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综合征的病因

绝经是妇女的一个生理阶段。绝经综合征是伴随卵巢功能下降乃至衰竭而出现的影响相关健康的一组症候群:起初为月经改变、潮热、盗汗、失眠以及泌尿生殖道症状;远期可发生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患。治疗最有效的是激素替代疗法,辅以钙剂、维生素D以及降钙素或植物药、中医药等。需要保护子宫内膜患者须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子宫缺失者则使用单纯雌激素治疗。激素替代疗法应用最低有效剂量。HRT的规范应用是使其“利”大于“弊”的关键。

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随后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

1、雌激素 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FSH敏感性降低,FSH水平升高。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很大,甚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系因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过多分泌所致。整个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只是在卵泡停止生长发育时,雌激素水平才急速下降。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妇女循环中仍有低水平雌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和来自卵巢的雄烯二酮经周围组织中芳香化酶转化的雌酮。绝经期妇女循环中雌酮(E1)高于雌二醇(E2)。

2、孕酮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仍有孕酮分泌。但因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良,导致孕酮分泌减少。绝经后无孕酮分泌。

3、雄激素 绝经后雄激素来源于卵巢间质细胞及肾上腺,总体雄激素水平下降。其中雄烯二酮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量约为绝经前的一半。卵巢主要产生睾酮,由于升高的LH对卵巢间质细胞的刺激增加,使睾酮水平较绝经前增高。

4、促性腺激素 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在正常范围,FSH/LH仍LH>1。卵泡闭锁导致雌激素和抑制素水平降低以及FSH水平升高,是绝经的主要信号。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绝经后GnRH分泌增加,并与LH相平衡。

6、抑制素 绝经后妇女血抑制素水平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指标。

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D14-D28)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

一、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

1。内啡肽学说:

由于内啡肤水平的变化可影响精神、神经因素,静脉内给内啡肽可增加催乳激素浓度。动物实验也表明,给予内啡肽后抗利尿激素增高。而内啡肽抑制剂钠络酮作用于内啡肽受体后可改变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且β-内啡肽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故提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黄体期内啡肽浓度改变所致。

2。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可由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引起;也可能由于组织对孕激素的敏感性失常所致。正常情况下,孕激素促进远端肾小管钠和水的排泄,而雌激素则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使水钠潴留,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可引起体重增加等征象。

3。维生素B6不足:

维生素B6可促进体内过多的雌激素的清除,缓和情绪和行为。缺乏维生素B6的话就有可能引起经前期综合症。

4。精神因素:

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均可使原症状加重。

二、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神经介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失常:

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学说:正常月经周期β一EP从排卵前开始升高,持续至下次月经前。而PMS患者黄体期的β一E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内啡肽抑制剂钠铬酮(na1axone)可以产生与PMS相似的症状。

2。激素改变:

(1)孕酮不足:

PMS常发生在有排卵的周期,黄体期孕酮水平下降或导致E/P比值的改变可导致PMS。

孕酮不足以致雌激素相对过多,而产生电解质平衡失调,细胞外液增加,出现头痛、水肿、烦燥、乳胀等。

(2)催乳素(PRL)排出量增多:

PRL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在动物比较显著而在人类则影响不大,可能仅作用于乳腺,影响其局部渗透压的平衡使乳房胀大、触痛。高PRL血症妇女很少有PMS症状。应用溴隐亭治疗,仅减轻乳房症状,而对其他症状疗效不显著等,使PRL排出量增多学说还缺乏可靠有力证据。

3。水、钠潴留:

醛固酮激素过高引起全身性液体潴留,常被用以解释PMS的形成。PMS患者的5一HT改变,使垂体促皮质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增加,从而影响电解质代谢,造成水钠潴留。

但也有研究发现PMS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不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内液体再分配,引起腹胀、乳房胀痛。

4。精神因素:

不少学者提出,精神社会因素引起身心机能障碍这一病因学说Parker综合许多学者意见,认为个性及环境因素对PMS症状的发生极为重要,症状的出现反映病人内心存有未能解决的矛盾冲突。

追溯病人生活史,常有较明显的精神刺激遭遇,如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和精神创伤、父母家庭不和、学习成绩低劣、失恋等,可能都是产生经前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且精神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重。

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病因

失眠、乏力、心情不好成为了当今社会众多年轻人的通病,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被神经衰弱所纠缠,痛苦不堪,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众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诱发病因,希望能帮助大家尽快脱离疾病。

1、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

2、长期情绪的压抑:如果一个人工作成绩较好,并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同的话,即使工作上压力较大,也还是能够承受。而有些人本身能力比较弱,而老板又看不到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努力,甚至有时说出一些有损他们自尊心的话,因而时常使他们感到委屈、不满和痛苦。在这种情绪之下,长期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就容易产生神经衰弱。

3、本人的个性特征:患神经衰弱的人,本身的个性特点也是发病的不可忽视因素。一般认为,在性格上比较内向、敏感、胆小、自卑、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依赖性强、控制能力较差的人较容易患上神经衰弱。

本文Hash:1b9b5b3b27fac9094406a21517d975fe40ac48d7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