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有哪些病因

有关胃癌的病因虽然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和下述因素有关。

(一)环境因素

胃癌的发病率的高低有区域性,目前也查明胃癌的发病也确有高发地区及低发地区。有人研究高发地区的人群迁入低发地区后,其后代的胃癌发病率可降低到和低发地区一致。

胃是一个消化器官,外界环境因素,如不同的大气、土壤、水的组成在各不同的地区会不相同,但这些外界环境因素都可通过食物链进入胃,与胃发生关系,故外环境因素可能和胃癌的发病有病因学关系。

(二)饮食因素

饮食方式及饮食内容可能会影响到胃癌的发生。如吃饭不定时,喜吃烫食、进食快、生闷气吃饭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胃粘膜的损伤,而成为胃癌发生的诱因。对食物的内容虽未发现某一种食物可引起胃癌,但盐腌、烟熏、火烤、油炸及吸烟是有害因素,而蔬菜及水果是保护因素。

(三)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身为亚硝酸盐及二级胺。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也存在于某些食物里。N-亚硝基化合物,它有300多种,其中75%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进入胃经过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二级胺为食物中蛋白质分解代谢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胺类被细菌的酶催化与亚硝基化合成亚硝酸类化合物,又称为内源性亚硝胺类化合物。由食物、吸烟、工业生活用品及环境中摄入的亚硝酸胺类化合物称为外源性亚硝酸胺类化合物。细菌参与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的部位主要在胃和膀胱。在胃酸低下的某些胃部疾病,如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内硝酸盐还原酶阳性菌为正常人2 倍,因而低胃酸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比正常胃酸者高5倍,这说明胃癌与胃内源性亚硝胺类化合物合成增多有关。另一方面进食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抑制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这也被某些欧美学者所证实。

(四)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癌物质,属于这一类物质的3、4-苯并芘存在于烟草中,可导致肺癌的发生。吸烟时可将部分烟雾吞入胃中,而吸烟者胃癌发病率比不吸者高,说明该类物质也可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五)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无胃癌家族史者的发病率富4倍,但这一结果是由于遗传性所造成胃癌的家族集聚性,还是由于胃癌患者及其家属有共同的生活饮食所造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癌前病变

一般认为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有癌变可能性。这些疾病的癌变率各家报道不一,癌变机理也无定论,对这些疾病仍需密切观察及时治疗。

(七)其他

一般认为铬、铝、锌、锰、砷等微量元素有致癌作用。霉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系。

胃癌常见病因有哪些,胃癌如何应对


引起胃癌的因素很多,很多都是因为胃病不重视,最终导致胃癌。胃癌的常见病因是什么?以下专家详细说明。

目前,胃癌的准确原因尚未明确。疫情学调查胃癌容易发生在低社会经济阶层,与环境因素有关。广泛研究饮食与胃癌的关系。长期食用高浓度硝酸盐的食物,如烟熏腌鱼、咸菜等,可以增加胃癌的危险性。硝酸盐摄入后立即被吸收,通过唾液分泌,回到胃内,经细菌作用后变成亚硝酸盐,与胃内的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胃炎时,致癌物质亚硝胺长期作用于胃粘膜致癌,一般需要20~30年。

胃癌的发病状况,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有明显差异。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更容易患本病。日本、智利、俄罗斯和冰岛是高发国家,美国、澳大利亚、西欧等国家发病率低,中国介于两者之间。但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胃癌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以美国为例,胃癌死亡率从原来的22/10万人口下降到5/10万人口以下。近年来,日本也有下降趋势,中国没有明显的上升。患者中,男性多,男女比约为2~3:1。40岁以上是主要发病率。

近年来,胃癌高发区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低发区,其感染菌型具有一定的聚集性。有些人使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作为抗原,反应胃癌高发区间的聚类关系。目前,幽门螺杆菌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是胃癌发生的新学说。遗传因素对胃癌的发病也很重要。胃癌的家庭现象多发生在同卵同胞,即双胞胎家庭中。长期临床观察,容易发展成胃癌的5种疾病,被称为癌前状况,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息肉、残胃炎、胃切除术后,癌变通常发生在术后15年以上。恶性贫血和少数胃溃疡患者。

预防胃癌能做什么

1、定期到医院检查。进行胃镜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检查,通过观察病变组织、病变部位、病变大等进行诊断。

2、合理饮食,营养搭配。培养饮食不挑食,不吃反季节蔬菜,重视肉菜的组合,多吃粗粮,每顿饭吃七分钟就可以了。

3、细嚼慢咽,吃温食。食道癌患者喜欢吃热食,吃饭急,吃饭快,急。外国人说中国人是最着急的人,不能等,为了我们的健康,希望你等待。因为这种饮食习惯对食道来说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刺激,一旦时间长了,很容易癌变。因此,为了健康,吃饭要慢,不要着急。

4、如喷门抽搐、食管裂孔疝、食管门粘膜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等,及时治疗癌前病变。

5、不吃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酸菜、泡菜、腌鱼、腌肉、熏肉等。

6、如果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用一些食品预防进一步恶化,如大蒜和猕猴桃可以阻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冬凌草、岩臼菜可以降低亚硝胺诱发食管癌的概率。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胃息肉:

任何胃良性肿瘤都有恶变可能,而上皮性的腺瘤或息肉的恶变机会更多。少见的腺瘤型和绒毛型胃息肉癌变率可达15%~40%,而最常见的增生型息肉仅1%。在直径大于2cm的息肉中,癌的发生率增高。有资料报道经X线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某种恶性变;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见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息肉有恶变,这说明对诊断为胃息肉的病例均不要轻易放过。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以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三种。现已公认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前期病变,尤与胃息肉或肠腺化生同时存在时可能性更大。国内外长期随访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与胃癌的发生率有关,不少报道该病的胃癌发生率约2%~10%。浅表性胃炎可以治愈,但也有可能逐渐转变为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与胃癌发病的关系不大。萎缩性胃炎颇难治愈,其组织有再生趋向,有时形成息肉,有时发生癌变。长期随访追踪可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者达10%左右。我国胃癌综合考察的材料表明,胃癌高发区的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病例明显多于胃癌低发区。高发区慢性胃炎患者的空腹胃液分析提示,游离酸含量降低,pH、细菌数量、NO2含量以及硝酸盐还原菌检出率均升高,与低发区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上述胃内环境改变的程度与慢性胃炎病变的严重度呈正相关,也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内环境改变,非常有利于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3、残胃:

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胃窦和部分胃体后,胃酸分泌降低,导致胆汁反流,形成胃内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使胃内细菌异常繁殖,促进亚硝酸盐和N-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而诱发癌,一般发生在术后10年以上。我国残胃癌发病率为2%~5%,也有报告10%以上者。BillrothⅡ式吻合较BillrothⅠ式吻合为高。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胃液中许多厌氧菌等还能分解反流入胃的结合型初级胆酸,生成既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又能致癌的游离型次级胆酸,而在次级胆酸中的脱氧胆酸是癌启动因子,石胆酸是癌变启动因子和诱变物。这些可能导致以后残胃癌的发生。残胃癌多发生于手术后15~20年,此后相对危险性增加3~6倍。

4、胃溃疡:

胃溃疡的癌变问题历来认识不统一。一般认为其癌变率约为1%~6%。现多数认为与溃疡边缘黏膜肠化或异型增生有关。关于胃溃疡能否癌变的问题,国内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10%,尤其是胃溃疡病史较长和中年以上的患者并发癌变的机会较大,溃疡边缘部的黏膜上皮或腺体受胃液侵蚀而发生糜烂,在反复破坏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转化成癌。

5、胆汁反流:

通过动物实验已证实胆汁反流可诱发胃癌。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癌呈正相关,其机制同上。

6、巨大胃黏膜皱襞症(Menetrier病):

本病癌变率约为10%。

吃什么东西可预防胃癌

1、洋葱

我们在生活中的饮食中经常吃洋葱可以很好的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2、大蒜

这是预防胃癌的首选食物,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胃癌的预防食物,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3、菌菇类

主要包括有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以及木耳等。倘若在饮食上长进食这些食物有很好的抗癌作用,有防癌的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的粗纤维和钙等都有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4、椰菜花

在椰菜花中最主要的防癌物质是微量元素钼,并且含量还相当丰富,可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有研究报告指出,椰花菜还含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活动的酵素叫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细胞的形成。吃椰花菜对预防食道癌、胃癌等都有一定作用。

5、番茄

在番茄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它们都是抗氧化剂,特别是番茄红素,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对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时对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本文Hash:42ff7dd07859f91792baeba8f9de9803c05233e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