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什么引起的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诱发原因主要就是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的检测需要专业的机构去进行,可能会去CDC去检验。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于轮状病毒的感染导致,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出现在儿童,成人也有发作。一般秋冬季比较多见,病人是感染轮状病毒之后,出现腹泻,水样便等表现,可能有发烧,有腹痛,有的病人没有。
一般出现感冒症状出现腹泻,要警惕轮状病毒性肠炎,具体的诊断要到医院的感染科就诊,医院会对病人进行大便的化验以及血的化验。大便的化验一般是没有红白细胞,血常规里白细胞也没有明显增高,要考虑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可能,轮状病毒的检测需要专业的机构去进行,可能会去CDC去检验。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轮状性肠炎病毒怎么办


一、发病原因

1、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双链RNA病毒,直径约70nm,呈球形。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有独特的形态,如车轮状,故名。其两层外壳包裹着中心的蛋白核心,外层壳体呈轮缘状,环绕核心基因编码蛋白。Vp1~Vp7及五个非结构蛋白(NSPI~4)。单层外壳的颗粒是不完整病毒,没有传染性。

2、衣壳蛋白组特异性抗原Vp6可分为7种血清型(A~G)。儿童感染多为a型。而B和C型则主要感染成年人。其他是动物感染的病原体。非a组轮状病毒又称非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感染可见人、猪、牛、羊、鸡等。

3、轮状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中可存活7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星期。耐酸、耐碱。55℃,加热30min或甲醛可使其灭活。

二、发病机制

1、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当侵入病毒量大且免疫功能低下时,有助于病毒入侵。机体肠上刷状缘乳糖酶(轮状病毒受体)含量多时,婴儿时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酶的量减少,容易感性下降。

2、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种方法引起腹泻:一是轮状病毒直接损害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病理变化,二是轮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

3、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通过其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的乳糖酶结合进入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质内增生,破坏脱落。由于绒毛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导致乳糖向其他单糖转化受阻,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使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随后,来自隐窝底部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替代已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由于其细胞功能未成熟,仍处于高分泌、低吸收状态,结果导致肠液潴留,使腹泻时间延长。轮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的非结构蛋白NSP4,在轮状病毒致病过程中起肠毒素的作用,可引起细胞内Ca2水平升高,促使小肠黏膜cAMP水平上升也参与腹泻的形成。腹泻和呕吐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本病是可逆性病理的变化,粘膜始终保持完整性。主要受损部位在小肠。活检可见,小肠绒毛缩短钝化,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不规则,立方形,有空泡或坏死。

轮状病毒性肠炎正确处理是怎样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轮状病毒肠炎暂无特效药治疗,可通过食疗和液疗进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是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a组轮状病毒主要发病组为婴幼儿,秋季为发病高峰,也称婴幼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群腹泻,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轮状病毒肠炎的常见临床表现

1、病急,通常有2-3天的潜伏期。

2、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无粘液和脓液。

3、轻度患者平均每天排便5-10次,重度患者平均每天排便20次。

4、幼儿患病时易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

5、成年患者患病时常见全身乏力、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防治方法

1、轮状病毒肠炎通常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门诊就医即可。

2、遵医嘱进行食疗和液疗,对症下药。

3、严重的腹泻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补液盐溶液配方纠正和防治脱水。

4、患者需加强饮食、水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他人。

5、医院需对患者进行隔离和严密观察,做好传染源管理工作。

6、医院需对患者粪便、婴儿区、新生儿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保护易感人群。

本文Hash:a1f12422ffc7f1f8aff9ae454723fd7afb6b9d34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