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解读生男生女的原理

导读: 生男生女 中医观点一:生男生女与夫妻元气有关 中医观点二:生男生女与夫妻年龄有关 西医观点一:母亲碱性体质易生男孩 西医观点二:丈夫体液呈碱性利于生男孩

  对于很多传统的家庭来说,生男还是生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惜用各种方法想生一个男孩传宗接代。不过,解决问题要从源头来。首先还是要了解一下

生男生女

的“原理”,在这个问题上,中医与西医各有不同的解读。

  

中医观点一:生男生女与夫妻元气有关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在中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氛围之下,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古人也早已对生男生女进行研究了。

  古人说:“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阴血先至,是指女子的性高潮在前,男子的性高潮在后,这就叫“血开裹精”,生男孩儿的概率就高。

  一般说来,女人元气足,则性高潮快;元气不足,精少,则性高潮慢、或无。如果男子先兴奋,而女子的反应特别慢,阳气不充足,那么男子先达到性高潮,女子的性高潮在后,精散后会裹住血,因为女子是以血为主的,血在里面自然生女孩儿的概率就高。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生男生女这件事情,跟夫妻的元气及情绪有关。

 

 中医观点二:生男生女与夫妻年龄有关

  古人又说,“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 也就是说,如果父亲要比母亲年轻的话,一般容易生产羸弱的女孩子;如果母亲身体强壮,父亲身体偏孱弱的话,容易生男孩,同时男孩的身体也相对偏弱。那么如何帮助生出来的身体羸弱的男孩女孩强身健体呢?中医认为,补羸女则养血健脾,补弱男应壮脾节欲。由此可见,因为男女的年龄也跟元气有关,所以对生男生女也有些影响,

  

西医观点一:母亲碱性体质易生男孩

  而西医在生男孩儿还是生女孩儿上,与中医在理论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比如说,他们认为如果母亲是碱性体质,就更易生男孩儿;如果母亲是酸性体质,就更易生女孩儿。

  随着排卵周期的循环,阴道和子宫颈部的酸碱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安全期呈酸性,排卵期呈碱性;但是如果母亲是酸性体质,在排卵期时就依然呈酸性。此时同房,X精子倘能凭借自身特有的耐力和耐酸的优势,大多可勉强通过,进入输卵管,而Y精子通过酸性环境已元气大伤,大多中途夭折,剩下者也已奄奄一息,故生女孩的可能性较大。

 

 西医观点二:丈夫体液呈碱性利于生男孩

  有资料显示,丈夫体液呈酸性对于生男孩也是有不利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丈夫精液呈弱碱性,妻子多生男孩;呈弱酸性,妻子多生女孩;呈中性,生男生女的几率相等。美国航天航空医学研究中心,曾对148名职业运动员、64名战斗机驾驶员和25名宇航员的子女的性别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子女有96%是女孩,主要是由于他们要消耗很多的能量,使肌肉和体液中积累了较多酸性代谢物乳酸、铜酸,从而使可生出男孩的Y精子比X精子的活力失去得更多更快,这样他们所生的子女就很少有男性了。

  所以,丈夫欲生男孩,应使体液维持弱碱性,方法是孕前停止激烈运动,减少能量消耗,日常应多摄入一些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若欲生女孩,应略微使液酸化,办法是增加运动量和经常做室内体力劳动,日常多进食些酸性食物如大米、鱼、肉、禽蛋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性生活太过频繁的话,容易生女孩儿,因为性生活频繁容易导致体质偏弱,体质弱就容易生女孩;而如果比较寡欲、节欲,生男孩儿的几率就会大。

中医解读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不孕的身体症状解读

祖国医学几千年悠久历史,毒副作用较小,用药期间就可以受孕。中医代表方剂有:促孕散、种子金丹、赞育丹等。“种子必先调经”,中药调任,促排卵,通输卵管,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内分泌紊乱的不孕不育确实效显著,费用低廉,婴儿健康。

中医认为凡女子不孕以肾虚为根本,或为素体亏虚,禀赋不足;或为不慎房事,损伤肾精;或久病多产伤肾。脾为后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源而致不孕。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亦可使女子不孕。论治则当安五脏、通气血,调经种子,孕育乃成。

中医论导致女性不孕有三大因素:

1、宫寒肾虚

中医谓之女子属阴,子宫容易受寒,阴寒内盛,加之肾气虚弱,肾精不足,冲任亏虚,则经乱无期,不能受孕。

2、肝郁脾湿

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脾虚内湿,则血脉失畅,气血不和,痰湿留瘀,月经失调,以致不孕。

3、血瘀气滞

女性以血为本,以气为顺,血和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血不和,气滞血瘀,百病则生,不孕因此而成。

女性不孕的身体症状有哪些呢?

私处毛发“疯长”。如果发现大腿内侧的毛发愈发浓密,有向腹部转移的倾向,而且从三角形越长越像正方形,那可能预示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也许是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雄性激素占了上风所致。“PCOS会刺激毛发生长,扰乱排卵,很多女性会因此无法正常受孕。一般,我会要求这些患者服用降糖药物,降低胰岛素水平、减肥(减肥食品),以平衡性激素,重建排卵功能。

按压指甲后会变白。所有人按压指甲后都会变白。但如果持续近十分钟都没有恢复,那可能是贫血或缺铁的预兆。许多女性,尤其是月经期出血较多者,都会贫血。严重贫血者会出现性欲减退,即使怀孕(怀孕食品),也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贫血女性应该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铁剂。

嘴唇容易干。这要么是缺水,要么是缺少维生素A。如果是后者,那可能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年轻女性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除了多吃鸡蛋、牛奶,女性还应该咨询专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营养(营养食品)补充剂。

手指莫名肿胀。排除了高盐摄入、服用避孕药等原因,就要考虑是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惹的祸。它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导致代谢紊乱,怀孕后则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出现这一症状的女性必须及时就医。

嘴角有白色的皮屑。霉菌感染不光会发生在下体,也可能会感染口腔,甚至可能“从下向上蔓延”。如果嘴角长期有白色皮屑,那应该看看皮肤科或全科医生,以明确病因。

乳腺增生的高危人群解读,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配方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25-39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因为这段时间是女性性机能最旺盛的时期。表现为乳房的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地生长一些肿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经前、劳累后或是生气(中医称气郁)等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经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疼痛一般是胀痛,很少有刺痛感。应该提醒的是,乳腺增生有转变为乳腺痛的可能,所以如果患乳腺有增生时间较长者则应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般来说,妇女多愁善感,一不顺心则心肝之火勃然而起,而肝经又通乳循行两胁,导致气郁痰凝于乳。所以,中医一般采用舒肝解郁、行气化痰的方法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乳腺增生有哪些高发人群

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形成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属于病理性的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大约50%的育龄妇女都有小叶增生,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不均衡或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较强有关。2010年左右,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有人把乳腺增生称为妇女的“现代病”,是中年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30岁—50岁最高峰,青春期及绝经后则少见。那么,为什么乳腺增生易在30岁—50岁这个年龄段发生呢?其原因如下:

1、乳房的症状同步于乳腺组织变化,即随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也即随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周期变化,发生周而复始的增生与复旧。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组织学变化就是乳腺本质的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这种现象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的结果。

2、病人多系性激素分泌旺盛期,该病在青春前期少见,绝经后下降,与卵巢功能的兴衰一致。

3、从乳腺病变在乳房上不规律的表现,也说明是受内分泌影响引起。从临床上看,多数乳腺增生症病人发生在未哺乳侧,或不哺乳侧症状偏重。而未婚未育病人的乳腺增生症(尤其是乳痛症),在怀孕、分娩、哺乳后,病症多可缓解或自愈。

乳腺增生的病因有哪些呢?

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3、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 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

4、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此外,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能对付乳腺增生的中医药配方

中药内服法

中药:紫花地丁60g、蒲公英60g、牡蛎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香附12g、威灵仙12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9g、甘草9g。

用法:每剂药用开水浸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煨半小时,日服3次,每剂服2天,12剂为1疗程。

功效:软坚散结,行气止痛。治疗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等。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大黄、芒硝各5份,冰片1份。

制作:研末过筛(100目),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加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盖医用纱布或清洁手帕、乳罩固定,每日1换。

功效:药理直接作用于患处,可化瘀止痛。

中药食疗法

材料:瓜蒌、丝瓜络各15克,公英60克。

制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舒经通络,合适乳腺增生患者食用。

本文Hash:0b55609eae947188b4f7f9f280752c806c1db2c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