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体虚孩子才适合冬季进补

导读: 没病的孩子无需进补 七成广东小孩不宜吃“固元膏” 三类体虚孩子可进补 1、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孩子 2、平时体弱多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的孩子

没病的孩子无需进补

万力生指出,不少父母爱子心切,为了让孩子长得快,长得结实,擅自给孩子服用滋补品,如蜂乳、花粉、鸡胚、蜂王浆等,“孩子服用不久后,女孩子出现两侧乳房增大,甚至会发生阴道出血,男孩子出现长胡须,体毛多,睾丸、阴茎长大,阴茎勃起增加等性早熟现象。”

其原因何在?原来,科学人员经过放射分析,发现滋补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样物质或睾酮样物质,“儿童长期服用较多的补品后,可产生内分泌紊乱,其血液中的雌二醇或睾酮浓度要比正常儿童多许多倍,促使性发育功能提前启动,以致发生性早熟现象。”万力生解释,还有,小儿长期大量服用滋补品,不仅会拔苗助长,导致性早熟,而且还可能造成患儿身材矮小。因此,身体发育好、没有疾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物来进补的。

七成广东小孩不宜吃“固元膏”

近年来,冬季进补还流行吃“固元膏”。万力生指出,“固元膏”并非人人能吃,比如膏方类在北方和江浙一带特别适用,但来到广东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广东冬天的感觉并不非常明显,不如北方的冬天那样鲜明。在广东,气候偏热,湿热体质的人较多,10个广东小孩里面有六七个‘湿’的,有的是寒湿,有的是湿热。”万力生解释,“湿人”不适合吃固元膏,只有气血两虚的人才适合吃固元膏,湿热体质的人服用固元膏等膏方必定是一吃就上火,会有咽痛、肚胀、胃口不好等症状,还可能会诱发感冒、发烧。

因此,他建议,吃“固元膏”之前最好请中医把把脉,“不同体质的人应有不同的组方,体质湿热的孩子,感染风寒的孩子,消化能力不好的孩子,脾胃虚寒的孩子不宜吃。”据悉,近年由于不适当进补“固元膏”导致看门诊的小儿患者不断增多。

小贴士

三类体虚孩子可进补

“补”是对“虚”而言,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儿,因此,有虚症的小儿是可以进补的。关键是小儿进补应根据小儿特点,根据“虚”之所在,合理用药。万力生指出,有三类孩子是需要考虑在冬天适当进补的:

1、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孩子

此类孩子常有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的情况,发育较差,或有五迟五软的表现,五迟即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即头软、项软、口软、手软、足软。通常因母亲孕期或儿童饮食中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D、铁、锌、能量等摄入不足引起。还有一些夜间尿床的小孩,夜间小便尿在床上却不知道,这就是遗尿症,中医诊断为“肾关不固”。这类小孩,也可用膏方缓调身体,一般待体质强壮后,小便就能自控了。

2、平时体弱多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

对这些孩子进补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发病,还能增加抵抗力。但是在进补之前必须先服“开路药”,并且治好疾病。只有等到没有疾病,并且能够正常饮食,才可以进补。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的孩子

在儿科门诊经常有家长问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不长肉?”胃口不好的孩子,营养吸收得也不好,看上去人就比同龄孩子矮、瘦小,这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有关,因此要补肾壮骨、健脾养胃,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冬季如何进补呢?4种人最适合冬季进补推荐九款宜补中药


从中医角度来说,冬季是最佳的进补时机。那么,冬季如何进补呢?进补首选中草药,那么你知道适合冬季进补的中草药吗?

冬季进补的最佳人群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补充一点: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说的是肝脏在女性健康中的重要性,而女子因为生理原因,多处在血虚肝旺的状态,所谓的野蛮女友也与这个有关。因此,服用膏方,对于补充其气血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调整女性的情绪。

冬季进补的注意事项

首先,进补需辨识体质。“进补提倡‘食’之有道,不同的体质,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进补各不相同,切忌虚实不分,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过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所以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偏寒者往往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等,偏热者则往往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等,若不辨寒热妄自进补,很容易导致“火上浇油”。

其次,要避免进补单一。部分人喜欢按照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会对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影响,不利于健康。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温热的,会造成体内毒火旺盛,出现口干、嗓子疼等症状,不要过多食用。

再者,要切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了开支,又害了自身。长期服用没有必要的“补品”,无疑是增加了身体的负担,“冬季进补可以恢复体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但补过头了也不是好事,甚至会适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转凉就开始吃牛肉、羊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汤等滋补品,吃这些不但不能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反而会使那些燥热体质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最好是以食来代药。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不一定要药补。如多吃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宽胸的功效。多吃山药可以起到补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吃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

推荐九种冬季进补的中草药

1、黄芪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益气固表是黄芪主要的功效,所谓益卫固表,是指黄芪具有增强人体的防御 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所以,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黄芪含有黄酮类、皂苷类、胆碱类、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它对正常心脏能增强收缩功能,对衰竭的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保护心脏器官。黄芪能够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并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黄芪还具有保肝、造血、抗肿瘤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作用。

2、枸杞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枸杞适合血气两亏、高血压、体质虚弱、视力下降、贫血、慢性肝炎,中毒性或代谢肝病及胆道系统引起的肝功能障碍等的人士服用。特别适应于肾虚腰痛、工作繁忙的男性食用。

3、黄精

黄精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因为老年人(特别是秋冬季)不仅阳气较弱,而且阴气多有不足。黄精其性平和,作用缓慢,可作久服滋补之品,既有补脾气,兼补脾阴,又有润肺生津,益肾补精的作用。

4、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5、当归

女性冬季怎么进补呢?当归最适合。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6、三七

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7、山楂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8、天麻

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9、石斛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你适合冬季食补强身吗?冬进补后勿忘“四冬”

冬至过后,人们饮食上开始进入冬补的“模式”。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历来强调“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对于冬进补,中医有哪些食材和食疗方?

中医:秋冬养阴补益虚损

中医历来强调“阴阳平衡”、“天人相应”,这也是中医养生和冬季进补的理论指导和依据。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之处身于自然环境中,既要保持机体内部平衡,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春夏生发须养阳,秋冬收藏须毓阴,冬季进补利于人体收纳、补益虚损、调和阴阳,储备能量,增强抗病免疫机能。“秋冬进补,来年打虎”,是人们形象化的比喻。秋冬收藏须毓阴,冬季进补利于人体收纳、补益虚损、调和阴阳,储备能量,增强抗病免疫机能。

广义的冬季进补包括冬季食补,比如我们在冬至进九后,喜欢炖食老母鸡,体质虚寒者在冬季适当进食狗羊偏热食物,肺虚易感者多进养阴补肺食物以为食疗等等;狭义而言,这里通常是指冬季进服膏滋。

补虚辨证有技巧

是否人人都可以通过进补?只有阳虚体质的人群需要通过温补暖身,其他的人群进补要辨证,否则可能会发生“火上浇油”的情况。如对阳虚体质人群来说十分有益的羊肉,则不适合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如容易出现口干、潮热、盗汗、消瘦。舌红少苔等情况,进补就应该注重滋阴、养阴,少吃羊肉、牛肉等助阳食物。如果盲目乱补很容易让内火更重。需强调的是,对于虚症患者,无论在药补、还是食补,都不应盲目,在面诊中医大夫后,医生通常会帮助做体质辨识,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这样才能充分了解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食物。

尽管冬季宜进补,但也不能乱补。阳虚体质的人群,进补首选的应该是温补类食物,如禽鸟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同时可以结合一些滋阴养气的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等,达到温阳补气的目的。

冬进补食疗方:

1、黄芪党参煲兔肉

中医认为兔肉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可以治疗由脾胃气虚而引起的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多尿,消瘦等症。黄芪,党参,红枣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故本炖汤适合面色萎黄,体虚疲倦,身体虚弱的人。

材料及制法:黄芪15g,党参15g,红枣3枚,兔肉150g。将兔肉洗净,再把黄芪,党参,红枣(剥开)洗净加入,同放一个炖盅内,隔水清炖2小时,调味即可。

禁忌:中医一些古籍上认为,孕妇不适合,兔肉不可以与生姜,橘子同食。

2、枸杞炒虾仁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功效,对肝肾不足所致腰酸遗精、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消渴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虾仁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通乳、滋阴、健胃的功效,对阳痿、肾阳不足、体虚乏力、乳汁不下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二者搭配有补肾助阳之功效,并且对阳痿、遗精、滑泄、尿频等症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材料及制法:虾仁500克、枸杞子50克、佐料等。将河虾仁洗净,控干水分;枸杞子洗净,用少许开水泡上。将河虾仁用精盐、鸡蛋清、干淀粉浆拌上劲,放入5~6度冰箱30分钟左右;取小碗放入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水淀粉、葱姜水,兑成炒菜汁。原锅上火,倒入炒菜汁和泡枸杞子的水,将河虾仁下锅连翻几下,撒上枸杞子,淋上热油,起锅装盘即可食用。< /p>

禁忌:阴虚火旺及有疮瘘宿疾者、脾虚便溏者少食,有海鲜过敏史的人要慎食。

3、萝卜炖羊肉

羊肉性热,入脾胃两经,补气壮阳、有补脾肾、壮筋骨、祛风寒之功效。萝卜有消积化痰、解毒行气之功效;古人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处方。冬天饮食比较肥腻,经常吃萝卜能行气润肠,排毒养颜,为冬季食补之良方。

材料及制法:羊肉500克,萝卜150克,鲜姜75克,白糖15克,精盐2克,味精2克,清汤750克,葱末、蒜末各5克,油30克。羊肉、萝卜均切成块。鲜姜去皮切成片。锅内加水烧开,下入羊肉块焯透捞出。锅内加油烧热,放入葱末、蒜末炝锅,加清汤,下入羊肉块烧开。下入姜片炖至羊肉八成熟,加白糖、精盐、萝卜块继续炖至熟烂,加味精,盛入汤碗内即成。

禁忌:羊肉热量比牛肉高,如果老人发生感冒或体内有宿热者应忌食。

冬进补后勿忘“四冬”

冬季人们多选择羊肉、牛肉、栗子等食物进补,因而饮食偏重高热、高脂,再加上冬天空气干燥,人体活动量相对不足,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积热,此时冬日“四冬”可以帮你舒缓体内积热。

1、冬笋

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需要注意冬笋含草酸较多,结石和痛风患者应少吃,并在食用前将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2、冬菇

冬菇热量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经常食用香菇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它适合各类人群,尤其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

3、冬瓜

冬瓜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对于冠心病、水肿腹胀等病症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冬瓜水分多而热量低,还有很多营养成分可以防止体内脂肪堆积,有消肥降脂功效。

4、冬枣

冬枣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糖类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有效保护肝脏,保护心血管。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胀气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胃炎、胃溃疡患者吃生枣时应去皮。

本文Hash:a1bdd7be874fd0bbe8f67af52037359959e0361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