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关元的作用

艾灸关元的作用

《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所说的“壮”是指塔状艾绒的量词,我们可不理会它。这里说的“脐下”当指关元穴,可见古代先贤是如何重视关元穴的。

艾灸关元穴能“令人长生不老”,不过,这“长生不老”之说肯定是不可信的,有些养生保健的功效倒是确实的。

关元穴在脐下四横指的位置,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艾灸关元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温而不烫,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适状态。灸到红晕为度。艾灸关元穴见效,腹内的寒气会立时觉消散。每次灸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或长些,依个体的舒适度为限,隔日一次或每周灸两次即可。

阴虚体质者艾灸关元,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配合下肢太冲等穴位,体质不同灸的穴位和治疗效果也不同。

常灸关元穴可治许多疑难杂症,无病者可养生,让你正气常存,邪气不犯。对那些“针药所不及”的患者,只有灸法才能帮你找回健康。

艾灸关元穴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艾灸关元穴最好?


艾灸关元穴最佳时间

古人有秋灸关元春灸气海的经验,意味着每年立春时灸气海穴,立秋时灸关元穴。为什么立秋选择艾灸关元穴?立秋前后几天适合艾灸关元?如何选择关元穴,立秋时如何正确灸?

灸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长期坚持灸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但选择季节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经:秋三月,这是平静的,天气急躁,地气明亮的……平静下来……热情。立秋是夏秋交替的时候,炎热凉爽,天地气清肃,万物色凋零,万粒回仓库的时候。关元人,关元精之门,关闭储藏。此际灸之,以顺收藏之时序,收元阳内固,金水相生,益真火,养。肾气,为冬天的隐藏做准备。安炉立鼎,元阳旺盛,内养脏腑,防风寒。因此,立秋时灸关元是适应季节变化,调和体内阴阳气的绝佳机会。立秋前后十日是灸关元的大好时机,但并不等于是只有这前后二十日可以灸关元,其实在整个八月份都可以坚持灸关元穴的。

关元的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姿势,关元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中心线上,从脐到耻骨上画线,将该线五等分,从脐下五分之三,即该穴。简单的来说在脐下四指处。

灸法:隔物灸或直接温和灸,隔日灸1次,连续灸10次。隔物灸可以把艾做成花生米大小的一半柱子,点燃后放在灸盒和灸盘上,放在穴位上就行了!

艾灸关元注意事项

1、室内温度要适中,防止感冒。

2、施灸前,详细询问病情,是否有禁忌。

3、按体质强弱,预制艾炷之大小,勿使太过或不及。

4、初灸时,艾炷燃烧的不可太近,被灸者以热为度,即可去掉,慢慢增加艾炷燃烧之程度,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好。

5、灸后,查其皮肤起泡否。如果有明显的泡沫,用消毒针抽出液体,用无菌包裹,几天后更换涂料,防止感染。

关元的功效与作用,艾灸常用部位以及作用


关元:古今医学家认为关元穴是起死回生的重穴,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痉挛阴肝经在任脉交会点,该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所有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怕冷、怕冷、排尿频率、排尿、腹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寒、中风脱证、虚劳薄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招穴,招穴是脏腑之气聚集在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灸关元促进肠道功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穴位,足部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缝线头端和脚后跟连接前三分之一,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第一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也充满了心灵。肾经之气就像源泉之水,来自足下,灌溉周身四肢。因此,涌泉穴在人体养生、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灸的作用

温经散寒

灸应用其温热刺激,发挥温经通瘫的作用。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因此,艾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滞凝涩引起的瘫痪证、腹泻等疾病,效果显着。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不断流动,按顺序运行,风、寒、暑、湿、干、火等外因侵入,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功能

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本文Hash:53cdcde545434a7324b59ab638c128a62791f56f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