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右肺中叶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凡能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压迫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支气管的炎症病变均可引起,结果导致肺炎和肺不张。本病征病因可为非特异性肺炎及淋巴结炎,引起其周围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造成阻塞,引起中叶不张,或中叶本身炎症引起。严重者可累及胸膜。支气管淋巴结核、结节病等均可引起本病征。有学者提出支气管异物或肿瘤引起者,不包括在本综合征内。归纳起来引起中叶综合征的病因有3类:结核(如原发型肺结核)、右肺中叶的炎性病变和其他(组织胞浆菌病、结节病等)。小儿中叶综合征常合并哮喘,尤其在哮喘持续状态时,可能与肺泡表面张力因子缺乏有一定的关系,缺乏的原因或与pH及氧张力改变有关,但有待进一步证实。小儿肺中叶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个家庭中5个小孩,其中3个小孩患肺中叶综合征。30例小儿肺中叶综合征患者中,男9例,女21例与哮喘患儿男孩多于女孩不同;同时发现1例生后2周出现肺中叶综合征,其姐亦在生后第1个月有呼吸困难与喘息,经检查两姐妹均有IgA缺乏,从而考虑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1、解剖学特点

右肺中叶易患肺不张是由于中叶支气管较其他支气管相对细长,开口位于上下叶肺淋巴引流的交汇处,周围有淋巴结分布,因此易受肿大淋巴结的压迫和侵蚀,形成狭窄和梗阻。中叶支气管不仅细长,且与右总支气管呈锐角相交,故引流不畅,易为先天性分泌物及黏膜水肿所阻塞。另外由于中叶较小,位于上下叶之间,解剖学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缺乏侧支通气,更易发生肺不张。

2、炎症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时,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中叶支气管而引起中叶综合征。此外,肿大的淋巴结腐蚀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穿孔,干酪样组织和肉芽可阻塞中叶支气管,引起中叶综合征。由右肺中叶本身的炎性病变所致,中叶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使管腔变窄,管腔充满黏液、白细胞及其碎屑,使支气管引流受阻。所引流的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支气管,更易使其发生梗阻。梗阻又加重感染,使淋巴结更为肿大,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Dees报道30例右中叶综合征患儿中,23例呈特异反应性体质,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提示有感染存在。

3、病理分期

(1)第一期(肺不张期):此期有急性淋巴结炎和中叶肺不张的症状,但无梗阻性肺炎的症状。

(2)第二期(梗阻性肺炎期):有梗阻性肺炎,形成本病征最初的临床症状,在此期间,X线表现与一般肺炎难以鉴别。

(3)第三期(恢复或进展期):若治疗得当,淋巴结缩小,引流通畅,炎症消退,梗阻消失,肺不张张开。若治疗不当,梗阻持久与反复肺实质性炎症,会形成支气管扩张和肺组织慢性纤维化,甚至会形成肺脓肿或脓胸。

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根据病因分类,通常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

包括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弥漫性系膜硬化、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硬化。

2、继发性

可继发于感染(先天梅毒、先天性毒浆原虫病、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风疹、肝炎、疟疾、艾滋病等)、汞中毒、婴儿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尿毒综合征、甲髌综合征、Drash综合征、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已明确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发病机制渐渐得以阐明。1966年对57个芬兰家系进行遗传调查,明确此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现知其缺陷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13.1。1983年以阳离子探针PEI检测5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现GBM的阴离子位点数量减少,该作者认为硫酸类肝素的减少是引起本征中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通透性增高的原因。1998年报告本症有肾小球足突间的裂孔隔膜上nephrin的异常,为编码nephrin的基因NpHSI突变所致。

2、病理改变

病理所见因病期早晚不一。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肾小球可能正常,也可能呈现局灶节段性硬化,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呈现弥漫性肾小管囊性扩张。在疾病的晚期阶段,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塌陷,呈现弥漫性硬化;肾小管广泛扩张、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有人曾称本征中最具特色的改变是近曲小管囊性扩张,被称为“小囊性病”,但发现肾小管的这一病变可能系获得性者,是由于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和(或)小管内尿流受阻,致未完全成熟的肾单位出现小管囊性改变。免疫荧光检查病早期无Ig和补体沉着。免疫电镜检查显示足突间裂孔隔膜上nephrin异常。电镜示内皮细胞肿胀,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基膜皱缩等。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1、发病原因

本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游离胆红素转化为结合型胆红素过程中有先天性缺陷,致临床出现黄疸。

2、发病机制

本病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醛酰基转移酶,以致不能有效地形成结合胆红素,使胆红素在血液中滞留而引起黄疸,黄疸按病理分类为肝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的先天性缺陷,即游离胆红素转化为结合型胆红素过程中有先天性缺陷。

鉴别黄疸 要从察言观色开始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不必中断哺乳 如果经过种种检验证实,是因为喂母乳引起黄疸的话,也不必中断母乳的哺喂,除非指数高到需要换血的地步,可暂时停止哺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消退后再重新喂母乳。

照顾好宝宝要学会察言观色 由于只要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是病理性黄疸,因此出院后对宝宝的观察非常重要。首先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担心了。

以下是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

1、仔细观察黄疸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4、勤喂母乳。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不知道宝宝吃得够不够的妈妈,可以观察尿尿的次数,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但还是要观察宝宝后面的情形变化,如果黄疸退了又升高就绝对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本文Hash:cafd12831cefb2fe4b9bc41cc4230b248653836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