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中国红十字会各机构的很多行为受到大众质疑,尤其是捐款使用不透明,饱受诟病。前段时间,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刚刚被曝光使用办公经费到豪华酒店招待客人。这次,20岁的女孩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商业总经理”,而且还炫富,很容易让人联想其捐款的用途可能出问题了。网络炫富风愈演愈烈在百度词条上搜索,与炫富心理相关的帖子不计其数。现在网上就出现了红十字的炫富女。最近网上可谓频频出现了不少的炫富女,感觉就像炫富成了潮流。其实不管红十字炫富女是否是炒作,但是炫富还把红十字来作为炫富的宣传,这也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我们一起细数一下网上出现的炫富“女”。雅阁女2006年8月9日,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蛮横白领美女自述:我开本田砸你破车》,在视频中,一个女孩声称自己是“高贵、有品位的高级白领”,而她开的是“豪华、高贵的本田雅阁轿车”。一天,一辆QQ车把她超了,她就把QQ车拦下来,砸烂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女子很快遭到大量网友的抨击,网友们给她取了个绰号——“雅阁女”。虽然已经引发众怒,但“雅阁女”后来又发布了四个视频。视频中,“雅阁女”一如既往以高高在上的语气,宣称自己如何高贵、有钱,鄙视穷人。9月19日,“雅阁女”再次发布视频《工资三千元以下的都是低等人》。这个视频随后引发了几乎整个网络对“雅阁女”的讨伐。在“青娱乐”网站,关于“雅阁女”帖子的点击量超过580万次,成千上万网民发表评语对她展开口诛笔伐,最多一天,网民评论超过一万条。另外还有不少网友同样以视频的方式,对“雅阁女”进行批驳。烧钱男去年10月,一个在博客上炫耀奢侈生活、鄙视穷人的上海男青年遭到网友炮轰。因一张用大把钞票点烟的图片,他被称作“烧钱男”。由“烧钱男”想到“雅阁女”,他们都属于中国新富阶层,他们的典型特征是“炫富”、“飙富”,鄙视穷人。网络炫富是浅薄无知面对网络炫富现象,总会惹来网友的板砖一片。网友们普遍认为,网络炫富行为分明就是把无知当做性格,是生活庸俗化的表现。网友“baolongtu”表示:“钱只是我们这个社会流通的一种工具,它和我们手中的锤子一样,你用完了,就该别人用了;人品与学识才更重要,只要你得到了,别人是拿不走的。还有就是,幸福来源于综合因素,不只是钱的多少。”假若网络炫富行为不是炒作,而是活生生的事实的话,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正值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这种让人堪忧的事情为何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呢?别拿网络炫富太当真。网友“平凡”表示,面对网络炫富,很多人异常气愤,对这些炫富人士表示怀疑的,有之;对这些炫富人士回骂的,有之。他觉得,对于网络炫富,我们大可以忽视。这位网友同时认为,网络中还有些没有证实的炫富,想必很多也是PS、伪造的“富”。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并非是为了炫耀自己手中的钱,而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吸引大众眼球,以达到宣传自己,炒作的目的。面对这个目的,我们的任何关注,甚至是回骂,就都已经着了对方的道。不管社会如何骂声四起,他们是不会在乎的。最终是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炫富’这种行为的存在无不显示出我们社会群体中所存在的浅薄以及公德心的缺失。”在分析导致这种
行为的原因时,网友“一言”表示,青少年中的这种网络炫富行为是家长对青少年价值观缺乏引导的直接恶果,这样的“无知”绝对不应成为一种引领价值观的标新立异!“怎样帮助青年人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而结合理想,为他们找到一个或多个对成长有益的偶像十分迫切而且必要。”网友们纷纷呼吁应引导青年人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弥补价值缺失。“面对金钱的诱惑,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告诉孩子钱是什么,怎么来的,这十分必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只有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金钱观教育,长大成人后他们才能对金钱抱有正常的心态,处理好人与金钱的关系。”专家:炫富者需做心理咨询网络炫富作为热门社会话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权威媒体评论:“这种现象,是财富成为成功标志的当下,人们对财富急速占有的欲望达到了顶峰的表现。反映出富人希望用财富引来更多人的羡慕,而一些人上羡富、下欺贫的畸形社会心理,是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的副产品之一”。“在网络上炫耀都是虚荣心在作怪。”有心理学家指出,许多爱在网上炫耀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寻求自我肯定的心理。“就像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一样,证明自己很有价值与地位、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但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则取决于炫耀者自己的价值观。”心理学家进而表示,炫富辱贫是一种攀比心理,炫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满足感,其行为背后则是渴望被人尊重。网上炫富一族,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他们自己的自卑心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受不到他人的重视而在网上炫耀自己的奢侈,这是自卑心理作怪,这种人最需要做心理咨询。与此同时,有专家警告,当千万个“雅阁女”、“烧钱男”蜂拥而来,网络“炫富”已经上升为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正确地行使网络带给自己的言论自由,慎重对待由千万个个体传播汇聚而成的网络传播的社会效应。“现在许多媒体都在宣传年轻人应该追求‘炫生活’,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将自己的‘优点’贴在网上引起围观,更可恶的是,有些人是利用恶俗的炫耀手段来进行炒作。”有媒体提醒,真正应该加以关注的是,这种现象背后的商业炒作。有人借助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制造话题,利用人们猎奇、评判的心理,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这非常可怕。
本文Hash:8fd8bafca6c36c032882987a231782001445eea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