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8大护理重点?宝宝肺炎的8大护理重点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减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生命。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一、护理

1、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

2、吸氧间歇氧气吸人,多采用面罩或头罩法吸氧,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早期吸氧可提高肺泡含氧量,但浓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久,以防氧中毒。一般缺氧者l~2L/min。严重缺氧者2~4L/min,并密切观察用氧效果。

3、雾化吸入每天对患儿进行雾化吸人1次/4h,每次15~20min,在雾化吸入中加入a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有利于痰液吸出。

4、翻身和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此外,在翻身的同时可叩击背部,促进分泌物松动排出。

5、背部叩击通过有节律的叩打,对呼吸道一肺部直接震动,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叩击的动作轻快,我们常用叩击器,软的面罩或是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叩击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青紫。胃管喂养后30min内不能进行此操作。在喂养或吸痰前30~45rnin改变体位后再叩击。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对于使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48~72h及有肺出血、体重低于1.0kg的早产儿不能进行此操作。

6、吸痰每次体位引流,拍背、雾化后给予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先吸口腔内再吸鼻腔内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喘息和哭叫时将分泌物吸

入肺部。吸痰压力为100mmHg,每次不能超过15s,若吸痰后出现青紫。可加大氧流量10%~15%。吸痰时要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而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7、用药护理每日液量均匀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3~4滴/min,最快不应超过每公斤体重每分钟2滴,严禁在短时问内输入大量液体。以免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应用强心药

时,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做好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并发症观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180次/min以上、心音低弱、喘憋、紫绀加重等心衰的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及镇静等药物。并执行心衰护理常规,使患儿保持安静、减轻心肺负担、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并发硬肿、出血、脓胸、肺脓肿、败血症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时实施对症处理。

二、出院指导

病愈初期一般体质较弱,极易重感,因此应指导家长加强喂养,尽量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应及时添加代乳品,以保证营养,增强体质。居室阳光充足,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新,避免受凉。尽量减少探视人员,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宝宝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

一、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

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三、新生儿黄疸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四、脐带

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如脐部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撤上磺胺粉,再用消毒纱布包盖。干瘪的脐带多在3~7天内脱落。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轮周围发红有感染现象者,应积极作抗感染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五、大小便

出生后第一天排出黑绿色胎便,哺乳后渐变黄色,糊状,每天3~4次,小便每天十数次。每次哺乳前应换尿布。注意大小便次数、性质,发生异常应即时处理。每次大便后应洗净臀部,除以10%鞣酸软膏,以保护臀部皮肤。

六、皮肤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擦伤感染,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尿布应经常更换。出生后应立即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擦去胎脂,以防其分解或脂肪酸后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特别是颈、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屈曲处。以后每日应洗澡或擦澡一次,于皮肤皱摺处撒滑石粉少许。

七、眼及口腔

每日应检查眼及口腔。如发现眼有分泌物,可用0。25%氯霉素或其它眼药水点眼。如发现口腔有白膜,多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称"鹅口疮",可用2%龙胆紫涂抹。

八、免疫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lgG,从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有免疫力,其自身主动免疫力则尚未充分发育。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差,免疫反应不及时。由于体内缺乏lgA,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又因所产生的lgM有限及缺乏补体和备解素等,致其粒细胞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杀伤力弱,故易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以预防感染。出生24小时后,须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新生儿肺炎护理有8大招?宝宝肺炎护理有8大招


新生儿肺炎如何护理

1、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

2、吸氧间歇氧气吸人,多采用面罩或头罩法吸氧,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早期吸氧可提高肺泡含氧量,但浓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久,以防氧中毒。一般缺氧者l-2L/min。严重缺氧者2-4L/min,并密切观察用氧效果。

3、雾化吸入每天对患儿进行雾化吸人1次/4h,每次15-20min,在雾化吸入中加入a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有利于痰液吸出。

4、翻身和体位引流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此外,在翻身的同时可叩击背部,促进分泌物松动排出。

5、背部叩击通过有节律的叩打,对呼吸道一肺部直接震动,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叩击的动作轻快,常用叩击器,软的面罩或是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叩击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青紫。胃管喂养后30min内不能进行此操作。在喂养或吸痰前30-45rnin改变体位后再叩击。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对于使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48-72h及有肺出血、体重低于1.0kg的早产儿不能进行此操作。

6、吸痰每次体位引流,拍背、雾化后给予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先吸口腔内再吸鼻腔内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喘息和哭叫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吸痰压力为100mmHg,每次不能超过15s,若吸痰后出现青紫。可加大氧流量10%-15%。吸痰时要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而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7、用药护理每日液量均匀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3-4滴/min,最快不应超过每公斤体重每分钟2滴,严禁在短时问内输入大量液体。以免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应用强心药时,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做好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并发症观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180次/min以上、心音低弱、喘憋、紫绀加重等心衰的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及镇静等药物。并执行心衰护理常规,使患儿保持安静、减轻心肺负担、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并发硬肿、出血、脓胸、肺脓肿、败血症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时实施对症处理。

本文Hash:63c3c73c55ff83ee3537c34486c52f3df91a3b66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