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黄疸的常见原因有感染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不一样的原因造成的黄疸症状和黄疸的特性各不相同。同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可根据其特点区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1、假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状况下黄疸的状况比较严重,其危害主要是造成胆红素脑损害,即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包括新生儿早产后一周内高黄疸水平引起的急性脑损伤。另一种是慢性永久性脑损伤,也称核黄疸。胆红素脑病可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釉质发育不良、眼球运动障碍和不自主运动等相关后遗症,也可引起新生儿预后不良。

2、因此,为了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通过医务人员对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水平进行密切监测,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早期治疗。如果第一胎的新生儿黄疸程度较重,需要积极查找出现黄疸水平高的原因,以便为二胎宝宝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另外,在进行治疗时,必须慎重使用与胆红素争夺白蛋白、影响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否则,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可能会恶化,对黄色的退化产生不利影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宝宝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是有很多的哦,也许会有很多家长对此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为爸爸妈妈们科普新生儿黄疸中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都有哪些吧。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见新生儿溶血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在南方发病率较高,蚕豆、磺胺药、抗疟药、樟瑙丸等为诱发因素。感染性黄疸:败血症、尿路感染、感染性肺炎等均可引起黄疸加深。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发生在生后第1周,与热卡摄入不足和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晚发型在生后第5d开始出现,第2周达高峰,与母乳中存在抑制因子和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患儿一般情况较好,暂停母乳3~5d黄疸减轻。其它: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其它部位出血、窒息、药物(维生素K3。磺胺药、新霉素等)、红细胞增多症、胎粪延迟排出、克-纳氏综合症等均可引起黄疸。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新生儿肝炎: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肝炎、弓形体病等。胆汁瘀滞综合征:某些药物、静脉营养、败血症等可引起胆汁瘀滞。胆道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先天性代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那么,还有哪些原因会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呢?

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发生贫血、溶血,使血内胆红素原料过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黄疸。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

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其他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疸。常见疾病包括: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胰腺炎、胆管或胆囊癌。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吉尔伯特(Gilbert)病及Dubin-Johnson二氏综合征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所造成的。

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务衰竭时,肝脏长期淤血肿大,可以发生黄疸。

药物性损害。有服药史、服用氯丙嗪、吲哚美辛(消炎痛)、苯巴比妥类、磺胺类、对氨水杨酸、卡巴胂等,可至中毒性肝炎。此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黄疸出现之前无发热,血清转氨酶升高很明显,但絮浊反应正常等可资鉴别。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基本有以上几点,希望可以帮到爸爸妈妈们。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宝宝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则是又许多原因形成的疾病。值得各位父母注意的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危害严重,应该好好地护理患儿,以免病情加重。婴儿病理性黄疸特点是怎样的呢?

1、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

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一般只发生在胎儿,早期新生儿以Rh、ABO血型系统不合多见,也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主要是产妇O型,胎儿A或B型;产妇A型,胎儿B型或AB型;产妇B型胎儿A或AB型,后两者少见,其中Rh血型不常见。

(2)先天性胆道闭锁:

为肝后性黄疸,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表现为初生时多未表现异常,常在3~4周被发现皮肤偏黄,日渐加深至黄绿色、巩膜黄、泪液黄、皮肤搔痒、烦躁、大便淡、渐白色,晚期又略带黄色,外黄内白,由于肠壁胆红素浸入之故,肝脾肿大硬,尽早手术治疗,凡胆郁汁超过12~13周胆汁肝硬变时手术效果差。

(3)母乳性黄疸:

目前病因不明,推测母乳中含有孕二酸激素有关,它能竟争性抑制肝脏二磷酸尿甙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化成结合胆红素,而致高胆红素血症但有人给新生儿每天口服孕二酸1mg共5~7天,也未发现黄疸,提示推测难以成立。

最近认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主要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产生未结合胆红素进入小肠吸收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而引起,早期临床表现与生理性黄疸相似,晚期7~14天后一般情况好,停母乳观察3~5天,黄疸减轻,胆红素水平降低(排除其它原因)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停母乳,4个月后自然好转,一般不会引起核黄疸脑病。

(4)G6p-D缺乏:病因:故明思意,体内缺少G6D-p酶,为遗传性疾病,见于两广较多,生后1~2天出现黄疸,而黄胆不能被光疗所控制,须经挽回后再行光疗方能奏效,若不挽回大多发生核黄疸脑病,得此病一般不对身体受至影响,只是禁用一些药物,禁吃蚕豆等。

2、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发生在产前和产时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巨细胞病毒,I型肝炎病毒)1周后出现黄疸,大便色浅,小便色深,肝肿大,肝功损害

(2)新生儿败血症:母亲有妊娠及产时感染史(泌尿道感染),产道特殊细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不清洁,接生不消毒,产前、产时侵入性检查,宫内窘迫,早产,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皮肤感染,脓疱疮,脐部感染等表现有:体温或高或低,少吃,少哭,少动,面色欠佳,四肢凉,体重不增,严重休克,皮肤花斑,其它肺炎、痢疾等。

本文Hash:ed42ca918617a2bac0d964004d079bb9e5fb7b6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