)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五谷杂粮、蔬菜(萝卜、韭菜、生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梨等)。

(2)摄取足够水分。每日进水量约2000毫升。每天清晨空腹饮1杯淡盐水或白开水或蜂蜜水,均能防治便秘。

(3)饮食中摄入适量植物脂肪,如香油、豆油等,或食用含植物油多的硬果,如核桃、芝麻等。

(4)适当食用有助润肠的食物,如蜂蜜、酸奶等。

(5)可经常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药粥,如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等。

(6)少吃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饮酒或浓茶。

2、生活调理: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每天早饭后定时排便,根据“胃——结肠反射”的机理,进餐后易于排便反射的产生。

(2)养成集中精力排便的习惯。上厕所不宜看书报、听广播、抽香烟等,消除一切分散诱发便意及延长排便时间的不良习惯。

(3)不能忽视便意。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容易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

(4)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注意腹肌的锻炼,如仰卧起坐、跑步、跳绳等活动。避免久坐、久 卧、久站。

(5)自我腹部按摩,简单的方法为: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6)自我保健,经常做体操、缩肛训练、气功、太极拳等。

本文Hash:d96389033e38ee44627795e3c5b69f41028bab60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