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引起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导读: 发病机制

滴虫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滴虫呈梨形,后端尖,约为多核白细胞的2~3倍大小。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柱凸出。活的滴虫透明无色,呈水滴状,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生活力较强,能在3~5℃生存2日;在46℃时生存20~60分钟;在半干燥环境中约生存10小时;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45~120分钟。在Ph5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滴虫阴道炎患者的阴道PH值一般为5.1~5.4。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于月经前后,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的发作。它能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尿道或前列腺中。

发病机制

阴道毛滴虫属原生动物门-动物鞭毛虫纲-毛滴虫目-毛滴虫科-毛滴虫属,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为梨形或椭圆形,长7~32µm,宽5~12µm,无色透明,有折光性,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后鞭毛沿波动膜向后延伸,但不游离于波动膜之外。波动膜自毛基点向一侧,约占虫体的一半。细胞核多位于虫体的前1/3处,为椭圆形泡沫状。

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对滴虫的发病机制了解不多。阴道毛滴虫以滋养体形式感染人体,遇不利生长环境变为球形,不活动时难与宿主细胞相鉴别,往往被误认为包囊,但在高倍镜下可见到波动膜和鞭毛活动,镜检时应注意此点。

滴虫通过其表面的凝集素(AP65、AP51、AP33、AP2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黏附于阴道上皮细胞,并通过阿米巴样运动的机械损伤以及分泌的蛋白水解酶、蛋白溶解酶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接触和破坏靶细胞,并诱导炎症介质的产生,最后导致上皮细胞溶解、脱落,局部炎症发生。滴虫有嗜血及耐碱的特性,能消耗、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利用宿主细胞的糖原及铁进行能量代谢,吞噬乳杆菌,阻碍乳酸生成。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激活补体反应、刺激宿主细胞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导致局部炎症改变。

不同菌株的滴虫,破坏离体靶细胞核的能力不同,且不同的株间内在毒性不同。

临床上发现月经期后往往滴虫病加重,采用口服避孕药后,阴道滴虫转阴,此与激素对阴道上皮产生影响,使受体的补体发生改变,导致上皮更易受滴虫侵害。

急性宫颈炎的病因是什么?滴虫性阴道炎会引起急性宫颈炎吗?


急性宫颈炎是病原体如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多发生流产、生产后,常见的感染源为淋球菌、霉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这些病原体直接侵入宫颈粘膜腺及其周围粘膜,引起浅层感染。链球菌感染侵入宫颈的淋巴组织也会引起骨盆蜂窝组织炎。常见的急性宫颈炎病因有如下:

1、机械性损伤:常见的有车祸、分娩、人工流产、相关性用品、性生活动作异常等,这些导致宫颈出现损伤,使病原体入侵。

2、化学药品刺激: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液体对阴道进行冲洗,破坏了阴道原有的生理平衡,导致急性宫颈炎的发作。

3、阴道异物:在阴道内放入异物长时间不取,或者在医院检查时,棉球、纱布等相关物品滞留在阴道内,诱发急性宫颈炎。

4、阴道炎症: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等生殖道炎症未能及时控制,疾病转移扩散,引起宫颈感染,引起急性宫颈炎。

5、阴道药物:阴道内加入腐蚀性药物未及时清洗,损伤阴道、宫颈等组织,引起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患者的发病主要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对外阴刺激感到瘙痒、灼热,同室时感到疼痛,下腹异常。有时患者会出现尿急、尿痛、尿频现象,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阴道粘膜充血、浮肿等情况。

一般治疗主要以抗生素全身治疗为主,避免急性炎症变慢,同时在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的发生,不影响治疗效果。同居的男性,最好带伴侣一起治疗,防止二次感染。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虫性阴道炎是由毛滴虫引起,寄生人体的毛滴虫有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分别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肠道和口腔,与皮肤病有关的是阴道毛滴虫,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是一种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无症状,妇女有不适的感觉可能持续1周或几个月,然后会因月经或怀孕而明显好转,阴道黏膜发炎,呈鲜红色,上覆斑片状假膜,常伴泡沫样分泌物,自觉不同程度瘙痒,少数有灼热感。白带增多变黄绿色。偶可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腹痛、腹泻、黏液便,或齿槽溢脓、龋齿。常引起尿道炎,可致膀胱炎、前庭大腺炎。

发病原因

直接传染:经性交传播;间接传染:经公共浴池、浴盆、浴中、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是从外界感染而得的。一种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条件。

对于滴虫,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而那些阴道酸碱度有改变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则更易于感染。感染滴虫后患者能自愈者极少,即使治愈,还可以下次再感染。滴虫病的传染源就是那些带虫者和被污染的物体。

至于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即性生活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在国外,阴道滴虫病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因此将它归属于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则传播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我国人口多,公共卫生设施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因此,公共场所的传播也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例如,公共浴池的坐椅或公共厕所的坐便器被带虫者的分泌物污染,那么后来者如果直接坐在坐椅或坐便器上就有可能被传染。公共浴池的盆塘,夏天里密度很大又消毒不严的游泳池,借穿他人内裤,租用泳衣等,都可能造成滴虫的传播。

另外,家庭成员间互用洗浴盆、医源性交叉感染,也是导致滴虫间接传播的原因。

妇科专家提示:本病的病原体是阴道毛滴虫。毛滴虫是一种寄生虫,但是肉眼看不见,这种毛滴虫呈梨形,长为10--30μm,头部有4根与虫体等长的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毛滴虫。毛滴虫对不同的环境适应力很强,能在25℃--42℃条件下生长繁殖,3℃--5℃的低温可生存 21天,在46℃时仍能生存20--60分钟,脱离人体后在半干燥的条件下也可生存数小时。毛滴虫不但寄生于缺氧的阴道内,并可侵入尿道和尿道旁腺,甚至于上行至输尿管及肾盂。最适宜于毛滴虫生长的pH值是5.5~6,pH为5以下或7.5以上则毛滴虫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本文Hash:3c8ff6a06e0fd6a59d2db723df50e37febc96cec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